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贝壳博物馆:用贝壳讲述深邃有趣的海洋文化 大连贝壳博物馆贝壳介绍 日照贝壳展览馆
创始人
2025-04-08 19:33:03
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厉昕月

【博物馆故事】

一座深藏于海滨之城的贝壳博物馆,吸引了不少参观者,2025年清明节假期接待游客1000多人次。

日照贝壳博物馆位于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区,亿万年的海底文化汇聚于此。在这里,每一个贝壳都是一把打开海底之门的钥匙。


博物馆重构叙事逻辑:用上亿个贝壳打造六条玻璃栈道,每一条游览动线都暗藏故事。馆内采自90多个国家共计8000余种、10000多个贝壳标本,按照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双壳纲、头足纲、掘足纲、多板纲五大纲、240个科精心布展。

带给观众可看、可感、可互动的文化体验是博物馆创新的重点。

比如馆内的5D全息地幕互动投影,在光景交织的世界中自由穿梭,仿佛置身于真实的海底世界。

针对部分馆藏贝壳,开发了数字化互动项目,观众可以只需扫描二维码,便可聆听专业讲解。通过这种“一物一码”的深度开发使贝壳成为海底文化传播的“活教材”。

“小而专”的价值阐释、“小而美”的展陈设计、“小而活”的跨界联动。如今,这座博物馆,正以创新基因激活海洋文脉。


目前,日照贝壳博物馆逐渐成为日照文旅的重要IP之一,其中儿童研学占重要比重。

日照贝壳博物馆正在成为重构“小城文旅新生态”的重要引擎,文化传承与经济效益实现“双向奔赴”。游客既可观海景,也可游博物馆。

日照贝壳博物馆博物馆馆长张永兵认为:“当贝壳走入更多人的视野,与当代生活发生化学反应,文化传承便有了年轻的心跳。”


【对话馆长】

记者:展陈设计上有什么特色和考量?

张永兵:我们打破了传统博物馆方方正正的布局,以6条玻璃栈道重构展陈设计逻辑,将上亿个贝壳铺陈在脚下,让参观者获得“海底两万里”的沉浸式体验。


记者:如何创新贝壳文化传播方式?

张永兵:通过可看、可感、可互动的文化体验,将静态贝壳转化为动态生产力,打破文化传播的叙事边界。

在海洋历史长河中流淌着无数的传奇,我们根据各类贝壳的不同知识,设计“一螺一码”,将知识与实物相结合,通过专业的讲解,让观者近距离了解贝壳文化。


记者:未来如何延续“出圈”势头?

张永兵:博物馆的IP化不仅依赖于它所展现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更重要的是如何让人们与博物馆建立情感连接、激发情感共鸣,让游客从参观者转变为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

博物馆不仅展示贝壳的形态之美,还系统呈现五亿年海洋软体动物进化史,兼具观赏性与科普性。下一步,将通过研学活动,吸引学生群体和亲子游客,成为自然教育的重要基地。有效传播海洋生态保护,增强游客的参与感和学习兴趣。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考古张忠培》新书分享会举行,... 今年是著名考古学家、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张忠培先生诞辰90周年。8月5日,《考古张忠培》新书分享会在长春...
原创 他... 我们都知道,在一个朝代建立之后,开国的皇帝往往都会使用各种手段来嫁祸当年给他建立国家的功臣们,尤其是...
原创 不...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原创 李... 世间万事,风云变幻,苍黄翻覆。纵使波谲云诡,但制心一处,便无事不办。天定胜人,人定兮胜天。——袁天罡...
原创 李... 本文记叙的是毛主席的一位警卫员李耿成的亲身经历。 李耿成17岁参军被分配到北京中共中央警卫团一中队,...
原创 如... 我们大家应该都知道,一个小小的细节就有可能,决定最后的成功与失败。那么一个不经意的小事,就有可能影响...
原创 中... 中国是一个朝代更迭比较快的国家,从古到今,历经五百多位皇帝,五千年的历史,每个皇帝都希望自己长命百岁...
原创 秦... 中国祖先们的智慧一向都是世界上拔尖的,懂得利用天时、地利、人和来创造各种奇迹,将原本几乎不可能实现的...
原创 曾... 每天3分钟,了解真实的曾国藩 成功的人,认为是性格原因,让他获得了成功。 失败的人,认为是性格原因,...
陈济棠的真相(18) 驳李洁之《陈济棠发家史》(八) (十六) (1)1929年5月那场“黄白徐舒武装叛乱”,其实就是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