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历史悠久,古时被称为“上党”“潞州”,在殷商时期为黎国的一部分,属于冀州。到了春秋时期,该地区是潞子婴儿国的领土,随后并入了晋国。在战国时期,长治归属韩国。周显王二十一年(前348年),韩国在此设立了上党郡,后来该郡又转向赵国。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时,秦朝完成了对六国的统一,随后施行了郡县制,将全国划分为三十六个郡,其中就包括上党郡。
现如今的长治市,是山西省的一座地级市,位于山西东南部,恰好处于晋、冀、豫三省的交界处。整个城市坐落于太行山与太岳山环抱的上党盆地中。东面是雄伟的太行山,与河北和河南两省接壤,西边依傍着高大的太岳山,与临汾市相邻。南边则与晋城市相互毗连,北侧与晋中市交界,行政区域划分为4个区和8个县,总面积达到13955平方千米。
长治的历史积淀非常深厚,“长治”一名源自潞安府的府治所在县,得名于明嘉靖八年(1529年),寓意“长治久安”,表达了对安定与繁荣的向往。早在周显王二十一年(前348年),韩国就在此设立了上党郡,而到了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秦朝统一六国后将其纳入三十六郡之一。城市的中心区域仍完整地保存着古上党郡署的遗址,其中最为显著的是上党门和规模最大的潞安府城隍庙,它的中轴线长达408米。长治是省级副中心城市,也是晋东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同时被称为全国文明城市(虽已被取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以及中国特色魅力城市,此外,它还是中国曲艺名城、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2019年,长治再度荣登“中国城市品牌评价(地级市)百强榜”之中。2022年1月,它顺利入围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名单,并且在同年6月7日,与北京市建立了正式的对口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