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去世后,胡亥在赵高和李斯的支持下继承了皇位。胡亥登基后,施行严酷的统治政策,横征暴敛,导致百姓们苦不堪言,生活在极大的痛苦之中。在这种动荡不安的时局下,许多地方的豪杰纷纷举起反抗的旗帜,刘邦也趁机投身到反秦的浪潮中。当刘邦在沛县起兵后,周边的贫苦百姓纷纷响应他的号召,加入到反抗秦朝的队伍中。在萧何等智囊的协助下,刘邦数次战胜秦军,并成功攻下了数个县城。他将丰邑交给了雍齿把守,自己则带领军队继续向东进发。
丰邑对于刘邦而言,是他心中最为重要的根据地,因为他的父母和妻子都居住在那里。因此,他把丰邑托付给雍齿,实际上是将自己的生死存亡全部寄托在对方的手中。尽管雍齿与刘邦同为乡里人,但他的出身背景却远比刘邦显赫,《史记》里记载他出身豪门。因此,雍齿心中掩藏着对刘邦的不满,认为自己的出身和能力比刘邦更高,不甘心当其手下。他趁着刘邦在前线与秦军激战之际,果断带着手下归降了魏国。
雍齿的背叛可谓阴狠毒辣,正当刘邦与敌军奋战之时,他选择在这个关键时刻插刀,让刘邦陷入困境,并将刘邦的父母和妻子递交给魏国处理。所幸魏国与刘邦并没有仇恨,因此刘邦的家人得以免于厄运。当刘邦得知雍齿背叛的消息后,怒火中烧,立刻率领军队折返攻击雍齿。然而,雍齿果然实力不凡,先后两次击败了刘邦,使得他陷入困境,颜面尽失。最终,刘邦向项梁借来了重兵,才终于拿下了丰邑。
刘邦怀着满腔怒火,迫切想要捉拿雍齿以报复,然而雍齿却善于抓住时机,在敌军攻入城中混乱之际成功逃脱。此后,雍齿先后投靠了魏国和赵国,最终又跟随项羽。在垓下之战之后,雍齿又一次被刘邦招揽回到手下。尽管刘邦本想将雍齿斩于剑下,但在萧何等人的劝说下,因考虑到安抚人心的问题,最终放过了他。随着西汉的建立,刘邦开始分封功臣,但在为大约二十个人封爵后便陷入了难以继续的尴尬局面,众将领因为争功而纷纷闹事,座次一时之间难以排定。有些人因迟迟未能得到封赏而心生不满,刘邦对此非常忧虑。在这个关键时刻,张良提出将雍齿封为侯的建议。
这一建议令刘邦感到非常不满,他反驳道:“雍齿与我有着旧怨,曾多次让我蒙受羞辱,我不杀他已经是很大的情分,怎么能再封他为侯呢?”张良却淡定回应:“正因大家都明白您与雍齿之间的恩怨,如果此时封雍齿为侯,他们自然会相信自己也能获得封赏。”听了张良的话,刘邦顿时领悟了其中的深意,于是亲自封雍齿为什邡侯,并设下盛宴款待他。众人听闻这一消息后,不由纷纷说道:“连雍齿都被封为侯,那么我们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就这样,那位曾让刘邦心存恨意的雍齿不仅没有被处死,反而在张良的巧妙劝说下获得了封号,这个结果恐怕连雍齿自己也始料未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