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我们怎么看待以色列,但它成长道路上有一个道理是很明确的:尊严和地位是靠打出来的。
我讲这个,不是为了鼓吹战争,不是为了鼓吹穷兵黩武,真正懂得战争的人不会盲目使用武力,而是在适当的条件下,确立适当的目标,选择适当的时机,采用适当的武力,并战而胜之。
当年以色列能成功,就是做到了这一点。
他们不给英国殖民者丢炸弹,苏联不会支持它建国。当年以色列要是不敢打第二次中东战争,法国不会跟它有蜜月期。要是没有第三次中东战争,就不会有美以特殊关系。
也恰恰就是美国人把它惯坏了。
当年以色列是真有生存危机,那些阿拉伯国家是真要它的命,打不赢就重新流浪去吧。
列强最多表达一下廉价的同情,然后该干嘛干嘛。我不可能为了你去得罪掌控石油资源的阿拉伯世界。
但美国不一样,美国不仅仅在军事上支持以色列打赢对周边的战争,更是在外交上使以色列摆脱生存危机。
一个转折点是1976年,埃及总统萨达特废除《埃苏友好合作条约》,禁止苏联军舰使用亚历山大港,转而倒向美国。
1979年3月,埃、以缔结和平和约。1980年两国建交。
以色列的生存危机基本就不存在了。然后它还在国际社会上炒作各种反犹主义议题,弄得西方精英人人自危,生怕哪天一句话讲不对,被扣“反犹分子”的帽子。
然后一堆犹太人拿着双重国籍润到国外,一碰到谁袭击以色列,他们就在网上嘲笑:让你们还呆在那里不出国,你看我在国外多开心,你们这群傻X。
但老一辈以色列人不是这个体验,对于他们来讲,血淋淋的教训就在眼前。
要是输了,就只能流亡,一旦失去了祖国,摆在自己面前就两条路:要么放弃自己民族属性,接受流亡所在国的同化,要么接受被歧视被迫害的命运。
所以过去犹太人能打,不是因为什么他们是天龙人,而是至简至朴的道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大到一个民族,小到一个人,一旦失去外部压力,失去忧患意识,堕落起来是很快的,一代人的功夫。
上一代还是天兵天将,下一代就是一堆废柴。这种例子历史上不是太多了吗?
1991年打海湾战争,2003年打伊拉克战争的时候,美帝真是一副天兵天将的样子,为什么呢?苏联逼出来的呀。现在你在看看他们。
以色列也一样。就一代人的功夫。
大清王朝也是清准战争的时候,它还是能打的,到乾隆末期呢?
以色列这个国家虽然没什么道德,但当年以色列高超的斗争艺术,和它敢于主动出击,寻求变化的积极策略,这是值得我们严肃对待的。
当年以色列的斗争艺术不是凭空掉下来的,它之所以能打,之所以能通过把打赢战争转化为外交成果,能通过外交成果进一步打赢战争。这种能力,完全是被逼出来的。
因为他们太清楚输掉战争,失去祖国,自己将迎来什么样的命运。
要么放弃自己民族性,被迫同化,要么被歧视被迫害。甚至你想选第一条道路都没用,当年德国犹太人大量改宗路德教,不照样被人开刀?
所以当年开犹太复国主义大会,一帮人在讨论犹太民族性在哪里,卡巴拉主义如何如何。雅博廷斯基讲,你们讨论这些东西有什么用?赶紧搞军事训练去!对于犹太人来讲,无论你讨论什么哲学问题,都不如练习怎么开枪有用!
然而,今天的犹太人体会不到他们爷爷那辈人的危机意识,体会不到祖国对于他们来讲有多么重要。因为今天没有哪个西方列强会像当年那样去压迫犹太人,他们也逐渐体会不到祖国安危对于自己来讲何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