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0月17日消息(记者 庞婷)10月15日至16日,京津冀孤独症康复教师职业技能交流展示活动在京举办。来自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经过层层选拔的12支精英代表队齐聚北京,通过多角度展示专业风采,搭建跨区域康复经验共享平台。本次活动以“精进专业技能”为核心,设置教学技能展示、理论知识展示、才艺技能展示三大核心板块,全面检验康复教师的综合素养与服务能力。

情景剧表演(央广网记者 庞婷 摄)
在教学技能展示环节,参加活动的12名孤独症康复一线教师通过个训课的展示,呈现前沿康复技术教学实践,展现“以儿童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评委从评估精准度、教案科学性、计划适配性、实施有效性等角度进行综合考量,评选兼具专业性与个性化的示范课程。

情景剧表演(央广网记者 庞婷 摄)
专业理论知识展示采用“必答+风险挑战”的团体竞赛形式,题库涵盖《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量表》五大领域、VB-MAPP 评估体系应用、语言行为教学实施等核心内容,既考验教师的理论功底,更注重其将专业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舞蹈剧表演(央广网记者 庞婷 摄)
才艺技能展示则打破传统康复边界,鼓励教师将音乐、绘本剧、律动操等艺术形式转化为疗愈工具,展现“跨界融合”的康复思维,全方位彰显康复教师队伍多才多艺的职业素养。

专家点评(央广网记者 庞婷 摄)
本次活动是三地孤独症康复教师专业能力的“大练兵”,也是三地优质资源共享的“连心桥”,不仅展示了京津冀三地在孤独症康复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也展现了三地康复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未来,北京市残联将继续与天津、河北残联等单位携手合作,深化在孤独症康复领域的协同发展,共同为孤独症儿童构建更加专业、更加包容、更有温度的康复服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