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经典话剧《四世同堂》登陆湾区,艺术节注入深厚历史底蕴
创始人
2025-09-18 13:31:15
0

南都讯 记者李春花 通讯员姚惠作为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的重磅之作,中国国家话剧院经典话剧《四世同堂》将于 9 月 19-20 日登陆广州大剧院歌剧厅。这部承载着民族记忆的 “平民史诗”,将在岭南舞台再现老舍笔下抗战时期北平小羊圈胡同的悲欢离合。

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四世同堂》导演田沁鑫,将携主演段奕宏、邢佳栋多维参与艺术节,以舞台演出、艺术讲堂、主创见面会三重形式,解锁经典改编的艺术密码,为大湾区文化交流注入深厚历史底蕴与美学力量。

一部镌刻抗战记忆的 “民族精神史诗”

从文学经典到舞台传奇

《四世同堂》不仅是老舍先生自认为 “最长,也可能最好” 的作品,更被文学界评为 “20 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其文学厚度、艺术价值与思想深度,深刻超越《茶馆》《骆驼祥子》等经典,成为 “值得每一代中国人阅读的文学经典,值得每一个中国人珍藏的民族记忆”。小说以 1937 年卢沟桥事变为背景,透过北平小羊圈胡同祁家、冠家、钱家三户人家的命运沉浮,既刻画了普通民众在乱世中的挣扎与坚守,更凝聚着中华民族在苦难中不屈的精神底色。

自 2010 年首演以来,这部话剧便以“活的北平浮世绘” 姿态惊艳舞台:田沁鑫以“新现实主义”手法,将半个多世纪前的小羊圈胡同完整“搬”上舞台,院落、胡同与室内场景交织互动,民国服饰、老北京民俗的细节还原,构建出沉浸式的历史现场。截至目前,该剧已巡演70余座城市,演出近 400 场,吸引 30 余万观众,更斩获文华奖、金狮奖、梅花奖等多项国家级大奖 — 它早已不是一部单纯的舞台作品,而是跨越地域、穿透时光的 “民族记忆载体”,让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观众,都能从中触摸到民族精神的共通内核。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的特殊节点,这部作品的舞台呈现更具历史分量。

值得一提的是,9 月 18 日“九一八事变”纪念日当天,广州大剧院还联合中国国家话剧院《四世同堂》剧组、中山大学博物馆(校史馆),共同举办纪念反法西斯胜利 80 周年主题党日活动。活动将以“艺术 + 文物”的双重维度解读抗战记忆:《四世同堂》以舞台艺术再现沦陷区民众的抗争精神,中山大学博物馆(校史馆)策划的《废墟中的广州 抗战中的中大》专题展览,则通过二十余件日记、相册、战争实物及四百余张历史照片,还原日军轰炸广州的惨烈瞬间,以及中大师生在战火中播迁校址、守护中华文脉的文艺抗战历程。

真实文物与舞台艺术的碰撞,将从北平到广州、从个体命运到集体记忆,多维度凸显抗战胜利的伟大意义,让“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主题在大湾区落地生根。

田沁鑫亮相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

从舞台实践到艺术思考

在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期间,田沁鑫将以“创作者”“研究者”“分享者”三重身份,为大湾区带来深度文化滋养。作为艺术节核心活动之一,9 月 17-18 日集中举办的 4 场艺术讲堂聚焦全国舞台创作热点,而其中田沁鑫的两场分享,恰是传统与当代、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9月17日,她在广州大剧院实验剧场 “艺术生态与城市发展” 讲堂发表主旨演讲,为大湾区文艺创作与城市发展的双向赋能提供思路;9 月 18 日,她以《中国式演剧观漫谈》为题的讲座,从儒释道三家思想合流的文化根脉切入,梳理中国演剧从先秦优伶到清代京剧的流变,解读 “以歌舞演故事”“ 似是而非”的中国戏剧美学,为大湾区观众打开理解传统戏剧精神的窗口,为大湾区文化艺术节注入深厚的传统美学滋养;在艺术讲堂之外,9月19日,她更将与段奕宏、邢佳栋一同亮相《四世同堂》主创主演见面会,围绕经典改编、角色塑造、创作幕后等核心话题展开深度分享。

从解读文艺与城市的关系,到溯源中国戏剧美学,再到分享具体作品的创作幕后,田沁鑫的多维参与,本质上是一场 “传统文化当代转化” 的实践 —— 她以《四世同堂》为纽带,让老舍文字中的北平记忆与岭南文化碰撞,让中国传统演剧观与当代艺术生态对话,为大湾区文化艺术节注入 “守正创新” 的深层内涵。

从舞台上的北平往事,到讲堂中的艺术生态探讨,《四世同堂》既延续着老舍文字中“值得每一代中国人珍藏的民族记忆”,也成为大湾区文化交流中连接传统与当代、北方与南方的精神纽带。无论是走进剧场感受舞台魅力,还是参与讲堂聆听艺术思考,或是奔赴见面会与名家面对面,观众都将在这场 “经典之旅” 中,触摸民族记忆的温度,见证传统文化在当代的鲜活生命力 —— 这既是《四世同堂》的魅力,更是大湾区文化艺术节 “让经典活起来、让文化传下去” 的深层意义。

导演的话

将85万字的原著压缩成两三万字的话剧剧本,一开始对我来说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剧组所有主创和诸多演员的帮助下,老舍先生的这部长篇小说,才得以立体地呈现在中国国家话剧院的舞台上。

从2010年10月30日在台北首演至今,已经演出了15个年头,还将继续演下去。这是一部平民史诗,里面有旧派北京人、新派北京人、正派北京人和城市平民,通过《四世同堂》,可以看到他们琳琅地活在民国北平,一直坚持到八年抗战的结束。

剧组和老舍先生的这部同名小说结下了好缘分,我这个北京人充满了感激。

我爱北京,爱看《四世同堂》,爱为《四世同堂》努力的所有演职人员和参与者、亲历者,更爱一直陪伴我们走到今天的观众。

—田沁鑫

获奖记录

获现代戏剧谷壹戏剧大赏 2011年度戏剧大奖

获2011国家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 优秀剧目奖(第一名)

2012全国戏剧文化奖 话剧金狮奖 剧目奖

入选2010-2011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资助剧目

获2010-2011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

获 第十四届文华奖"文华优秀剧目奖"(2013年)《四世同堂》 获 优秀剧目奖(第一名)

获2011国家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

图:主办方提供

(注:图为过往演出剧照,实际演出阵容以现场为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苏... 在北宋的历史长河中,苏轼以其多才多艺的才华占据了文坛的一席之地。他不仅擅长诗词、书法、绘画,且以独特...
原创 盘... 隋炀帝杨广是隋朝的第二任皇帝,在中国历史上颇具争议。虽然他的治理方式激起了百姓的不满,最终导致了隋朝...
原创 看... 《长安的荔枝》终于迎来了结局,而这场围绕着荔枝转运的故事,所有人几乎都成了输家。结局虽然揭开了谜底,...
王欢:摸着日本过河? 头图由豆包生成 今年初去香港,跟上一次去隔了很多年,回来就有朋友问我香港有啥变化。怎么说呢,中环高楼...
原创 将... 在清朝康熙年间,许多汉族将领在平定三藩之乱时立下赫赫战功,其中尤以“河西四汉将”最为显赫。这些将领在...
图书推介 |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航空光学成像新技术》 作者:徐正平 ... [等] 索书号:TP75/X211/2302-2 馆...
原创 刘...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的长河中,英雄的身影总是如这波涛汹涌的浪花般,来去匆匆。虽然普通人...
原创 上... 李治时期的才女、武则天时期的女丞相、李显时代的昭容,上官婉儿的一生可谓风云变幻、精彩纷呈。她不仅是深...
原创 隋... 一、从萧美娘到裴翠云 《隋唐演义》虽然也属于典型的“江湖”故事,但它与其他传统“江湖”有着显著的不...
原创 在... “千古一帝”,这是对于秦始皇的一个简洁而有力的称谓,许多人因此对这位气势磅礴的皇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