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展预告丨服之艺——中韩服饰艺术交流展
创始人
2025-10-28 18:33:05
0

一套服饰,能讲出多少精彩的故事?一衣带水的两国,会开启怎么盛大的对话?

地理上的毗邻,让中韩的对话如同老友重逢,既熟悉又充满新的发现。继2024年成功举办“工艺的语言——中韩工艺交流展”后,吴文化博物馆再度携手驻上海韩国文化院共同举办“服之艺——中韩服饰艺术交流展。”

服饰作为人类文明最具生命力的文化符号之一,是中韩两国在悠长的历史中彼此观照、互为启迪的艺术见证,也共同参与书写了东方美学的绵长诗篇。本次“服之艺——中韩服饰艺术交流展”由驻上海韩国文化院和苏州吴文化博物馆主办,并得到韩国SAVINA美术馆、苏州丝绸博物馆的大力支持。分为“色·才”、“形·样”两个部分,集中展示57件来自中国和韩国的服饰艺术作品,无论是当代工艺大师参照传统服饰进行制作的服饰作品,还是依托传统服饰元素进行再创作的绘画、装置、多媒体等各类艺术品,都力图通过服饰艺术建立传统与当下、过去与未来的新链接,构筑中韩两国文化交流的新起点。

2025年10月31日,“服之艺——中韩服饰艺术交流展”即将在吴文化博物馆一楼公共区域、二楼吴颂展厅及博物馆建筑外立面开启,我们精心编织独特空间,让服饰成为最生动的语言,让文化交流变成最有趣的游戏。期待与您相遇在这场跨越时空的服饰盛会上,共同见证文化互鉴的璀璨火花。

色●材

五行与五色

中韩两国传统服饰的色彩审美深受“五色”理论影响。“五色”理论源于中国古代哲学的“五行”思想,大致形成于西周时期。

《尚书·洪范》中记载“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五行”理论不仅是古代中国社会的宇宙观、自然观的体现,更深刻影响了东亚文化的发展。

韩国同时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色彩意识,尤其是对白色的偏爱,白色象征白净素雅,是韩国民族性的一种象征,因此韩国也被称为“白衣民族”。

愿众人平安 I 33×47×16cm

Lee Hu-chang运用金属、玻璃等多种材料,在作品中融入视觉效果,以传达人类内心与哲学主题。本次展览中,他推出以金黄色、彩袖短袄与五方色的象征意义及其承载的祈愿与希望为主题的作品。艺术家在金色匣子内的玻璃上,将韩服的五方色与彩袖短袄纹样加以具象化创作,表现韩国传统文化的和谐与繁荣,并将猪的形象重新构想为丰饶与幸运的象征。

色彩与秩序

“夫礼服之兴也,所以报功章德,尊仁尚贤。故礼尊尊贵贵,不得相逾,所以为礼也。非其人不得服其服,所以顺礼也。”——《后汉书·舆服制》

以服饰的色彩作为区分社会成员身份和社会地位这一观念,从西周至春秋时便已产生。及至隋唐,品色服制度逐渐成型。

love-red 1 105x74cm

梁大原以韩服的视觉造型与五方色为主题,围绕“爱情”这一主题展开系列创作。艺术家将爱情化作恋人的形象,结合象征韩服曲线特征的弧线元素与象征泪水的直线元素,同时表达爱情的希望与痛苦。作品还揭示了韩服的华丽形象与五方色在过去对平民而言难以触及的事实,探索美与幻想之间的关系。

质料与工艺

质料,即制作服饰的原材料,是构成服装的最基本要素。质料的使用不仅反映人类资源利用的能力,也是工艺发展水平的体现。动物皮毛、麻、葛是先秦时期较早使用的服装原料;秦汉时期丝绸之路的开通让丝绸的使用达到了新的高度,平民仍以麻布、葛布为主;隋唐时期纺织技术达到新高度,绫、罗、锦等高档丝绸面料大量生产,服饰纹样也多彩丰富,盛唐气象扑面而来;宋元时期棉花的种植与纺织技术出现转折,棉布为上层人士所喜爱;及至明清,棉布逐渐取代麻布成为平民服饰的主要材料,丝绸工艺空前繁荣,江南成为全国丝织业的中心。

韩服的材料运用与中国传统服饰的材料互相融通。

珍贵的信息 112.1×112.1cm

Kim Si-hyeon 长期致力于以现代视角重新诠释传统包袱布艺术。本次展览中,艺术家以彩袖短袄袖部图案为灵感进行创作。

艺术家关注韩服与包袱布共有的特性:柔软的薄纱材质不受物体或人体大小限制,展现包容与流动性。通过艺术家的“金氏写实主义”技法重塑的韩服包袱布,从视觉意象延伸为国际文化交流的媒介,同时传递“包容万物”的精神。此外,传统韩服彩袖图案蕴含着“祝福”的含义——无论是身着韩服还是收到包袱布包裹的礼物,都寄托着对受赠者幸福与健康的美好祈愿。

偏见 117×91cm

Jung Hai-Yun 借助反映传统母题的五方色抽屉、蚕丝线等材料,探索人际关系并提出关于生命的疑问。本次展览以传统韩服常用的蚕丝线为核心媒介,思考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关系与联系。成束的丝线柱象征一个完整的世界,而从中抽出的每一缕丝线则隐喻其中人们选择的多样生命形态。

窸窣 单频道视频、动力装置 200×150cm,6分钟,可变尺寸

Lee Seol 从传统韩服面料薄纱获取灵感,创作了作品《窸窣》。作品通过动态装置呈现多块薄纱布料相互拂动的画面,捕捉轻薄面料在摩擦、压迫和舒展中的变形过程,为观众展现充满神秘感的变化。

作品中薄纱布料摩擦发出的细微声响,为观众提供了视觉与听觉相交融的共鸣体验。布料碰撞与摩擦产生的声音加深了感官层次,刺激观众的五感,使其能够更沉浸地与作品互动。

共性与个性

服饰是文化交流具象化的载体。韩服的演变历史与中国传统服饰关系密切。韩服真正开始个性化发展是从朝鲜王朝(1392年至1910年)中期开始,韩服特别是女装逐渐向高腰发展,但官服、朝服等重要礼服,仍一直延续着较多中国特色。

红地雀鸟散花宋锦披风 仿明·仿制件 衣长132厘米,通袖长224厘米,袖宽85厘米

此件披风以孔子博物馆藏“明·桃红纱地彩绣花鸟纹披风”为灵感创制而成。形制为直领,对襟,阔袖,左右开衩,遍身散点花鸟图案,融入宋锦几何纹的典型风格特点,配以回纹地,进行纹样再设计,在穿梭间细腻勾勒出四季更迭中的花卉盛放与雀鸟欢歌。

宋锦皇后服 仿宋·创制件 衣长150厘米,通长180厘米,袖宽106厘米

此件皇后服根据南薰殿旧藏《历代帝后像》中的宋仁宗皇后像图片,同时结合《中华历代服饰艺术》中皇后袆衣复制图创制而成。形制为交领、右衽、宽袖。衣身面料采用宋锦织造工艺,在藏青地上织出金、红、黄、蓝、白五彩翟鸟,底纹加入传统卍字纹。边襟采用苏绣传统针法,绣有22条行龙,整体呈现出典雅庄重的宋式风尚。

一艘黄舟在宁静的湖上–倒映的红色森林 116.7×90.9cm

Kwon Ki-soo以现代视角重新诠释并重组东洋画中的传统元素,创作出传递希望与积极信息的作品。作品中出现的笑脸角色“东九里”象征艺术家本人,即便身处现代生活的重压中,仍坚持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作品从韩服的传统元素——胸背与飘带汲取灵感,巧妙运用韩国五方色彩、金箔装饰与丝绸刺绣,通过传统金箔工艺与韩服色彩的再现展现韩国独有的美感,同时融入现代设计为作品注入独创性。

福温公主礼服 450×200cm

Lee Bong-yi大师运用传统针线技法与材料重现传统礼服。被誉为传统服饰中最华丽优美的韩式礼服(阔衣)是公主、翁主等人的婚礼服饰。福温公主大婚当日所穿的阔衣上刺绣着十种花鸟纹样,包括莲花、不老草、牡丹、石竹花、佛手、菊花、不轮花、天桃、石榴、蝴蝶等,每种纹样都具有特定象征意义,寄托着对幸福、健康长寿、多子多孙、夫妻和睦、男女间的爱情、富贵荣华与丰饶的祝福。Lee大师通过考证复原的福温公主阔衣,是在研究国立博物馆收藏的古文献与论文基础上,深入考察宫廷服饰制作工艺,严格按照考证和传统针线技法制作完成的。

通过这一过程,使福温公主阔衣所蕴含的美学价值与文化意义在现代得以再现。

带绣花饰的黄金簪 74×33×10cm

Kim Seon-mi通过现代视角重新诠释传统节日服饰与饰品的系列作品,展现女性的生活与美感。《带绣花饰的黄金簪》采用传统韩服面料,并点缀布袜造型装饰的金色发簪,象征女性之美。

作品中融合了传统材料白瓷土的纯白、晶莹透明的结晶釉、黄金与白金的华丽,以及韩服面料的多彩,为每件作品赋予独特的意义与美感。

纹与样

千秋万岁锦领带 仿东汉·创制件 长143厘米,宽10厘米

原件出土于新疆民丰尼雅遗址。以“千秋万岁宜子孙”锦枕为蓝本,根据原件织物结构和图案风格研究创制。织物为平纹经锦,以云气山岳构成波动起伏的弧线,以鸟纹为主题图案,其间穿插“千秋万岁”铭文,寄托祈望延年益寿的美好祝愿。

盛宴 – 宫中舞 120×120cm

Lee Jung-geun通过创新手法,将韩服与传统舞蹈动作重新诠释为数字图案,将朝鲜时代宫廷舞服饰意象以现代视觉语言呈现。

作品运用数码摄影与计算机技术,将韩服的动态与传统舞蹈之美转化为重复与自由相结合的图案:近距离观赏时可观察韩服精细的外观特征,远观则化为抽象图案,突显韩服的造型特点与曲线之美。作品中出现的舞者形象,是艺术家利用深度伪造(Deepfake)等数字技术重构自己的形象而成。通过传统元素与现代数字技术的结合,Lee Jung-geun探索了真实与虚拟、具象与抽象交融的当代艺术可能性,同时思考如何将个人身份认同与尖端技术发展融入艺术实践。

珍贵–新罗王朝 100×100cm

Lee Don-ah运用柱状透镜技术,展现连接过去与现在的韩服的特殊作品。这一技术突破二维平面的限制,实现立体与动态影像表现,艺术家借此以现代表现手法重新诠释传统韩服之美,并提出未来可能性。

新罗天马冢金冠、朝鲜时代传统韩服图像与宇宙背景及几何图形相结合,为观众提供视觉上颇具趣味的体验。通过韩服文化跨时空的延续性,展现传统与现代的交流。从不同角度观赏这件作品时,可观察到随着柱状透镜技术效果产生的图像变化,这显示韩服不仅是过去的遗产,更是在当下与未来依然生动的文化遗产。

服饰与人

黄真伊的房间 130×162cm

申师任堂的房间 申师任堂的房间 130×162cm

Nam Kyung-min从朝鲜时代两位女性艺术家——黄真伊与申师任堂的时代背景、服饰和艺术作品中获得灵感进行创作。

作品表达了对两位女性艺术家生活与艺术的深切尊重与理解,展现了她们作为女性艺术家在面临困难与社会壁垒时仍坚持追求梦想的意志。

德惠的隐藏自我:世人的梦游舞 AI艺术 单频道视频,4K,彩色,2分54秒

IUM展出的是完全利用AI生成工具制作的图像、视频和声音的媒体作品。艺术家以想象的方式重构了韩国最后一位皇女德惠翁主的人生与内心世界,并从历史事实中获取灵感,利用AI将德惠翁主悲剧人生背后可能存在的艺术家形象与梦境世界以视觉化的形式呈现出来。

作品中登场的虚拟人物“世人”,寓意为“来自世界之外的存在”。这位穿着德惠翁主遗物——彩袖鞋与彩袖韩服的“世人”,展现了现实中因内心痛苦而饱受精神疾病折磨,却又充满艺术感受力的德惠翁主内心世界,将她梦想中的韩服形象投射出来。

结 语

丝绸与彩缎交织,古韵与新潮共鸣。针线间流转的不只是技艺,更是对美共同的追求,亦是中韩两国文化交流、友好交往的方式。2025年10月31日,来吴博告别日常的喧嚣,步入这个光影交织的时空长廊,见证中韩服饰文化展开一场跨越山海的对话。

文化从未止步于过去,每一次重逢,都是一次新的生长。我们期待与您的相遇,见证这场关于美的奇遇。

【特展信息】

服之艺——中韩服饰艺术交流展

展览时间:2025.10.31~2025.1.25

展览地点:吴文化博物馆一楼公共区域、二楼吴颂展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南方观察|全面赋能,“茶山智造... 在东莞茶山镇,一家全新的智能物流机器人工厂刚刚开业,充满科技感的机器人生产线即将高速运转;不久之前,...
景德镇创次方陶瓷有限责任公司成...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景德镇创次方陶瓷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李想,注册资本1万人民币,经营...
格拉苏蒂原创2025年限量臻品... 近日,于北京精品甜品店“NowMansion闹公馆”的现代雅致之中,格拉苏蒂原创甄呈议员梅森腕表——...
台风“凤凰”最新位置公布,将于... 据中国天气11月8日消息,今年第26号台风“凤凰”已加强为台风级,今天早晨5点钟其中心位于菲律宾马尼...
意义重大!秦陵博物院防治土遗址... 本报讯(记者 张潇)一项针对土遗址微生物病害防治这一世界性难题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记者近日从秦始皇帝...
原创 巅... 说到三国武将,首推“人中吕布”,但论斩将立功,估计就要属关羽最厉害了。关羽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
2025上海——艺术地平线酒店... 打破艺术的界限,渗入日常生活的全新艺术视野 HIAF不仅仅是一场艺术博览会,而是一次 “可共享的艺术...
两岸艺术家福建清流共奏“海峡协... 中新网福建清流11月8日电 (杨玉婷)11月7日晚,福建省清流县龙津学校内弦音悠扬,“海峡两岸琴牵 ...
原创 街... 大家都知道,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最大的失误就是任命马谡为街亭的守将,结果导致了街亭的丢失,也让整个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