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是中国的六大古都之一,隋唐时期世界的中心,地下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距离西安兵马俑150公里的扶风县,有一座法门寺,这是唐朝历代皇帝供奉佛指舍利的寺庙。寺庙有1800多年的历史,武德年间,唐高祖李渊敕名“法门寺”,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1981年秋天,因为天气的原因,寺中的佛塔突然坍塌了一半。
考古工作者在清理塔基时,意外发现了一个洞口,竟揭开了一个埋藏千年的秘密。
里面到底埋藏了什么秘密?又发现了什么宝物?
法门寺的历史
陕西扶风县的法门寺,古称“阿育王寺”,建于东汉末年恒灵年间,它之所以这么有名,是寺中奉有释迦牟尼佛真身指骨舍利。
隋唐皇帝都非常信封佛教,隋文帝杨坚从小在寺庙长大,公元583年,将这里易名“成实道场”。
唐代历经高宗、武后、僖宗等皇帝,迎送供养法门寺佛指舍利,谁也不知道,寺庙中到底有多少供奉,有多少珍宝。
宋代法门寺达到历史顶峰,明清开始衰落了,佛塔年久失修坍塌。
民国时期,在爱国人士的支持下,进行了一次大修缮。
突如其来的坍塌
1981年秋天,西安迎来了暴风雨天气,谁也没有想到,屹立1800的法门寺的佛塔居然坍塌了。
千年的风雨洗刷,让佛塔身上充满了裂痕,风雨交加,塔的东北边部分出现了完全坍塌,整个塔身也变得倾斜,只剩西南边半截塔身摇摇欲坠。
文物的倒塌引起各界关注,专业的考古人员,进行勘察。对于摇摇欲坠的佛塔,是拆除,还是对半边进行修复,专家的意见不一致。
吵吵闹闹,争来争去,时间来到了1986年底,陕西决定拆除摇摇欲坠的半边佛塔,重修法门寺佛塔。
1987年,考古队进入法门寺,进行保护性发掘,在扶风县文化局的韩金科带领下,考古队在清理塔基时,意外发现了一个洞口。而这洞口底下竟是尘封了千年的唐代地宫。
地宫惊现茶具
在地宫中发现了2499件大唐国宝,佛祖真身指骨舍利重现人间。这些国宝包括:14件唐宫廷秘色瓷,16件金银茶具,700多件丝织品。
许多世间已经失传的宝物在这里重新发现,16件金银茶具,开始考古人员不知它为何用。
谁也不知道,这是中华茶道最源头的记忆,中国唐代茶道的精美器具,即将浮现人间。
好在法门寺出土文物都记录在《物帐碑》,碑文中详细记录了,唐代懿宗、僖宗几次供奉舍利的物品清单。
《物账碑》记载:有“茶槽子、碾子、茶罗子、匙子一副七事,共八十两。”
这些茶器可分为贮茶器、炙茶器、取量器、贮盐器、取水器、点茶器、卫生用具和茶点容器。
茶器上面刻着“文思院造”字样,制作于唐咸通九年至十二年。文思院是唐代宫廷制作手工金银器的作坊,可见这套茶具是宫廷用品,御用之物,代表着唐代的最高水平的茶具。
喝茶历史
中国人饮茶的历史悠久,根据陆羽《茶经》记载,最早的饮茶历史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的春秋或更早时期。
在唐以前,茶一开始被当作药来吃,可以治病,直接咀嚼,有些苦涩。后面茶叶逐渐煮水、煮粥来食用更容易让人体吸收。
三国以后,茶叶开始进入贵族和僧侣的圈子开始当作饮料。
那时的茶叶都是先制成茶饼,然后用火烘焙,碾碎成粉,加各种香料一起煮水。
唐代喝茶和我们现代喝茶是不一样的,如今喝茶很简单,只要用开水泡开茶叶即可,这是从明代开始的。
唐代喝茶与之前朝代相比,更加讲究,更加精致,饮茶已由粗放进入到精工阶段,是一种仪式感,就是茶道。大唐的茶道传到日本,发展成今天的日本茶道。
煮茶注重技艺,饮茶重在情趣。
大诗人白居易《琴茶》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梦,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常相伴,难道吾今无往还?
可见在唐朝喝茶是一件雅事,品茶论理也要环境优美,大家还要作诗论道。
大唐宫廷茶道,那么规格与场面逼一般的文人聚会更甚,茶具之美,场面之大,茶艺的精美是不言而喻的。
地宫出现的茶具
日本的茶道是从大唐传过去的,从茶具到一套的仪式,日本人之前一直宣称茶道是日本人发明的。
法门寺出土的茶具,打了日本人的脸,充分说明了日本的茶道是从大唐传过去的。
唐朝喝茶之风是从唐太宗开始的,太宗经常赠予茶饼给大臣,文成公主出嫁,还将茶饼带去吐蕃,改变了他们的饮食结构。
到了玄宗朝,喝茶已经发展成一套仪式,还有斗茶之风,就是唐朝的茶道。
安史之乱后,公元780年,陆羽完成了《茶经》,完全阐释了茶道精神。
地宫出土的器具,金银丝织条笼子,高15厘米,重335克,开始都猜不出是做什么的,其实是存放茶叶的器物,金银器存放实在是奢靡。
捻茶用的是鎏金鸿雁银茶碾,用这件器物轻轻碾压,将茶饼变成茶粉,然后就要过筛。出土的唐代的器物,是鎏金仙人架鹤文壶门做银茶罗子,它是一个盒子状的筛子,可以将茶粉筛一遍。
素面壶门做高圈足银风炉,是用来煮茶的炉子,煮茶是用木炭和硬柴是最好的。
煮开后,还要添加调料,陆羽曾经指出添加过多的香料,喧宾夺主,经过他的倡议,茶中只添加一点盐,喝出茶的原味。摩羯纹蕾扭三足银盐台就是一个小小的盐罐子。
唐代的玻璃盏,就是最后饮茶的器具,唐人把茶道带到了世界,茶道把茶的精神
法门寺出土的茶具成套茶具,展现了中华茶道的源远流长。
唐代宫廷的金银器茶具,体现了唐代对茶道的重视,宫廷奢靡。
法门寺出土的文物讲述了大唐的源远流长的文化,很多在史料中看到的物件,在这里都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