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汉服“潮”出新职业:妆娘+跟拍师 洛阳汉服妆娘 洛阳汉服妆娘接单
创始人
2025-04-08 17:03:09
0

来源:环球网


洛阳洛邑古城,一名跟拍师与汉服体验的游客交流。董非/摄

四月正是洛阳牡丹花开季,各个景点人声鼎沸。身着汉服的游人漫步在隋唐洛阳城明堂、天堂景区,或在各个牡丹园赏花“打卡”。

而在洛阳老城区的洛邑古城更吸引游人,每天夜幕降临,这里便回到了唐时街市。灯火璀璨,男女老少游动着“汉服潮”。每晚持续至凌晨才缓缓休憩。

这仅仅是“洛阳行”的一个缩影,在龙门古街、博物馆、饭庄,行走在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均能看到身着汉服的游人。不得不说,洛阳“汉服潮”已成为这座古城的旅游新名片。

近年来,洛邑古城所在的老城区更是以汉服产业发展新机遇,为洛阳文旅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两名汉服游人在洛邑古城赏玩。董非/摄

据老城区官方统计,2024年该区汉服店迅猛发展至1100余家,综合带动景区、民宿、餐饮、交通、婚礼、文创等多维度业态融合发展。全年接待游客量倍增,其中汉服体验者达520万人次,带动消费8.79亿元(人民币,下同)。

与去年相比,汉服消费人群逐渐向全龄段游客、家庭游客拓展,男性、银发族体验汉服的比例也在逐渐上升。外来游客约占汉服体验人次的80%,当地人重复消费也逐渐增高。

据介绍,“汉服游”的火爆也给老城区带来新文化现象、新经济形态、新就业模式。当地的汉服体验店月均营收15万元以上,文旅产业带动3万余人就业,催生出“妆娘”“簪娘”“跟拍师”等新职业。

在洛邑古城,为游客换装化妆的“妆娘”与“跟拍摄影师”忙碌不堪,也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秦... 帝国,作为一种国家政治形态,通常指那些人口众多、国土广袤、经济军事实力雄厚的国家。在人类社会的演进中...
扬清风正气!广州持续深化骆秉章...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焕坤 骆秉章是清代广东籍少有的正一品官员,首倡洋务、力行禁烟、为官廉洁、勤...
原创 不... 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革命,虽然只坚持了短短的14年,但这场农民运动...
原创 判... 近代的战争历史恍如昨日,人们在庆幸出生于和平年代时,更多是内心深处对军人的崇拜和感激,假使国难当头不...
石景山区博物馆之“玻璃钵” 随着1965年7月,西晋幽州刺史王浚夫人华芳墓的发现,一批珍贵且精美的器物一一呈现在世人眼前,为研究...
原创 宋... 引言 宋夏战争爆发以来,宋朝在军事上处于不利地位,常常败多胜少——章楶在元祐六年(1091)二月至元...
原创 一... 要说东北是中国的大后方,可能好多人还没能反应过来。东北是大后方?东北不是前沿阵地吗?大后方不应该是大...
原创 解... “粟裕同志的意见就是我的意见!” 这句话,在解放战争时期,简直成了陈毅老总的一句口头禅。不管任何人向...
「天天成语」(45)两鼠斗穴 ... 来源:媒体滚动 转自:邯郸新闻网 【典源】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其道远险狭,譬之犹...
原创 1... “经9月4日晚三度谈话,思想已通,仍回第十纵队工作。” 1948年9月5日一早,华东野战军副司令粟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