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在杨浦公园内漫步的市民游客有惊喜,靠近隆昌路进出口的一条主干道上铺满了粉色的花瓣,与此同时,上海市首条樱花市级林荫道——江湾城路(殷行路至清波路)两侧的人行道也铺上了令人心醉的花毯。
今天(4月11日),杨浦区绿化市容局宣布,即日起至4月17日,江湾城路(殷行路至清波路)暂时调整清扫保洁模式,开启“落樱不扫”。
浪漫:“落樱不扫”限定一周
关山樱是晚樱的一种,花期一般在3月底或4月初,因为花瓣层层叠叠且花量大,与松月樱、普贤象樱并称“晚樱三巨头”。目前,关山樱是上海种植数量最多的晚樱品种之一。
江湾城路(殷行路至清波路)种植的就是关山樱,相比河津樱、染井吉野樱等上海普遍种植的樱花,其形成的花毯景观效果更佳。
它们不仅花美,叶子也很美,进入秋季时为橙黄色,能在无花时节撑起一片秋色,避免了花开一季的遗憾,也保证了城市道路景观的延续性。
自2020年首次探索以来,杨浦区春季开启“落樱不扫”精细化保洁模式已进入第6个年头。近两年,根据花期和天气,落樱不扫开展时间分别为2023年的4月18日至23日、2024年的4月15日至21日。绿化市容部门表示,今明两天将出现阵雨,推荐市民晴天前往,落樱景致更佳。
杨浦区绿化市容部门表示,“落花不扫”并非再也不扫,每天的落花不能隔夜,保洁员要在黄昏后清扫,让路人第二天有新鲜的落花欣赏;遇到阴雨天,花瓣不保留,所以现在清扫的劳动强度和精细程度反而要高过以前。
启动“落花不扫”后,天气晴朗的时候,道路清扫员会在路人集中出现的时间段,把被风吹乱了造型的花毯恢复到“饱满”的样子。还要经常翻找、捡走混在落花中的烟头、饮料瓶罐、塑料袋等垃圾,确保留下“纯粹”的落花供路人欣赏。
城中落花美景并非“与生俱来”,必须足够优待樱花树,才能换来来年春天那一两周的“惊艳”。绿化市容部门倡议市民游客不乱丢垃圾,不晃动枝木,一起守护春季这份限定的浪漫。
江湾城路上的落樱。 陈玺撼摄
江湾城路上的落樱。 陈玺撼摄
细心:困难道路将吹冲毛絮
在晚樱制造幸福的同时,上海的悬铃木、杨树、柳树等植物正在产生毛絮,令易过敏人群烦恼。
上海正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尽量减少“飘絮季”的困扰。在上海市绿化市容局今天举办的局长接待日活动中,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副局长朱心军表示,从去年冬季至今,上海开展了大规模的行道树修剪,绝大部分悬铃木果球得到控制,从根源上减少了飘絮的产生,近期,上海部分城区还将以物理吹冲方式对悬铃木果毛进行应急防控。
截至去年的统计显示,上海有行道树178万多株,其中悬铃木占比约28%,部分老城区悬铃木占行道树总量的比例更高,如“南内环”区域(东起中山东路,西至中山西路,南起中山南路,北至延安高架),高达85%;还有“衡山路”区域(东起陕西南路,西至华山路,南起肇嘉浜路,北至淮海路),占比更是高达90%。
然而,这些行道树以悬铃木为主的区域,往往由于树形过于高大或所处路段情况复杂等原因,无法实施冬修或冬修的效果不佳。这种情况下,上海近年试点的物理吹冲方式“挺身而出”。
朱心军介绍,根据目前排摸的情况,上海计划对黄浦、徐汇、静安、长宁、浦东、宝山、闵行、松江、奉贤、崇明10个区的145条段“修剪困难”道路开展物理吹冲,预计覆盖悬铃木2.6万株,其中56.6%的悬铃木飘絮程度较为严重。
上述10个区中,黄浦、徐汇、静安、长宁、浦东等区的悬铃木道路因飘絮程度相对较重,计划在近期吹冲两次,缓解因车流、风力作用产生的“二次飘絮”污染,其他道路有需求的可视情增加吹冲频次。
每年3月下旬至5月,上海悬铃木果毛飘散的情况比较明显。
果毛本身没有毒害,但对于一些体质敏感人群,可能带来呼吸系统不适等困扰,建议“飘絮季”穿长袖、戴口罩、戴防护眼镜,基本可以避免果毛带来的影响。
如果不慎让果毛进入眼睛、接触皮肤,致使发痒,切记不慌、不揉、不挠,立即用干净凉水冲洗或湿纸巾轻轻擦拭,也可用湿毛巾冷敷。如果出现严重过敏情况应及时就诊。
修剪技术到位,“理发”后的悬铃木就像一只高脚杯。 陈玺撼摄
雾炮抑尘车对准半空喷出水雾,用水将果毛裹挟到地面。 陈玺撼摄
原标题:《幸福的落樱和恼人的飘絮同时出现,上海用浪漫和细心回应》
题图来源:陈玺撼摄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陈玺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