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八年,顺治帝年满十四岁,已达册立皇后的年龄。与其他秀女不同,顺治帝的皇后不需要经过答应、贵人等诸多繁杂的封赏程序,而是一进宫就能够直接成为权力中心的六宫之主,掌管中宫。顺治帝的第一位皇后,便是湘妹子所说的静妃,博尔济吉特氏。
博尔济吉特氏,即静妃,乃是蒙古科尔沁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的女儿,同时也是孝庄皇太后的侄女。因应政治利益的考量,孝庄皇太后与摄政王多尔衮决定立博尔济吉特氏为皇后,既可增强双方的亲属关系,又能巩固家族的权势。同时,这位皇后的诞生背景也有助于促进清朝与蒙古族的关系,进一步巩固北部边疆的稳定。因此,在政治上,她的入宫意义深远。
顺治八年,清朝入关后首次的册立皇后典礼盛大举行。当天,皇帝特意派出满汉各两位大学士,引领着装饰华美的龙旌凤辇,伴随数百名内务府的宫女与侍卫,共同迎接新皇后的入宫。这场庄严的典礼结束后,顺治帝还向天下颁布了诏书,正式宣告朝廷的正宫娘娘已经选定。
古语云:“姑舅亲,辈辈亲,打断骨头连着筋。”顺治帝与博尔济吉特氏的结合本应是亲上加亲的关系,理应和睦相处,然而事情并非如此。顺治帝对这位蒙古美丽的姑娘感情淡薄,至迟到婚期都一再拖延,最终只是出于无奈才成婚,且两人的思想、兴趣与生活习惯几乎毫无交集。
尽管博尔济吉特氏身体强壮,顺治帝却与她无后可言,可见其后宫生活的冷清。两年过后,顺治帝突然下令废除皇后,首先便请大学士冯铨如实上奏前朝废后之事,以寻求废后的依据。随后,他以“皇后无能”为由,宣布将她降为静妃,理由是“未经同意”。
刚开始,大臣们试图竭力阻止这一决定,但随后顺治帝严惩了反对者,并冷静地表明:“已奏明太后,将皇后废除,改居侧室。”大臣们这时才明白,皇后早已在顺治帝与太后密议之下被打入冷宫,表面上的讨论不过是走个形式。就这样,博尔济吉特氏被废除,降为静妃,彻底失去后宫荣宠。
被降职后的静妃,境迁可想而知,但在正史中,她却仿佛变成了一个透明人,毫无记录。从史书中不仅没有记载静妃究竟何时去世,甚至连她的坟墓都未曾留下。在孝陵大墓中,不见静妃的身影,反观孝东陵,除了孝惠章皇后之外,还有其他28位顺治帝的妃嫔。因此,经历了多个朝代后,关于静妃最终命运的真相仍旧扑朔迷离,成为了东陵历史上的一个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