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翁仞袍,字吉夫,号银宝后号水云斋,浙江文成人,生于1949年5月,中师毕业,中共党员,曾任乡镇小学校长,小学高级教师。现为翁家墨院主人,县老干部书画社社长,县作协会员、县书协会员、温州市老干部书画社理事、温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县政协书画院会员、县富弼研究会理事、周必大研究会副秘书长,世界刘基文化研究会会员、中华诗词月刊文成工作站长、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书法师、中华诗词学会、浙江诗联、温州诗联会员等。2016年5月至2021年5月县诗词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责编《刘基故里诗词集》《文成吟苑》2016年至2020年《年书》,主编2021至2024年《老干部书画集》,大世界基尼斯之最《上海滩诗叶》副主编。诗作散见于《诗刊》《中华辞赋》《中华诗词》《星星诗词》《中华诗词月刊》《诗词百家》《浙江诗联》《浙江诗联选粹》等刊物。出版有《翁仞袍草书作品选》《书谱硬笔化读本》《中华翁氏历史名人选编》《书谱临书本》《水云斋诗选》《吉夫诗文集》,编修驮湖村、东方村《翁氏宗谱》、高村,石竹寮村《蓝氏宗谱》等。



墨韵流芳,书道千秋——评翁仞袍先生书法艺术
中国书法,作为承载中华文化精神的艺术瑰宝,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翁仞袍先生的书法,以其独特的艺术风貌,在当代书坛占据着重要且独特的地位,是传统书法艺术在新时代传承与创新的生动写照。翁仞袍先生深谙此道,他的书法之路,始于对古代经典法帖的虔诚叩拜。从先秦的石鼓文、金文,到秦汉的篆隶,再到晋唐的行草、宋元的文人书风,他广泛涉猎,如饥似渴地汲取着传统书法的养分。


翁仞袍先生并非一味地模仿古人,而是在传承的基础上,熔铸百家,寻求自我艺术风格的突破与确立。其行草作品最具代表性。行笔过程中,他既有着帖学的灵动流畅,又不失碑学的雄浑厚重。笔画的提按顿挫,富有节奏感与韵律感,时而如高山坠石,力透纸背;时而似春蚕吐丝,缠绵不绝。结字大小错落,欹正相生,充满了变化与生机。章法布局上,他突破了传统的束缚,注重整体气韵的营造,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疏密得当,顾盼有情,犹如一曲跌宕起伏的乐章,引人入胜。


在艺术风格的塑造上,翁仞袍先生的书法极具个人特色。他并非一味地模仿古人,而是在传统的土壤中,培育出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花。其用笔方圆兼备,刚柔相济,线条富有变化与张力。或如锥画沙,沉稳有力;或如行云流水,飘逸自然。结字布局更是匠心独运,在遵循书法章法规律的同时,大胆创新,营造出独特的视觉节奏与韵律。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疏密得当,错落有致,既有着严谨的秩序感,又充满了灵动的生机,展现出一种和谐而又富有变化的艺术美。



再者,翁先生的书法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精神内涵。书法不仅仅是笔墨的游戏,更是书者内心世界的外在表达。透过他的作品,能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感悟。那跌宕起伏的线条,仿佛是他情感的律动;那疏密相间的布局,恰似他人生阅历的沉淀。每一幅作品都像是一个情感的载体,与观者产生心灵的共鸣,让人们在欣赏书法艺术的同时,也能领略到书者的精神世界。


在翁先生的诗书法作品中,笔墨随着诗意的起伏而变化。当书写描绘高山大川的诗句时,笔力雄健,气势磅礴,仿佛将山川的雄浑壮阔展现在观者眼前;而书写表现溪流幽泉的诗句时,笔调则变得灵动飘逸,清新雅致,让人体会到自然的静谧之美。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大自然的深情赞美与向往。同时,他的书法也承载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传承之情。每一次挥毫,都是与古人的对话,与经典的交流。在笔墨的流淌中,传递出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让观者在欣赏书法艺术的同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无穷魅力。



观其作,线条质感极为丰富。有时如 “万岁枯藤”,苍劲古朴,蕴含着岁月的沧桑与坚韧;有时又如 “惊蛇入草”,灵动迅捷,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与动感。这种线条的多样性,源自他对不同书体笔法的融会贯通。从楷书的端严到行书的流便,再到草书的狂放,他将诸体笔法中的精髓抽取出来,重新熔铸,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笔法语言。在书写时,笔锋的翻转绞转,毫无滞涩之感,尽显 “笔走龙蛇” 的酣畅,让每一根线条都成为有呼吸、有情感的艺术元素。



在翁先生的行书与草书作品中,字与字之间的牵丝映带自然流畅,如潺潺流水,连绵不绝,却又丝毫不显杂乱。行与行之间的距离,或疏或密,根据内容与情感的需要进行调整,形成了富有节奏感的视觉韵律。有时,他会刻意营造出 “密不透风,疏可走马” 的对比效果,让作品在视觉上产生强烈的冲击力,同时又能在这种对比中,保持整体的和谐统一。


翁仞袍先生的书法艺术,是传统书法在当代的一次成功探索与实践。他以深厚的传统功底为根基,以独特的艺术视角为指引,以真挚的情感表达为内核,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书法风格。他的作品,不仅为我们展现了书法艺术的形式之美,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之美。在当代书坛,他的书法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为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也为后来者提供了宝贵的艺术借鉴与精神启示。
(文/田野)
欢迎点赞留言,喜欢老师作品随时留言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