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龙井43品种大范围开采,茶农与时间赛跑“锁”鲜
创始人
2025-03-23 15:08:22
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方力 通讯员 毛珮瑶 陆雨婷

一杯春茶,一口入春。3月20日西湖龙井43品种开采,今天3月23日已展开大范围开采,西湖龙井群体种也将在本月下旬迎来大面积开采。茶农们表示,与往年相比,开采时间虽然偏晚,但经过时间的沉淀,茶的滋味也将更加香醇。

受访者供图

这几天早上6点左右,晨光微露,西湖区转塘街道上城埭村的茶山上就热闹起来。绿意盎然的茶园中,蛰伏了一整个冬天的茶树已吐露新芽,采茶工们弯腰俯身,指尖翻飞,将一簇簇鲜嫩的“两叶一芽”收入篓中。

“我们这片茶山朝北,温度光照适宜,水汽也充足,所以冒芽会早一点,通常早上六点开采,一直忙到晚上六点。”茶农李玉梅和家里的采茶工一早就开始忙碌,上午十点时,她们茶篓里的第二篓茶已经装了一小半,“我家有6亩茶地,今年一共招了11个安徽采茶工,就是为了及时摘下这份‘鲜’。”

受访者供图

在外桐坞村,茶农仇琴芳家正传出阵阵茶香,因为预订单多,父女俩齐上阵,一同围在铁锅前炒茶。

“春雨贵如金,上周一直下雨茶叶补充了大量的水份,相信今年的茶品质会更好,香气也会更加醇厚。”仇琴芳算是龙坞茶三代,她的父亲从17岁开始炒茶,至今有五十余年。

受访者供图

“茶叶采完后要先摊青,然后再进行杀青、回潮、挥锅等程序,最终制成成品茶叶。”仇琴芳父女自茶叶摘回后就加紧制作,争取锁住春茶的这份“鲜”。炒茶过程中,仇父时不时对仇琴芳进行指导,“传承”的概念在茶香中逐渐具像化。

为了守护西湖龙井“金名片”,这几天,转塘街道各个茶村还同步开展茶标发放工作。作为龙井茶叶的身份证明,茶标是确保茶叶品质、追溯茶叶来源的关键。

“每年都会发放新的防伪茶标,通过扫茶标,可以看到这份茶的生产茶地还有我们的名字。”在茶标发放现场,村民们正有序地领取自己的茶标。茶农朱明拿着刚领到的茶标,笑着说:“这就是我们茶叶的‘数字身份证’!

受访者供图

在西湖龙井二级产区双浦镇,茶农们也开始加紧采收春茶。

双灵村村农业委员马城城有近6亩茶园,已经招募了4名采茶工。“现在采摘的属于头茬明前茶,到清明大概摘小半个月,口感比其他的茶叶更加鲜嫩清甜。”他笑着说,等到茶叶大批量采摘就忙不过来了,还要从邻村借人手。

受访者供图

除了双灵村,灵山村和湖埠村里的茶户也在为采茶高峰做准备。湖埠村茶户缪添财把目光转向了群体种,这是双浦镇做“红绿双绝”之一——九曲红梅的青叶,“官宣的群体种采摘日是3月下旬,差不多再过几天应该就能开采了。”

双浦镇共有龙井茶田1800亩,今年的干茶产量会有影响吗?“应该和往年差不多,温度低茶叶只是晚点上市,茶香也会更醇厚一点。”马城城说。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历... 古代,战争是生活的主旋律,名将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典范。正因如此,才有了“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
原创 清... 1644年清兵入关,可以说这一年满清夺取大明王朝江山的过程,其实死于战争的并没有多少人,绝大部分人死...
原创 明... 即使是帝王,也挡不住岁月和疾病的侵蚀,朱元璋身患重病,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此时在他身边伺候的...
原创 明... 在我国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贵为九五之尊的皇帝们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不仅受到万人敬仰,而且还有近...
原创 为... 圆明园,曾是我国历史上最辉煌的建筑群,兴建于康熙末年和雍正年间,占地3.5平方千米,规模宏伟,是古今...
原创 刘... 汉高祖刘邦,草根出身,最开始是一个农民和亭长,却能在后期与西楚霸王项羽斗得不分高下。项羽何许人想来不...
原创 古... 文/印象历史品读 古代“八百里加急”有多快?专家:假如放到现代,快递未必能赶上 在很多古装电视剧中,...
原创 晚... 照片中展示的,是一个“龟奴”正在送妓女送往顾客家里的照片,在晚清时期,这种现象非常的常见。 妓女是...
原创 为...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先后有数个王朝更替,每一次王朝的更替,似乎都是在推动中华文明不断向前。毕竟我们从原...
原创 战... 战国时期涌现出了众多杰出的将领,其中以白起、廉颇、王翦、李牧四人被誉为战国四大名将。这四位将军才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