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关羽,几乎每个人都很熟悉他。早在刘备起义征讨黄巾贼时,关羽便与张飞结义,三人自涿郡起兵,逐步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面。关羽为刘备立下赫赫战功,然而他在最初的岁月里,一直保持着谦逊低调的态度,心中唯一挂念的,只有刘备这位“刘大哥”。
为了虚名与同僚产生隔阂
当刘备面临困境时,三兄弟的队伍被曹操的兵力打散,关羽为了保护刘备的妻子们,毅然决然决定放下个人的尊严,选择下山投降。当时,他与曹操达成约定,“降汉不降曹”,并承诺依旧忠诚于汉室。后来,关羽得知刘备的行踪后,千里迢迢地带着两位嫂子追寻刘备的足迹,继续为刘备效忠。
刘备对这位二弟的信任不言而喻。在征讨西川的战役中,刘备决定将荆州这个军事重镇交给关羽驻守,整个后方的安全都交托给了他。可是,关羽驻守荆州期间,似乎逐渐不安分了,甚至数次尝试挑拨刘备部下之间的关系。
关羽挑战马超
在刘备进攻张松时,马超投降了刘备。关羽得知此事后,竟然想放弃荆州的职务,前往西川与马超较量一番。诸葛亮得知后,深感震惊,急忙写信劝阻关羽。他不仅在信中赞扬关羽,还耐心劝说,这才让关羽暂时安定下来。
然而,关羽依旧没有完全安分。当刘备称帝并封五虎上将时,他被授予了前将军的重要职务。然而,当传令的费诗来到荆州时,关羽竟用“大丈夫当不与老卒同列”来贬低黄忠,直接拒绝了刘备的封赏。
关羽与黄忠的对立
关羽提出的理由是:“翼德吾弟也;孟起世代名家;子龙久随吾兄,即吾弟也:位与吾相并,可也。黄忠何等人,敢与吾同列?”这番话让人不禁疑惑,黄忠听到后会作何感想。两人在战场上曾携手并肩,共同为蜀汉立下赫赫战功,为什么在荣誉分配时,关羽却如此看不起黄忠呢?
黄忠为蜀汉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尤其是在刘备攻占汉中时,黄忠斩杀了曹魏大将夏侯渊,帮助刘备稳固了汉中的战果。两人在长沙之战时还因不愿互相对立而避免交锋,为什么关羽要在此时挑起不必要的争执呢?事实上,这一切的背后,或许正是关羽内心对刘备的巨大不满。
关羽的不甘与心结
关羽是个读书人,深谙《春秋》之义,义气深重。正因为如此,他誓死追随刘备,是因为他坚信刘备代表了汉室的正统,致力于恢复汉室江山。然而,在诸葛亮成为军师后,刘备的志向从最初的“匡扶汉室”逐渐变成了争夺地盘的雄图大业,这令关羽心中十分不悦。
他曾与刘备有着相同的抱负,誓言“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但如今,刘备这个曾经理想的英雄,渐渐变成了他所看不起的“枭雄”。关羽不甘心,心中始终难以接受刘备改变初心,也因此他希望通过与马超一决高下,提醒刘备保持当年的志向。
关羽拒绝封赏的背后
至于关羽贬低黄忠,主要是因为他拒绝接受刘备的封赏。他不愿承认刘备是“汉中王”,因此,他在出征时,仍然高悬“汉寿亭侯”的旗号,表现出一份与刘备争夺的态度。在关羽心中,他不愿看到刘备的雄心已经消退,他希望通过孤军北伐来激励刘备重新振作,但此时的刘备已不再追求扩张,只想着稳固基业。最终,关羽孤军奋战,未能得到应有的支援,最终在北伐途中惨败,英雄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