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3月,贵阳贵安的春日画卷再次被花海铺满。从千顷梅林到万亩樱花,从金黄的油菜花到火红的桃花,这座“千园之城”以花为媒,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的“花样动能”。
生态资源变现,从“一朵花”到“一条链”。贵阳贵安的赏花经济,始于生态、成于产业。贵州梅园周边衍生出“乡村大市集”,农家乐收入激增,土地流转更让村民转型为“园丁”“导游”,实现“家门口致富”。贵安樱花园则以上万亩樱花为核心,融合无人机表演、文创市集、智慧导览等业态,打造“中国最美樱花目的地”。这种“生态变现”不仅限于单一景点,花溪区串联高坡云顶花海、十里河滩樱花带,推出非遗体验与山地越野;乌当区通过“Country Walk”线路,将花海徒步与民俗文化结合;清镇市以“赏樱热”为核心,策划推出樱花主题跑步和路边音乐会……各地差异化发展,形成全域联动的赏花经济网络。
产业链延伸,农文旅融合“花式创新”。赏花经济的魅力在于其产业链的延展性。在贵州梅园,茶饮品牌的“赏花季限定奶茶”、梅花入馔的“赏梅宴”、融入梅花元素的竹编工艺品,将传统农业升级为文旅体验;清镇樱花园带动周边民宿“一房难求”;开阳县“玉水金盆”油菜花田与米坪乡黄桃花海则通过农旅融合,推动农产品销售,发展采摘体验游。
守好生态底线,护“花”更护“饭碗”。在生态变现的热潮中,贵阳贵安始终坚守绿色底线,对饮用水、生活污水、黑臭水体实施“三水同治”,空气质量常年稳居全国前列,宜居宜业宜游指数持续提升。科技创新亦为生态护航,无人机巡航监测、智慧监管系统守护着“生态资产”,而“民间河长”“护花志愿者”等公众参与机制,让市民成为优良生态环境的共建者。
漫步贵阳贵安,花海与人潮交织,传统与现代共鸣。这里的故事不仅关乎春日繁花,更是一场关于生态价值、产业创新与乡村振兴的深刻实践。当“颜值”转化为“产值”,赏花经济的芬芳,正飘向更远的未来。
许发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