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就像一个存储罐,有些因时间久远而淡忘,而有些如同一道冲出晚霞的光芒,深深留在了脑海中。小学四年级下学期的时候,我们班级在老师的倡导下,组织了一次图书交换活动。我之前准备好了一本我认为非常有意义的书,畅想着喜欢读的同学们拿到时的场景。等我一路跟着阳光快走到学校门口,看到一个高年级的哥哥手拿一本书在津津有味地读着,这时我才想起,我一疏忽,书竟然忘在了家里,现在还躺在门口的鞋柜上呢!
本来今天出发就晚,现在马上要到点了上课了,回家拿肯定来不及了。此时我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心里又愁得不得了,怎么办啊!此刻只能急中生智了,我把目光盯上了那个哥哥手中的那本书。走近后,我看到他手里拿的是一本方志敏烈士的著作《可爱的中国》。
“哥哥你好,我们班今天有读书活动,可是我忘带了,能把你这本书临时借我用一下吗?”他抬起头,用手一扶眼镜,看了看我,又低头看了看那本书。这时,我心里也很怕他拒绝我,这可是我目前唯一的希望啊!他低下头想了一下:“同学,那就暂时借你救急,我在六年级……班,拿去吧,记得还我噢”。“谢谢哥哥,没问题”,我欣喜若狂地拿着书,仿佛中了大奖,飞奔到了教室,成功地参与了活动。
图书如愿流到了喜欢它的同学那里,可是不知在谁那里,我也没有勇气和老师说,更没有办法去问到了谁那里。这时,我意识到了我失约了,书也追不回来了,而那句“记得还我噢”却一直萦绕在我耳边。因为书回不来了,我成了一个不讲信用的人,也没有勇气去找那位哥哥,当然我也没记住他是哪个班。此后在学校的日子,我既想见到他,又怕见到他。
这件事成了我心头里一直的遗憾和自责,有时我在想,那个哥哥或许心中已经埋怨了千万次我这个小骗子吧。书籍的遗憾让我明白,信任的建立与失去是如此脆弱,生活中我们应当更加珍惜与他人的约定与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