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帮主带你鉴赏之书画篇
创始人
2025-09-18 04:38:35
0

当宣纸泛黄的肌理间,墨色仍透着千年未散的清润;当绢本斑驳的纹路里,笔触还藏着古人挥毫的意气—— 中国书画,这门以笔墨为骨、意境为魂的艺术,早已超越了 “纸上风景” 的范畴,成为承载文化血脉与文人精神的传世瑰宝。在古玩收藏的长河中,书画始终占据着 “雅中之首” 的地位,一卷古画、几行残帖,都可能藏着跨越时空的对话。今天,就让我们一同展开这轴 “笔墨春秋”,读懂书画里的乾坤与风骨。

书画同源

中国书画向来“同源”,皆以毛笔为工具,以笔墨为核心,在宣纸与绢帛上书写着东方美学的密码。从先秦的甲骨文、金文,到魏晋的风骨,再到宋元的意韵,书画艺术的演变,恰是一部浓缩的文人精神史。

魏晋风度是书画艺术的第一个高峰。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笔势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二十多个 “之” 字各有姿态,既见法度,又显性情 —— 那是魏晋文人 “越名教而任自然” 的精神写照。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则开创了 “高古游丝描”,线条如春蚕吐丝,连绵婉转,将曹植与洛神的相遇绘得如梦似幻,“迁想妙得” 的创作理念,至今仍是书画鉴赏的核心要义。

宋元气象则将书画推向“写意” 的巅峰。宋代山水画讲究 “格物致知”,郭熙的《早春图》

以 “三远法”(高远、深远、平远)构景,山石用 “卷云皴”,树木作 “蟹爪枝”,将早春的生机藏于笔墨浓淡之间;元代文人画则 “以书入画”,赵孟頫提出 “书画本来同”,他的《秀石疏林图》

以书法中的 “飞白” 写石,以 “篆隶” 笔意绘树,笔墨间满是 “逸气”。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

更是用七年时间 “经营位置”,墨色从浓到淡层层晕染,将富春江的烟雨朦胧化作纸上的永恒,被后世称为 “画中《兰亭》”。

明清风骨则在继承中求变。明代董其昌提出“南北宗论”,推崇南宗文人画的 “平淡天真”,他的书法兼融晋唐,画作《秋兴八景图》

以简淡笔墨写江南秋色,开创了 “松江派” 的清雅之风;清代 “扬州八怪” 则打破传统桎梏,郑板桥的 “墨竹” 以 “乱中见整” 的笔法,借竹抒怀,“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的题画诗,让书画成为文人议政的载体。

鉴赏要诀

鉴赏古书画,如同与古人对话,需从笔墨细节入手,渐入意境深处,方能触摸到作品的灵魂。

笔法是书画的“骨架”。书法中的 “中锋”“侧锋”,绘画中的 “皴、擦、点、染”,都藏着作者的功力与性情。比如王羲之的 “内擫” 笔法,笔画内敛含蓄;颜真卿的 “外拓” 笔法,笔力雄健开张,一看便知是盛唐气象。绘画中,范宽的 “雨点皴” 如刀劈斧凿,尽显山石的坚硬;倪瓒的 “折带皴” 轻盈简淡,暗合其 “逸笔草草” 的心境。伪作往往在笔法上露怯,或僵硬刻板,或刻意模仿却失却神韵。

墨法是书画的“气韵”。“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的运用,能让单一的墨色生出万千变化。米芾的 “米点山水” 以卧笔横点,墨色浓淡交错,如江南烟雨氤氲;王蒙的《青卞隐居图》用 “解索皴” 层层积墨,山石苍润厚重,仿佛能透出湿润的水汽。古画的墨色历经岁月,会形成自然的 “包浆”,墨光沉静不燥,而仿品的墨色往往浮于纸表,缺乏沉淀感。

构图是书画的“格局”。宋代院体画讲究 “全景式构图”,如《千里江山图》将千山万水纳入一卷,层次分明;元代文人画则偏爱 “边角构图”,倪瓒的画作常以 “一河两岸” 取景,留白极简,却暗含 “逸气”。书法的章法同样重要,王羲之《兰亭序》的行气贯通,字与字、行与行之间顾盼呼应,如 “星罗棋布”;怀素《自叙帖》的狂草则打破常规,笔走龙蛇,一气呵成,堪称 “纸上舞蹈”。

题跋与印章是书画的“佐证”。古书画多有后人题跋,或评鉴,或记事,如苏轼为王维《蓝田烟雨图》题跋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既添文采,又增价值。印章则分 “作者印”“收藏印”“鉴赏印”,从宋代的 “宣和七玺” 到清代的 “乾隆御览之宝”,印章的真伪、年代、钤印位置,都是断代的重要依据。若一件古画的印章与作者时代不符,或钤印混乱,便可能是赝品。

收藏与养护

古书画是“纸寿千年,绢寿八百” 的娇贵之物,收藏与养护需格外用心,方能让笔墨的生命跨越更久远的时光。

辨伪存真是收藏的第一道关。除了前文提到的笔法、墨法等,还需结合作品的流传史(如著录于《石渠宝笈》的宫廷藏品更可信)、材质(宋代多用熟宣,明代多用生宣,绢本的经纬密度也随时代变化)、装裱(古画装裱风格具有时代特征,如宋代“宣和装” 典雅庄重)综合判断。对于新手而言,可从研究名家风格入手,多看博物馆真品,培养 “眼缘”,切不可仅凭 “名气” 或 “故事” 冲动收藏。

环境养护是延长书画寿命的关键。书画最怕潮湿、高温、强光与虫蛀,存放时需置于干燥通风处,温度控制在 15-25℃,相对湿度 50%-60% 为宜。可将书画放入锦盒,内垫宣纸防潮,避免直接接触化学药品或塑料制品。展示时要避免阳光直射,每次展开时间不宜过长,防止纸张疲劳。

修复装裱需请专业匠人。古书画若出现霉变、虫蛀、撕裂等损伤,切不可自行处理,应找有经验的修复师用传统技法修复。装裱时要选用优质宣纸、绫绢和糨糊,遵循“修旧如旧” 原则,既要加固作品,又不破坏原有的笔墨韵味 —— 好的修复,能让残破的古画 “起死回生”,重现昔日光彩。

结语:笔墨之外,是文化的传承

当我们站在一幅古画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那山是范宽的雄奇,是倪瓒的孤寂;那水是米芾的烟雨,是黄公望的从容。书画的魅力,从来不止于笔墨技巧,更在于它承载的文人风骨、时代精神与文化记忆。

在快节奏的当下,收藏古书画,也是在收藏一份“慢下来” 的心境。当指尖拂过泛黄的宣纸,当目光追随古人的笔触,我们仿佛能听见千年前的风声,看见案头的墨香 —— 这,或许就是书画艺术穿越时空的力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美联储降息日,主要资产震荡,美... 当地时间9月17日周三,美联储公布利率决议,如期降息25个基点,承认劳动力市场放缓。 美股震荡后涨跌...
一部“红色企业”的传记,重印了... 人民网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刘颖颖)企业史著作《红色华润》第一版于2010年出版,在随后的时间里,...
直播预告 | 看绚丽多彩的明清... 9月20日(周六),围绕“明清瓷器展”展览,辽宁省博物馆将继续和广大观众一起“云”赏展览。本周六10...
70年前,他花5根金条买了一瓷... 中国瓷器是中华文明传承千年的艺术瑰宝,不仅在国内广受推崇,更令世界各国收藏家为之倾倒。在英语中,Ch...
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天桥支行推出“... 作为分行服务中轴线的特色网点,工行北京天桥支行依托独特的地理位置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将金融服务与天...
CIE-Alevel艺术Fin... CIE剑桥考试局8月公布了今年A-Level的考试成绩结果! 文蓝艺术学员Chen同学选择了 Fin...
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首届“长城... 9月15日,“中华情 长城魂——乌拉特前旗首届长城文化艺术活动月”启动仪式在小佘太镇举行。巴彦淖尔市...
把崇祯换成朱元璋,明朝还会灭亡... 文|云初 编辑|云初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