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取个快递要跑老远山下去,现在快递直接送到山上村里,太方便了!”罗胜村村民张大爷掰着手指数起身边的改变,“早上摘的茶,下午就能发出去,连城里人都夸新鲜!”
一件件包裹从山脚到山头的“最后一里路”,成了人大代表履职清单上的头等大事。今年以来,茶山街道人大工委把快递这件小事当成民生大事,持续推动“快递进村”,让大罗山四个山面村的村民第一次在家门口就能收寄快递,也为山里的茶叶等土特产插上了“飞出大山”的翅膀。
一、“下山取件”变“门口签收”
“每次路过徐岙山脚,看到快递堆在路边日晒雨淋,心里颇不是滋味。”区人大代表管洪光表示,彼时大罗山的公交、网络、自来水等基础设施均已完善,但罗胜、罗山、京山、新民四个面山村一直不通快递,村民想取件得坐半小时公交往返近三公里的山路,“年轻人还能将就,老年人腿脚不好,只能托人代取,一等就是两三天。”
管洪光代表深入村居进行“敲门问需”,挨家挨户记录痛点:有老人因为取件难干脆放弃网购;有茶农因为物流慢错过最佳销售期;还有村民反映快递破损、错拿成了“家常便饭”,总计共走访4个行政村32户村民,将23条村民诉求梳理成“山区快递服务需求清单”,为精准破题打下基础。
二、“三张清单”变“一张蓝图”
管洪光代表在分析群众对快递时效、服务质量等要求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要求在茶山街道大罗山南大线山面村实现快递直送达服务的建议》,提出“场地、政策、监管”三张清单:用村集体闲置房建设网点、给入驻快递企业租金补贴、联合市场监管部门监督包裹完好率。
建议上报后,瓯海邮政管理局第一时间响应,组织力量赴实地调研核实情况,并召集快递企业进行摸底,最终敲定“邮快合作”方案—依托镇级站点,在四个村设便民服务站,整合中通、韵达等多家主流快递,每天定时派送到村。
三、“村口站点”变“共富驿站”
如今,村口便民服务站成了最热闹的地方,快递车每日准时抵达,村民排队的间隙唠着家常:“昨天网上下的单,今天就到,比去镇上还快!”更让村民们高兴的是,村里的茶叶干如今“上午打包、下午发货”,销售额有了显著提高。
▲改造前
▲改造后
“以前怕茶叶积压不敢多采,现在快递就在村口,当天就能发走!”茶农李大哥笑着把刚炒好的茶叶封装进快递箱。眼下,村民们不仅收发快递更方便,更在一次次“门口签收”中,真切感受到“人民民主就是身边事有人管、盼的事能办成”。
来源:瓯海区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