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周会计用茶杯监听余则成和翠平,是不是一个bug?没有窃听器吗?
创始人
2025-10-19 09:04:54
0

作为谍战剧的经典,潜伏仍旧有许多不可掩饰的缺陷。但,周会计踩在桌子上、用茶杯扣着屋顶来监听余则成夫妻生活,这还真不是什么bug。

首先是这个细节非常刻意。桌子上放着椅子,站在椅子上,用茶杯扣在屋顶上,利用声音传导的物理学原理来窃听——如果编剧没有考虑周全,设计这样的细节,也太故弄玄虚了吧?

有观众认为“窃听器是高级器材,周会计这么个小人物哪里用得上?”其实人物不管大小,只要有需要,器材就能用得上。后来谢若林还不是保密局的,还是保密局对头党通局的人呢,李涯不也为他搞到了高级的德制录音机吗?

不让周会计用窃听器,是因为情节不需要。不,不是不需要,是不允许。如果周会计用上窃听器,那才是不严谨呢。

周会计,顾名思义,是个会计。他不是保密局(当时还是军统)的技术人员,理论上不需要使用窃听器这类器材。而恰好,当时余则成的职务是机要室主任,器材的使用就是他来管的。后来他不是通过查阅录音机借用记录,推测出李涯在监听翠平吗?

周会计住在余则成楼下。如果发现一个会计借用了窃听器,余则成很容易就会猜到,他是在针对自己。

即使周会计不是用自己的名义借的,而是马奎、或者马奎派其他人借了窃听器,交给周会计使用,也仍旧很容易被余则成发现。剧中不止一次有过余则成检查电灯的情节,就是在寻找窃听装置。以他的专业素养和细心,不可能让自己家里有这样的东西。

当然,窃听器是高端的监听器材,但并不是“海内孤本”。如果马奎需要,他完全可以绕开军统局,用其他办法搞到。即使被余则成发现、怀疑,也不能证明跟马奎有关系。

问题是,马奎有必要这么做吗?这时的马奎和余则成,不是后期的李涯与余则成。后者一度不共戴天,而且“基本是打明牌”。而马奎,只不是普遍的内部监控,试图在同事们身上捞点儿好处。他不光监视余则成,还监视吴站长呢。如果军统局那么多领导和中层,他每一个都费尽心机严密监控——他忙得过来吗?

马奎安排周会计监视余则成,只是一个顺便的小举措,并没有把余则成当成主要对手。相对于后期李涯的破釜沉舟、拿着并不严密的证据威胁站长(“再这么宽进宽出,我就告到南京去”),这时的马奎把“自保”当成第一要务。

不引起别人对自己的怀疑和敌意,这才是马奎最看重的。所以,他不会,而非不能,给周会计窃听器之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娃娃唱大戏,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 长安大戏院《纪念荀慧生诞辰125周年荀派折子戏专场》的舞台上,年龄最大的演员不过20岁,最小的14岁...
沉浸式艺术体验重塑城市文化新场... 央广网宁波11月12日消息(记者刘欣莹)2025年秋冬之交,宁波迎来了一场跨越剧场边界的艺术盛宴。从...
原创 比... 根据《尚书》的记载,第一篇是《虞书》,接着才是《夏书》、《商书》和《周书》,因此中国的第一个王朝并不...
原创 难... 大家都知道,当粟裕得知黄百韬的第七兵团被全歼时,他因过度疲劳直接晕倒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黄百韬的...
你拥有哪些全套的书籍? 购买全套书籍非大手笔不能为,放在以前我是想都不敢想。 这个以前,我指的是囊中羞涩的学生时代,即便是参...
2025茶叶烘干机推荐:茶农做... 对于做古树茶、高端白茶的茶农来说,“烘干”是道“生死关”——传统高温烘干机一烤,茶叶的“蜜韵香”“兰...
高管连续辞职、被特朗普索赔:B... 澎湃新闻记者 南博一 在与美国媒体发生多次争端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又与英国媒体“杠”上了。当地时间10...
原创 春... 诸葛亮算什么?他帮刘备打了半辈子仗,最后累死在五丈原。范蠡呢?帮勾践灭了吴国,转身就走,活到88岁,...
艺术家偷偷在英国博物馆展出AI...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据英国广播公司(BBC)11日报道,一位化名为马罗的艺术家将一幅人工智能(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