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民国俞珊:徐志摩甘愿为她捧痰盂,陆小曼称她为人尽可用的茶杯
创始人
2025-02-23 22:04:09
0

中国历史上不乏各路美人出现,她们作为中国历史中的重要构成,甚至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历史的进程与发展。

古人也用了很多笔墨,来形容这些登上历史舞台的美人,比如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比如倾国倾城、国色天香。

作为一种较为稀缺的社会资源,美人一般会被人追捧,但是,“红颜祸水”也是屡见不鲜。

一方面,“美人”太过亮眼,容易受到欢迎也更容易被人嫉妒;另一方面,“美人”会听到很多的奉承之言,她们很容易听到假话,不利于她们做出正确的判断。

在中国近代,也出现了很多人人称道的美女,曾有这样一位绝色女子,徐志摩曾经为她亲手捧痰盂,但陆小曼却称她为“谁都可以用的茶杯”。

那么她是谁呢?陆小曼为何要这么说呢?是嫉妒还是仇恨?能让陆小曼都嫉妒的人会有怎样的经历呢?

俞珊出生在书香门第,他的父亲考上了清朝末年的举人,还是大文豪鲁迅先生的师长。

他的父亲曾经两次到日本去留学,一次欧洲留学,去的是当时工业技术最为发达的德国,他的父亲毕业于德国柏林工业大学,这种经历拿到现在来说,在人才市场上都是年薪上百万了,更不用提那是在民国年间。

那个时候能够三次出国,还能在欧洲读完工业大学的,在国内应该是绝对珍宝似的人才,俞珊就是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的大家闺秀。

俞珊还是家中的独女,这就意味着她家庭不仅仅有着很高的地位、富裕的生活,她还享有独立的继承权。

俞珊没有继承父亲的温文儒雅的性格,她是新一代的独立女性。性格泼辣,活泼开朗,敢爱敢恨。在那个年代,她的这种性格,再加上家庭的实力,还有她漂亮的面容,很难不让男人动心。

俞珊从天津女子南开大学毕业之后,先是考入了国立音乐学院,后来就读金陵大学。

毕业之后,她深入研究戏剧,在当时音乐剧大家田汉的邀请下,进入了南国社,成为了一名话剧演员。

她漂亮的样貌,婀娜的体型,动人的气质每次表演,都引起了剧场巨大的轰动效应。当年她的《莎乐美》戏剧,让她声名远播。

俞珊能够演好《莎乐美》中的犹太公主,主要还是因为她的性格与《莎乐美》剧中的犹太公主非常相似,剧中的公主大胆泼辣的性格,敢于为了爱情不顾一切,她在演技上十分的自然,突出表现的地方,又十分的动人,所以很快她就成了戏剧社的主力演员。

他的这种巨大的魅力,让她收获了不少爱慕者,其中不乏社会上的名流雅士。

她的追求者,从她开始上台的第一天开始,就络绎不绝,渐渐地她的身边都是名流显贵,最起码都得是书香世家。

她的美艳与泼辣的性格,无疑在旧时代,变成了一个黑暗中亮眼的明灯一般。她的众星捧月的待遇,无疑让众多的人艳羡,甚至产生嫉妒。

田汉是俞珊进入南国社的引荐人,田汉寄希望与俞珊通过朝夕的相处,建立感情基础,想要博得芳心。

然而非常可惜的是,俞珊对田汉只能拿着当朋友一样相处,他们只是兴趣相投。

田汉有一次对俞珊大胆的表白,但是俞珊却直截了当地拒绝了他。这让田汉伤心不已,当时田汉很长时间才放下心中的难过,在以后与俞珊朋友相待,他们的友情持续了一生。

同样着迷于俞珊的还有近代诗人、作家徐志摩,他因为看了俞珊的演出,对俞珊一见钟情。他对俞珊的喜爱,绝对不是暗中喜爱,而是明面上都到处表达。

他在自己与陆小曼的公寓中,就挂着《莎乐美》的剧照,一点都不掩饰对俞珊的痴情。后来俞珊去往上海演出,徐志摩终于能够见到心目中的女神真颜,这两个人的相遇过程十分有趣,足可以成为一个段子。

俞珊在剧场演出后,在后台被爱慕者包围,一向泼辣的俞珊,在后台被包围之时高喊:“我要小便,我要小便”。

他的这种高喊让很多追求她的人一下子呆住了,他们没想到女神口中,竟然是会说这种污言碎语。但是徐志摩在人群中,也许是书呆子犯傻,也许是对俞珊太过痴迷,立刻抓住一个痰盂,回应道:“痰盂来了,痰盂来了”。

徐志摩呆里呆气的样子,还真的是打动了俞珊,他在演出《卡门》这个剧的时候,经常到徐志摩家里,请教表演的方法。

当时两个人都是风华绝代,好像“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但是当时的徐志摩是有爱人的,他的爱人陆小曼也是一代美女、才女。这位才女看到自己的爱人,与别的女人勾勾搭搭,自然是要吃醋的。

有一次,陆小曼实在是忍不住了,希望徐志摩离俞珊远一些。

徐志摩对这种要求不以为然,觉者陆小曼完全是无事生非,徐志摩马上回嘴陆小曼,让陆小曼去跟俞珊说,让她离自己远一点。

陆小曼气得着急,脱口而出:“你是牙刷,俞珊好比是茶杯。茶杯无法拒绝别人的斟茶,而牙刷只能一个人用”。

徐志摩与俞珊的故事,只是俞珊的一个小插曲,毕竟俞珊的追求者太多了。

但是,正如本文一开始所讲的那样“红颜薄命”、“红颜易老”,她后来为了救出他的弟弟,嫁给了一个她不爱的男人,最终婚姻不幸,最后离婚,在后来在凄凉中因病离世,一代风华就此落寞。

人生的际遇总是那么不可捉摸,命运总是无情,仿佛命运总爱玩弄人生。把美好的摧毁,越是美好,消失越是迅速。从来美人与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韶华易逝,珍惜时光。把握青春,别走到最后剩的只是感叹与惋惜。

参考文献:《徐志摩文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他... 1952年,华东军区的副司令员粟裕及参谋长张震先后离开了这一职位,调任至总参谋部工作。在此期间,华东...
原创 崇... 崇祯皇帝死后,明朝还有多少军队?为何没有救驾军队来保护崇祯? 时光倒流至明朝末年,大明皇帝的宫廷内...
原创 他... 他是工人运动中的杰出人物,也是我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不论是在指挥战斗还是制定军事策略方面,他几乎...
原创 宋... 这是一起具有历史争议的案件,也被称为“烛影斧声”。这一事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李寿将“烛影斧声”一词引入...
原创 “...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我们希望这篇文章能为您带来愉悦的阅读...
原创 女... 1941年12月,位于重庆的山城,笼罩着浓厚的战争氛围。 这一天,姜毅英,军统的资深女中校,和往常一...
原创 世...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一个成语——三人成虎。许多人理解它为人多力量大,然而实际上,这个成语却...
原创 五... 在那光怪陆离的古代,风云变幻间掀起了一幅幅横跨历史的画卷,仿佛金戈铁马、英雄豪杰总在朝堂之上争斗不止...
原创 临... 作为汉末乱世的罪魁祸首,董卓的名字几乎成了历史上恶名昭彰的代名词,他的事迹常常被提起,成了一个永远被...
原创 为... 写作并不简单,作者每天埋头苦干,只为谋生养家。希望各位读者能够理解他们的辛劳。文中会有一个5秒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