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李辉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民族研究院副院长,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第二届主任,兼任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会常任理事,上海人类学学会常务副会长,亚洲人文与自然研究院(澳门)院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分子人类学,用大分子DNA探索人类起源与文明肇始,揭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遗传基础,用小分子探索草药归经的细胞生化原理等,被Science以《复活传奇》为题专版报道。在Science、Nature、PNAS等期刊发表论文350篇。出版《Y染色体与东亚族群演化》《人类起源和迁徙之谜》等科技著作,《岭南民族源流史》《我们是谁》等史学著作,《道德经古本译》《茶道经》(茶理)等哲学著作,《偒傣话》《锦带书》等社科著作,《神农本草经解并药食同源谱》等医学著作,《自由而无用的灵魂》《二十四节气茶事》(茶时)《茶山纪行》(茶地)《茶多语》(茶情)《茶书番外》(茶史)等文学著作,翻译过《夏娃的七个女儿》《我的美丽基因组》等科学名著。
内容简介

版次:2025年4月
开本:890mmx1240mm 1/32

茶道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底层逻辑。气候、地理环境之殊异,茶树品种及树龄之差别,制茶工艺之各有千秋,令所得茶在化学成分上有所侧重、性质上有所偏向,最终使人饮用后在闻香、滋味、体感等方面体验到多样的生理反应,并实现多种茶气归经功效,甚至茶叶储藏时长和储藏方式的不同、出汤手法的改变、饮用时间的差异,也会带来品味和效用上的无穷变化。由此方成中华茶品之万象,其中玄妙,非行万里路,不可究其本源。

在本书中,作者从浙江起行,依顺时针之序,东至闽台,南下粤桂,西登云贵,远至川藏,北往陕豫,穿两湖,过皖苏,最后归于上海家中的“案上山”,足迹遍及全国42座茶山。他走茶场、探茶园、访茶人、交茶友、论茶理,在美丽的自然风景间,用诗描绘文化与自然在茶叶上的和谐统一。他还阐述绿茶、青茶、红茶、黄茶、黑茶、白茶六大茶类的制作方法,分析各类茶养生效果与中华传统文化、中医经络理论的对应关系,从而揭示了茶文化深厚的底蕴。

目 录
序
自序 在系统进化中看人类和文明的演变规律
一 浙江
狮峰山/天台山/天目山/雁荡山/象山
二 福建
武夷山/太姥山/戴云山/洞宫山
三 台湾
冻顶山/北大武山
四 广东
凤凰山/圭峰山
五 广西
岑王老山/云开山
六 贵州
梵净山/大娄山/关索岭
七 云南
无量山/点苍山/景迈山/老中山/博南山/丙马力山
八 西藏
贡普山
九 四川
岷山/蒙顶山
十 陕西
米仓山
十一 河南
神农山
十二 湖北
武当山
十三 湖南
君山/雪峰山/武陵山/阳明山
十四 安徽
黄山/大别山
十五 山东
龙山
十六 江苏
洞庭山/花果山/界岭山
十七 上海
案上山
后记 看见经络
编辑:熊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