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名团荟萃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于17日晚开幕
创始人
2025-10-17 14:02:57
0

“因艺术而来、为上海停留”

本届艺术节名家名团荟萃,演出堪称“全球限量版”艺术盛宴

■从艺术节敢于承接“五天演绎九部马勒交响曲”的气魄,到专业场馆的硬件支撑、精细化的运营服务,既让名家名团看到艺术落地的最佳土壤,也吸引全国乃至全世界观众共同奔赴,在上海收获独一无二的艺术体验

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将于10月17日晚正式拉开帷幕。节展期间,上海化身全球艺术焦点:从俄罗斯指挥大师捷杰耶夫领衔的五天九部“马勒马拉松”,到斯图加特芭蕾舞团经典之作《罗密欧与朱丽叶》,从德国邵宾纳剧院《理查三世》到皮娜·鲍什舞蹈剧场跨越47年的《交际场:回响1978》,11个国际头部项目“中国唯一一站”落户上海,与中国本土佳作同城上演,使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在演出质量、首演占比、名团参与度等指标上均跻身世界一流节展行列。

获得全球顶流名团的独家青睐,离不开上海这座城市对艺术的专业格局、成熟的文化生态与庞大的市场活力。从艺术节敢于承接“五天演绎九部马勒交响曲”的气魄,到专业场馆的硬件支撑、精细化的运营服务,既让名家名团看到艺术落地的最佳土壤,也吸引全国乃至全世界观众共同奔赴,在上海收获独一无二的艺术体验。

全球限量版演出来沪

本届艺术节,名家名团带来的演出堪称“全球限量版”艺术盛宴。观众图米最期待的是斯图加特芭蕾舞团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想看斯图加特芭蕾舞团舞者们教科书般的‘阳台双人舞’,配上普罗科菲耶夫张力十足的音乐,再加上于尔根·罗斯设计的华服和璀璨布景,这一定会是一场流动的盛宴!”

德国邵宾纳剧院《理查三世》在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演出,是此次中国巡演的唯一一站。因出演电影《波斯语课》、电视剧《巴比伦柏林》被中国观众熟知的演员拉斯·艾丁格表示,“我认为奥斯特玛雅的作品,包括对布莱希特剧作的诠释,都深受中国文化影响。中国观众每次看戏,都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与饱满的热情。”

同样未演先热的还有皮娜·鲍什舞蹈剧场的《交际场:回响1978》,凭借亚洲首演且仅此一站的稀缺性,该剧开票后迅速售罄。许多观众仍记得去年皮娜·鲍什版《春之祭》带来的震撼,因此对《交际场:回响1978》格外期待。这部作品最大的看点在于,9位1978年初版舞者时隔47年重返舞台。演出中,修复后的珍贵档案影像将在舞台播放,年长舞者会与屏幕上年轻的自己“共舞”,甚至用身体填补已故舞者留下的空白。

名家名团荟萃,进一步推动中外艺术机构交流合作。在马勒《第八交响曲》的演绎中,捷杰耶夫执棒马林斯基交响乐团、马林斯基剧院合唱团,与上海歌剧院合唱团、上海爱乐少儿合唱团、春天少年合唱团联袂演出。这部需要庞大合唱阵容与极高声部配合度的作品,最终能顺利落地上海,离不开这座城市深厚的合唱基础与高水平的合唱队伍。

皮娜·鲍什舞蹈剧场的《交际场:回响1978》则由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联合英国沙德勒之井剧院、德国皮娜·鲍什基金会等全球多家艺术机构共同制作,这一合作模式也为中外艺术机构的联动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国际名团的参与,不仅提升了艺术节的全球影响力,更让上海成为艺术创作与交流的“试验场”。不断深化的国际合作,进一步巩固上海“亚洲演艺之都”的地位。

艺术引力激活城市活力

“为听马勒交响曲全集来上海,太值了!如此庞大的阵容、如此高水准的演绎,在世界范围内都难得一见。”置身东方艺术中心,聆听捷杰耶夫指挥台上400余人组成的交响乐团与合唱团演绎马勒《第八交响曲》,来自美国的观众艾伦感到震撼。

正如捷杰耶夫所言:“选择这样庞大且有难度的项目,充分体现了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格局与担当。”数据显示,本届艺术节近45%的观众来自外省市,更有美国、德国、俄罗斯等多国乐迷专程奔赴上海。有人为赶上马林斯基交响乐团的首场演出,提前三天抵达上海,“看艺术+游上海”模式已成为艺术节期间的独特风景,不仅带动外滩、豫园、武康路等热门景点客流增长,更让艺术演出与城市文旅资源深度联动,进一步巩固上海作为国际文化交流枢纽的地位。

国际头部演出的落地,既是上海文化活力的生动注脚,更成为拉动文旅消费、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引擎。国际观众借观演之机,深度体验上海的海派文化:在田子坊感受老上海弄堂风情,在豫园品尝小笼包、生煎等特色美食;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在上海获得“观演+消费”一站式体验,让艺术之旅更添烟火气。

观众林远最期待的是白俄罗斯共和国戏剧院作品《我的故乡》亚洲首演。这部作品的主人公根纳是一位普通的水管工,因草编这一特别爱好意外踏上伦敦之旅。短暂的离乡经历,让他在异国他乡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思乡之情与对故乡深沉的热爱。“好的艺术作品,最终都指向人类共通的主题,能激发出人性深处的共鸣。每年艺术节最幸福的时刻,就是在剧场里汲取精神养分。”

皮娜·鲍什“我在乎的是人为何而动,而不是如何动”的艺术理念,引导观众思考身体与情感的深层关联;马勒音乐中对生命意义的追问,激发观众对生活的深度感悟。这些精神养分,让上海在经济活力之外更添人文温度,也让“因艺术而来、为上海停留”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来源:解放日报 记者 吴桐 诸葛漪)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025年11月发泡陶瓷曲面,... 在建筑装饰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发泡陶瓷线条凭借其独特的性能优势,在市场上的需求日益增长。然而,面对众...
拾光语珠宝(上海)有限公司成立...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拾光语珠宝(上海)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曾晓红,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
原创 长... 众所周知,刘备在长坂坡之战中遭遇了惨败。若不是赵云全力营救,刘备可能失去唯一的儿子,这场战败几乎将刘...
原创 日... 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汉服、唐装等都展现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传承。众所周知,日本文化深受中国...
世界倒退最快的国家:从全球第六... 当黄金与钻石的光芒不再能照亮生活,一个国家的坠落会有多迅猛? 有这样一个国家,它曾手握全球一半的黄金...
原创 古... 阵是古代战场上军队阵形的布置方式,它不仅可以用于进攻,也常用于防守或驻扎。根据敌人的行动、地形和天气...
以色列选美小姐台上瞪巴勒斯坦小... ▲新京报我们视频出品(ID:wevideo) 11月10日,以色列选美小姐希拉兹在比赛中疑似白了巴勒...
原创 直... 北洋军阀在中国历史上常常被分为直系和皖系,尽管这种划分只是为了便于记忆,并没有明确的阵营划分。实际上...
“尊重沈伯洋成为‘台独烈士’的... 北平锋 11月11日,台湾《中国时报》发表评论文章《沈伯洋处境,台独路线缩影》指出,“身为中华民族的...
力量钻石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力量钻石(301071)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