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艺术汇浦江,以文为媒促共融共生
创始人
2025-10-19 02:30:49
0

第24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于10月17日至11月27日举行,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暨“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于10月18日在上海美术馆(中华艺术宫)隆重开幕。作为本届艺术节的受邀主宾省,广东以七部舞台力作、一场广东美术百年大展以及系列非遗互动及国际演艺交易项目,代表岭南文化同海派文化展开了一场深度对话。

上海是长三角区域的龙头城市,与粤港澳大湾区同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两地既拥有相似的海洋基因,在文化上都有着思想开放、勇于创新的特质。同时也各具风采:粤港澳大湾区兼具传统与现代、中华文化与海外文化交融的独特气质;上海则以其“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形成了独特的海派文化。此次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作为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文化展示的重要板块,生动展现出两地文化上的共鸣。

在回顾广东美术百年发展历程的“其命惟新”展览中,350余位艺术家的800余件精品集结于此,通过宏阔的学术视野与系统的策展架构,全面呈现广东美术在百年间的革新历程与辉煌成就。例如,展览的七大主题板块中的“勇立潮头——洋画运动在广东”,回溯了广东作为中国洋画运动策源地的历史贡献。不言而喻,此次展览所呈现的广东美术百年发展,也是中国美术百年发展历程的一块重要拼图。同时,上海作为岭南画派早期传播革新思想的前沿阵地,本次展览重现了粤沪两地美术交流的历史,更好地让公众理解,中国美术现代化进程中地域文化之间共融共生的发展逻辑。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文化周也是粤港澳三地首次携手打造、共同策划,让“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湾区合鸣在浦江相遇。率先上演的广东话黑色话剧《唔讲得》和芭蕾舞剧《家园》获得沪上观众热烈反响,“岭南三部曲”之一的舞剧《英歌》更是作为非遗活化的典范之作三度赴沪。由香港芭蕾舞团与香港管弦乐团联合呈现的《布兰诗歌》、澳门滚动傀儡另类剧场制作的《虫虫的仓鼠》等,皆带给观众震撼的观演体验。

粤沪艺术交流在百余年间从未间断,如今,这样的交流愈发充满活力、拥有更多可能。也是在18日上午,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与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中心签订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在文化活动交流、精品剧目交流、人才交流三方面,进一步推动更高层次更紧密的合作。以文为媒,大湾区的人文建设正在迈上新的台阶,粤沪人才交流更进一步、协同发展更加紧密,艺术对话不断促成两地发展的双向奔赴,共同为建设文化强国继续注入源源不断的文艺力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成... 登高易跌重、刚强最易折等类似的古谚中,蕴含着相似的道理。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心怀恶意的...
【图集】秋日调色盘!观山湖公园... 11月11日,贵阳市民在浓郁秋色的观山湖公园悠闲散步赏秋色美景,惬意十足。时下虽已立冬,但观山湖公园...
原创 皮... 1977年,华国锋同志担任中央军委主席,但由于他在军队中的资历相对较浅,军内最具影响力的人物是老帅叶...
铁轨上的烽烟:华北铁路与抗日战... 铁轨上的烽烟 华北铁路与抗日战争 在中国的抗日战争史上,华北铁路不仅是交通运输的命脉,更是敌我双方争...
60岁老男孩,退休玩艺术、造房... 叶鸿平 & 俞文伟 THE DESIGNER & THE HOST 叶鸿平(左),当代艺术家,自苏州...
娃娃唱大戏,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 长安大戏院《纪念荀慧生诞辰125周年荀派折子戏专场》的舞台上,年龄最大的演员不过20岁,最小的14岁...
沉浸式艺术体验重塑城市文化新场... 央广网宁波11月12日消息(记者刘欣莹)2025年秋冬之交,宁波迎来了一场跨越剧场边界的艺术盛宴。从...
原创 比... 根据《尚书》的记载,第一篇是《虞书》,接着才是《夏书》、《商书》和《周书》,因此中国的第一个王朝并不...
原创 难... 大家都知道,当粟裕得知黄百韬的第七兵团被全歼时,他因过度疲劳直接晕倒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黄百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