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悟领导智慧 践行管理艺术——聆听汪志广老师讲座后记
创始人
2025-09-22 22:31:04
0

领悟领导智慧 践行管理艺术

——聆听汪志广老师《领导思维与工作方法》讲座后记

原创作者宋洪伟(山东泰安市岱岳区智源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2025年9月19日下午,在济南举办的山东省小学骨干校长高研班上,我有幸聆听了全国知名教育专家汪志广老师的《领导思维与工作方法——当好一把手的领导策略》专题讲座。汪老师的讲座高屋建瓴却又深入浅出,内容丰赡,妙语连珠,以其一贯的幽默风趣、犀利深刻的风格,将抽象的领导学理论与学校管理的具体实践无缝对接。整场讲座既充满了“道”的层面的哲学思辨,又提供了“术”的层面的具体方法,可谓是一场思想的盛宴,一次精神的洗礼,让我对“一把手”的角色定位、核心职责与领导艺术有了更为系统、深刻和清醒的认识。

一、深刻把握“一把手”必须做好的“三件事”

汪老师的讲座主题鲜明,开宗明义地指出,当好一把手的根本在于抓好“三权”,做好“三件事”。这不仅是领导策略的概括,更是领导力的基石。

第一件事:把握话语权,掌控思想与方向的“导航仪”。汪老师强调领导者必须成为组织愿景、核心价值观和发展方向的“首席定义官”和“首席宣讲官”。

要敢于发声、善于发声。“不断发声,不要默默无闻搞教育。”一把手的沉默就是权力的真空,会被各种杂音、谬误甚至负能量所填充。必须通过大会、小会、文章、谈话等各种渠道,不断地、重复地宣讲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目标和价值追求,使之成为全校师生的共识,凝聚起最大的同心圆。

要掌控议程,主导现场。在关键场合,如教职工大会、重要决策会议等,一把手必须拥有强大的场控能力,能够引导话题走向,及时纠偏,避免会议偏离主题,防止个别非主流、不负责任的言论干扰主流、破坏团结。这是一种保护集体、确保组织高效运转的必要能力。

第二件事:分配利益权,打造激励与凝聚的“发动机”。汪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分配利益权,做到利益分配的优化布局。无利可图最终会导致无人跟随。”这是极其务实又深刻的领导智慧。这里的“利”是广义的,包括薪酬奖金、荣誉表彰、职称晋升、学习机会、发展平台等。

要做到公平公正。利益分配必须依据清晰的、被广泛认同的规则和制度,即“无情的制度”。让奋斗者、贡献者得到应有的回报,让“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成为看得见的现实,这样才能树立正确的导向,激发团队的活力。

要体现艺术与温情。 在制度框架下,又要进行“有情的管理”。领导者要洞悉人性,懂得在关键时刻“雪中送炭”,关心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一次及时的慰问、一个难得的进修名额、对青年教师的关键性扶持,这些充满人情味的利益分配,往往比单纯的金钱更能赢得人心,凝聚力量。

第三件事:选人用人权,构建传承与发展的“梯队班底”。这是“三件事”中最具战略意义的一件。汪志广强调,要“选人建团队,并主动成就人、发展人”。一把手的最高境界,不是自己有多能干,而是能培养出一批能干的人,实现“用人干事业,选人建团队”的良性循环。

标准明确:注重“人品、人缘和人脉”。选人首先要看人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其次要看人缘,即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善于团结协作。再看人脉,这并非指庸俗的关系学,而是指其调动资源、与人沟通的能力。这“三人”标准为我们选拔干部和骨干教师提供了清晰的画像。

主动成就:校长是“成就他人的人”。“校长的主责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实现发展。”汪志广老师的这句话对我的观念冲击巨大。这意味着我们要从疲于奔命的“救火队长”,转变为高瞻远瞩的“设计师”和“教练”。要善于发现下属的潜能,敢于给他们压担子、搭台子、铺路子,甚至为他们设计未来,助其成长。当团队成员都能在岗位上发光发热、实现自我价值时,学校的发展便是水到渠成之事。

二、高效管理的方法论指导与经典语录的启迪

汪志广老师被誉为“舌尖上的老师”,他的讲座充满了充满哲思与方法论的“金句”,为我们提供了处理日常工作的犀利工具。

“要有三法:看法、想法、办法。”这是一个极富逻辑性的思考框架。面对任何问题,首先要形成自己独到而深刻的“看法”(分析判断),其次要形成有创见、有高度的“想法”(思路方案),最后要能拿出落地见效的“办法”(具体措施)。这避免了行动的盲目性,提升了决策的科学性。

“当众提意见是炮轰,私下交流是补台助力。”这深刻地教导了我们沟通的艺术与分寸感。维护集体权威和同事尊严是领导者的重要职责,公开场合要多补台、不拆台,建设性的意见通过私下沟通的方式提出,效果更佳,更能体现与人为善的格局。

“生源是教育质量的决定性要素之一。”这句话将我们的目光从单纯的分数拉回到教育的本源——人的成长。它提醒我们,所有的管理策略、教学方法最终都要服务于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这让我们在繁杂的事务中始终保持战略定力。

“接受一些学生长期成绩不好,是一种良好的心态。” 这并非提倡放任自流,而是倡导一种科学理性的教育观。它要求我们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尊重教育规律和人的成长规律,对学习困难生有更多的耐心、包容和等待,并积极寻找根源,因材施教。

三、将学习成果转化为行动指南

聆听了汪老师的讲座,结合自身工作,我进行了深刻反思,未来将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改进:

强化宣传意识,敢于并善于“发声”。过去,我或许过于埋头苦干,忽视了“话语权”的战略意义。今后,我将更主动地利用公众号、校园网、家长会、各类媒体等平台,系统地宣传学校的办学特色、师生风采和教育成果,讲好学校故事,塑造积极向上的公众形象,为学校发展营造更优良的外部环境。

实现角色升维,从“解决问题”到“引领发展”。 我将努力跳出“事务主义”的泥潭,减少对下属工作的微观干预,把更多精力用于谋划学校未来、构建发展框架、打造师资梯队上。更多地思考如何“实现发展”,如何通过机制创新和平台建设,让每一位教职工都能获得更好的发展,从而推动学校整体迈向新高。

提升人格魅力,践行“三力”引领。 汪老师提出的“三力”(思维力、表达力、行动力)是干部成长的关键。我首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这“三力”:通过持续学习深化思维力,通过刻意练习优化表达力,通过雷厉风行强化行动力。同时,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学识修养和工作激情去感染、引领整个干部和教师团队,形成一个有共同理想、有强大执行力的学习型、成长型共同体。

汪志广老师的讲座如同一面镜子,照见了自身管理的不足;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前行的领导之路。“无情的制度,有情的管理”,这十个字道尽了管理的全部艺术。未来的工作中,我定将反复咀嚼、深刻领会本次讲座的精华,将“三件事”作为履职尽责的根本抓手,将“三法”作为解决问题的思维利器,将经典的语录内化为行动的准则,努力成为一名有思想、有担当、有温度、有格局的领导者,带领我的团队共同谱写学校发展的新篇章。

作者简介:宋洪伟,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智源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曾先后获得泰山名校长、泰安市课程与教学管理先进个人、泰安市教育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岱岳区教学能手;山东省一师一优课、岱岳区优质课一等奖。所撰写论文多次获得省市奖励,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省、市课题研究。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刘... 我们做生意的朋友都知道,第一桶金是成功的关键。那么,对于历史上的那些争雄天下的诸侯与军阀来说,第一块...
原创 罗... 头条创作挑战赛 对于那些了解中国长征史的人来说,湘江战役无疑是一个深刻的记忆。那场战斗中,涌现出许...
桐城文化夜校开讲《清末民国桐城... 图为讲座现场。 图为讲座现场。 7月17日晚,桐城文化夜校第七期讲座在桐城市文化馆如期举行。本期讲...
原创 刘... 说起《三国演义》里的这两位大佬,刘备和曹操,你说谁更有领导魅力呢?这事儿啊,就跟街坊邻居聊天似的,各...
原创 狄... 在繁忙喧嚣的长安城,深藏于朝政波澜之中的,却有一段尘封的历史秘密。这位名震千古的狄仁杰,作为唐朝的杰...
原创 武... 一部《封神榜》,将商朝的衰落与周朝的崛起描绘得如史诗般壮阔,纣王的暴虐无道和武王的英勇果断深入人心,...
原创 历... 在历史上,能够同时兼任文官和武将的杰出人物并不罕见,但毕竟也不算多见。这样既有文采又具武略的重臣,往...
原创 《... 翻开泛黄史册,我们总被帝王将相的权谋与盛世颂歌填满视野。当汉高祖刘邦踏入咸阳宫,一句“约法三章”被后...
原创 许... 某天,许世友正在带领士兵进行刀法训练,场面气氛热烈。突然,他注意到路边有个身影正在驻足观察,还时不时...
传说中的传国玉玺,到底去了哪里... 公元前 221 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命人将和氏璧雕琢为玺,李斯手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这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