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摄影诗人孙郡《拂尘集》全球首展
这一定是你不能错过的展览!!

本次展览汇聚了艺术家历时九年、数十次入宫实景拍摄与精细手工上色而成的81幅影像长卷。它是孙郡以“新文人画摄影”回应东方美学与当代摄影关系的代表性成果。
在这里,故宫不再只是帝王叙事的象征,而被转化为可触的日常与心灵栖居之所:清风明月、四季流转与庭院微花,在影像中复苏,带领观者进入光影与记忆对话的场域。

从绍兴水巷出发,他的故事带着江南的风骨。孙郡自小习画,七岁起临摹工笔,画架纸砚常伴左右;他曾说:“小时候听古诗、看画卷,每一笔线条里都有一个世界。”后来,他考入中国美术学院(前身为浙江美院),修视觉传达。那时,“摄影”还不是学院必修,他便以画家的心态自修摄影,用光与构图对话传统。
几年平面设计、时尚拍摄后,他决心忠于内心的热爱,毅然投身个人影像实验。他认为摄影与工笔画之间存在一种可能的融合:摄影记录瞬间,工笔则耐心描摹岁月。在他看来,“黑白照片是白描,彩渲便是工笔的肌理”因此,他坚持一次成像,不做构图拼接,后期仅以色彩与质感渲染。在他的作品中,“人物、器物、庭院”彼此叠置,有时错落宛如古画,有时光线切面又像摄影的真实映射。
文章《郎静山集锦摄影与孙郡新文人画摄影比较研究》中将他与传承中国早期“画意摄影”的郎静山相对照,探讨两者在构图语言与美学表达上的异同。该研究指出,当代“画意摄影”已进入一个承继与创新的阶段,孙郡在其中体现出的不是复古,而是工笔精神与光影结合的再造路径。
孙俪
刘嘉玲
倪妮
陈坤
刘诗诗
杨幂

《拂尘集》的拍摄策略有其严格的戏剧性与工匠性:他采用实景布置、大量道具(明式家具、青花瓷、珊瑚、掐丝珐琅等),并坚持“每次入宫一天只拍一张”的一次成像方式;拍摄完成后,作品又经历十余天到二十天的手工渲染与上色,使影像既保持摄影的真实,又近似工笔设色的层次。如此“现场剧场化+手工着色”的双轨流程,是孙郡影像兼具绘画质感与摄影纪实性的关键技术论断。
孙郡的影像从不止步于物象堆叠,而是以中国绘画的审美范式来组织画面:以“气韵生动”为首要标准,重视视觉的韵律、第一、第二视觉点之间的秩序,以及南北风格差异;南方留白近似文人写意,北方则层叠繁密近似满工刺绣。这种以谢赫“六法”与“气韵”为准绳的实践,使其摄影既是技术工程,也是审美论证。
新文人画摄影艺术家 孙郡在北京故宫博物院
不同于以帝王叙事为中心的宏大史观,孙郡在故宫里关注的是“人如新、日常复现”的细节:炉瓶、清供、院落、季节与人之举止,使紫禁城成为可以居住、可以呼吸的场域。他以花卉、器物与人物的组合构成小叙事,从诗意出发重构历史情感。
孙郡说,“摄影是我用来“描绘”记忆的工具”。
或许是受其少时学习工笔绘画的经历影响,他始终相信,图像应保有诗的静谧与画的秩序。他坦言,“第一次进入故宫的那一刻,我就坚定的知道,我想呈现的不是帝王宫殿的惊鸿一瞥,而是清宫生活中的浪漫叙事与长期守候。为了那场完美的雪,我等了四年;为了一处炉瓶的光影,我愿意与几十人团队日夜雕琢布景。”孙郡表示,《拂尘集》中的每一张照片,既是一次成像,也是若干工序后的“画作”。“我希望这些影像能把观者带回庭院微花间,让人重新体会“天人合一”的宁静。”
孙郡 Sun Jun,《夏北001》收藏级微喷画框尺寸 170×120cm
孙郡 Sun Jun,《秋北001》收藏级微喷画框尺寸 170×12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