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贝壳博物馆:用贝壳讲述深邃有趣的海洋文化 大连贝壳博物馆贝壳介绍 日照贝壳展览馆
创始人
2025-04-08 19:33:03
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厉昕月

【博物馆故事】

一座深藏于海滨之城的贝壳博物馆,吸引了不少参观者,2025年清明节假期接待游客1000多人次。

日照贝壳博物馆位于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区,亿万年的海底文化汇聚于此。在这里,每一个贝壳都是一把打开海底之门的钥匙。


博物馆重构叙事逻辑:用上亿个贝壳打造六条玻璃栈道,每一条游览动线都暗藏故事。馆内采自90多个国家共计8000余种、10000多个贝壳标本,按照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双壳纲、头足纲、掘足纲、多板纲五大纲、240个科精心布展。

带给观众可看、可感、可互动的文化体验是博物馆创新的重点。

比如馆内的5D全息地幕互动投影,在光景交织的世界中自由穿梭,仿佛置身于真实的海底世界。

针对部分馆藏贝壳,开发了数字化互动项目,观众可以只需扫描二维码,便可聆听专业讲解。通过这种“一物一码”的深度开发使贝壳成为海底文化传播的“活教材”。

“小而专”的价值阐释、“小而美”的展陈设计、“小而活”的跨界联动。如今,这座博物馆,正以创新基因激活海洋文脉。


目前,日照贝壳博物馆逐渐成为日照文旅的重要IP之一,其中儿童研学占重要比重。

日照贝壳博物馆正在成为重构“小城文旅新生态”的重要引擎,文化传承与经济效益实现“双向奔赴”。游客既可观海景,也可游博物馆。

日照贝壳博物馆博物馆馆长张永兵认为:“当贝壳走入更多人的视野,与当代生活发生化学反应,文化传承便有了年轻的心跳。”


【对话馆长】

记者:展陈设计上有什么特色和考量?

张永兵:我们打破了传统博物馆方方正正的布局,以6条玻璃栈道重构展陈设计逻辑,将上亿个贝壳铺陈在脚下,让参观者获得“海底两万里”的沉浸式体验。


记者:如何创新贝壳文化传播方式?

张永兵:通过可看、可感、可互动的文化体验,将静态贝壳转化为动态生产力,打破文化传播的叙事边界。

在海洋历史长河中流淌着无数的传奇,我们根据各类贝壳的不同知识,设计“一螺一码”,将知识与实物相结合,通过专业的讲解,让观者近距离了解贝壳文化。


记者:未来如何延续“出圈”势头?

张永兵:博物馆的IP化不仅依赖于它所展现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更重要的是如何让人们与博物馆建立情感连接、激发情感共鸣,让游客从参观者转变为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

博物馆不仅展示贝壳的形态之美,还系统呈现五亿年海洋软体动物进化史,兼具观赏性与科普性。下一步,将通过研学活动,吸引学生群体和亲子游客,成为自然教育的重要基地。有效传播海洋生态保护,增强游客的参与感和学习兴趣。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秦... 帝国,作为一种国家政治形态,通常指那些人口众多、国土广袤、经济军事实力雄厚的国家。在人类社会的演进中...
扬清风正气!广州持续深化骆秉章...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焕坤 骆秉章是清代广东籍少有的正一品官员,首倡洋务、力行禁烟、为官廉洁、勤...
原创 不... 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革命,虽然只坚持了短短的14年,但这场农民运动...
原创 判... 近代的战争历史恍如昨日,人们在庆幸出生于和平年代时,更多是内心深处对军人的崇拜和感激,假使国难当头不...
石景山区博物馆之“玻璃钵” 随着1965年7月,西晋幽州刺史王浚夫人华芳墓的发现,一批珍贵且精美的器物一一呈现在世人眼前,为研究...
原创 宋... 引言 宋夏战争爆发以来,宋朝在军事上处于不利地位,常常败多胜少——章楶在元祐六年(1091)二月至元...
原创 一... 要说东北是中国的大后方,可能好多人还没能反应过来。东北是大后方?东北不是前沿阵地吗?大后方不应该是大...
原创 解... “粟裕同志的意见就是我的意见!” 这句话,在解放战争时期,简直成了陈毅老总的一句口头禅。不管任何人向...
「天天成语」(45)两鼠斗穴 ... 来源:媒体滚动 转自:邯郸新闻网 【典源】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其道远险狭,譬之犹...
原创 1... “经9月4日晚三度谈话,思想已通,仍回第十纵队工作。” 1948年9月5日一早,华东野战军副司令粟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