运河今日速览|全球首个甲骨文智能体上线 德州“两河潮生”VR沉浸数字化体验馆副馆即将开馆 徐冬冬二十四节气抽象绘画学术展在京开幕
创始人
2025-10-30 18:33:07
0

今日看点

全球首个甲骨文智能体“殷契行止”在安阳发布

“你好,我是小文,关于甲骨文的问题,可以随时问我。”10月29日,全球首个甲骨文智能体“殷契行止”在安阳殷墟博物馆发布。该平台的投用,实现了从“看清甲骨”到“读懂甲骨”“活化甲骨”的跨越,为甲骨文研究传承、保护利用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殷契行止”是由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腾讯SSV数字文化实验室等众多机构联合研发的“AI+文化”创新成果。该智能体是基于联合团队在甲骨文检测、摹本生成、字形匹配、释文检索、拓片校重等方面的核心算法,并依托腾讯云智能体开发平台构建的面向古文字专家与公众的AI研究工具,旨在以人工智能赋能古文字研究、保护与传播,让每一片甲骨“读得懂、找得到、用得上”。

该智能体集成了甲骨单字识别、甲骨单字检索、甲骨单字研究、拓片摹本生成和拓片重见检索五大核心功能,并面向大众免费开放使用。专家可通过网页端“殷契文渊”AI协同平台进行深度研究,公众则可通过微信小程序“了不起的甲骨文”体验基础功能,实现学术研究与文化普及的有机结合。

作为甲骨文的故乡,安阳全力推动甲骨文数字化工作。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相关团队为智能体构建了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甲骨文AI研究语料库,包含1.5万片甲骨多模态数据、143万甲骨文字库与16万拓片样本、3000篇研究文献等,为智能体提供了坚实的学术与数据基础。

该智能体已在实践中初见成效,通过“人机协同”展开的研究,为多个未考释文字提供了破译线索。参加发布会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宋镇豪表示:“即将出版的专业巨著《甲骨文三编》,基于这些数据研发的智能校重和缀合技术,校重工作时间从传统方法的二十余年缩短至一周。”

德州“两河潮生”VR沉浸数字化体验馆副馆11月1日运河古街开馆

“两河潮生”VR沉浸数字化体验馆副馆

11月1日,德城区运河古街将迎来一场文化与科技的深度碰撞——“两河潮生”VR沉浸数字化体验馆副馆开馆试运营,为市民开启“穿越千年”的沉浸式文化之旅,主馆也将于12月与公众见面。两馆全面挖掘黄河文化、运河文化,以及董子文化、孝文化、义文化、德文化等德州地域文化,结合有教育意义的游戏设置,打造一场“历史可触、思想可感、情感共鸣”的全感文化之旅。

作为体验馆的“先行体验区”,200㎡的副馆以“可触、可感、可互动”为核心,将德州黄河文化、运河文化的千年脉络,藏进每一处精心设计的空间里。从踏入展馆的那一刻起,游客的“穿越感”便扑面而来:入口处的互动投影墙,用动态光影复刻了运河航运的千年变迁,昔日漕船首尾相接、码头商贩吆喝声此起彼伏的盛景,不再是语文课本里的文字,而是能被目光捕捉、被听觉感知的鲜活画面,“舟楫千里,诗咏千年”的意境瞬间具象。

若说副馆是“文化开胃菜”,那么将于12月份开放的主馆,将为市民带来一场“全感沉浸的文化大餐”。

主馆共350㎡,一层以“两河潮生”为主题,序区通过古今视觉符号交融营造时空纵深感,数字互动区支持游客用手机联动放飞数字孔明灯,在古运河市井长卷背景下传递祝福;休闲等待区与文创展销区文化氛围浓厚。二层的VR全感大空间是主馆核心,能让游客在全感反馈技术加持下,沉浸式“穿越”历史场景,触觉、嗅觉、温感同步加持。主、副两馆联动,将共同构成“两河潮生”VR沉浸数字化体验新体系,为游客提供从浅入深、从观看到沉浸的全方位文化体验。

徐冬冬二十四节气抽象绘画学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10月25日,“文明的对话 生命的问答”徐冬冬二十四节气抽象绘画学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运河动态

“中国国际旅游影响力跃升15城”揭晓!大运河沿线3城

近日,在2025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平行论坛活动现场,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中国国际旅游影响力跃升15城》,分别为:重庆、杭州、宁波、大连、济南、合肥、郑州、太原、沈阳、石家庄、呼和浩特、乌鲁木齐、银川、兰州、温州(排名不分先后)。其中杭州、宁波、郑州3城为运河城市。

榜单反映出国际游客需求的明显转变。当前游客更加注重个性化、深度体验与高性价比,同时也更看重旅行便利性与信息透明度。这一趋势使许多非热门区域中心城市展现出巨大的国际旅游增长潜力。越来越多国际游客在到访中国时,除传统一线城市外,也会选择前往其他城市,深入体验当地独特文化。

国家大剧院推出“北京建都三部曲”开篇之作话剧《金中都》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2025年12月13日至22日,国家大剧院将重磅推出原创话剧《金中都》,该剧日前在国家大剧院新闻发布厅召开发布会。

据介绍,为探寻北京作为历史古都的文化根基与精神源流,国家大剧院将陆续推出《金中都》《元大都》《紫禁城》三部原创话剧,以“北京建都三部曲”的系列原创作品完整呈现北京从北方重镇跃升为大国之都,并最终成为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脉络。作为三部曲的首部作品,话剧《金中都》聚焦1153年金朝第四任皇帝完颜亮将都城从黑龙江上京迁至金中都(今北京)这一重大历史转折,首次在戏剧舞台上系统展现北京作为都城的历史开端。

作为“北京建都三部曲”的开篇巨制,话剧《金中都》集结国内顶尖创作力量,特邀茅盾文学奖得主、作家熊召政执笔编剧,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导演王瑞执导,携手舞美设计刘杏林、灯光设计邢辛、服装设计崔晓东、化妆造型设计孙晓红、作曲赵博、音响设计何飚等一众艺术家联袂构筑建都之始的恢弘过往。祖永宸、萨日娜、李君峰、杨森、黄易子、张新、甘雨、区宁、佘南南、兰岚与国家大剧院戏剧演员队演员杨淇、郭烁杰、孙立石等众实力阵容共聚,倾力呈现八百七十余年前北京建都肇始的恢弘篇章。

第十届华商文化节在河南商丘开幕

图为华商节开幕式现场。(无人机照片) 李恒 摄

10月29日,农历九月初九,是商祖王亥诞辰日,第十届华商文化节在河南商丘开幕。本届华商文化节以“齐聚殷商源 融入大市场”为主题,通过文化、学术、商务等系列活动,全方位展示商丘作为殷商文化起源地的深厚底蕴和现代活力。

北京延庆:“24小时博物馆”展览“不打烊” 博物馆逛不停

市民在延庆“24小时博物馆”观展。吕玲 摄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北京市延庆博物馆“24小时博物馆”专题展展厅内,依旧有不少观众在展柜旁驻足观看。

汉代青铜提梁卣、唐代铜镜、元代花卉纹瓶……以“十器照千年”为主题,10件馆藏精品文物有序陈列,串联起妫川大地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的文明脉络。柔和的灯光洒在文物上,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

“24小时博物馆”专题展是延庆博物馆打造的新型文化空间,通过延时开放与科技手段结合,让观众可以全天24小时观展。该展览自10月初亮相以来,观众络绎不绝,其中夜间观展人数占比约五成。“我们希望打破‘博物馆只在白天开放’的固有印象,让展览‘不打烊’,为观众打造全天候可触摸的‘历史秘境’。”延庆区文物局副局长顾钟杰介绍。

为兼顾文物安全与观展体验,展览在细节设计上颇具巧思。10件文物均安置在定制的独立展柜中,用高透低反玻璃搭配可升降的360°旋转展台,让观众能全方位看清文物细节。展览还引入互动全息幻影屏,让文物“动”起来。观众只需在玻璃幕墙前挥手,即可操控内侧屏幕上展示的立体文物模型,实现360°观赏。

浙江杭州办长三角精品菊花展 打造秋日盛宴

10月29日,2025第五届长三角菊花精品展暨杭州第十一届菊花艺术展在浙江杭州植物园启幕。本届展会以“生态家园 菊艺盛会”为主题,汇聚长三角地区优质菊花资源与菊艺成果。700多个菊花品种、近5万盆菊花展出,为市民游客献上兼具生态内涵与文化韵味的秋日盛宴。

(李延晨 综述)

来源:新华网、中国新闻网、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大众网、郑州日报、安阳融媒

----------------------

制作 曹宇

编校 延晨 徐蓉

一审 桂艳 张莉

二审 肖东 董明

三审 晖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主力资金 | 尾盘4股获大幅抢... 9个行业获主力资金净流入。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今日(11月6日)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37.9...
一针超百万元!“天价抗癌药”有... 红星资本局11月6日消息,近日,一针百万元的抗癌药CAR-T再上热搜。据多家媒体此前报道,包括合源生...
50岁蒋勤勤素颜好美!昔日性感... 今日,蒋勤勤以50岁的素颜状态引发广泛赞叹,其自然美感与从容气质成为公众热议焦点。网友镜头下的蒋勤勤...
戴永芳书法艺术赏析 戴永芳(图片来自网络) 戴永芳,原名范永芳,1964年生,四川安岳人,新疆昌吉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
“美育芳草”青少年艺术节闭幕,... 11月6日,2025“美育芳草”国家大剧院青少年艺术节闭幕演出在北京艺术中心举办。北京市教委介绍,艺...
大埔球员陈肇钧:本以为最少可以... 在刚刚结束的亚冠二级联赛第4轮比赛中,北京国安以3-0的绝对优势击败了大埔。赛后,大埔球员陈肇钧在接...
靳东,李佳:因喜好古玩古董而结... 最近,网上曝出靳东,李佳这对夫妇的恋姻,是因共同爱好,都喜欢收集古玩古董而相识,相知,相恋,最终走进...
美女演员孙千腿好长!她靓丽写真... 最近,有网友大赞:“孙千这腿也太长了吧,灰西装搭紧身裤,把双腿衬得又直又长,走路带风的松弛感,更绝的...
第十五届上海市摄影艺术展览今日... 东方网记者费一妍11月6日报道:今天,第十五届上海市摄影艺术展览(下称“市影展”)在苏州河畔的尤伦斯...
昔日“西南陶瓷王”谢幕背后:陶... 10月13日,四川省威远县人民法院的一纸公告,为四川白塔新联兴陶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白塔陶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