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雅事 | 欧阳修与河北正定的唐代陶云德政碑
创始人
2025-09-09 09:04:45
0

金石契

欧阳修《集古录跋尾》手稿之一 现藏台北故宫

欧阳修《集古录跋尾》卷五载:

唐陶云德政碑,永淳三年。

右唐申州录事张义感撰。云字大举,河南伊阙人也。高宗时为恒州刺史。碑永淳三年立,予为河北转运使,至真定府,见碑仆在府门外,半埋地中。命工掘出,立于庑下。字为行书,笔迹流利。而不著书者姓名,惜哉!

欧阳修其人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自称六一居士,北宋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作为文坛领袖,他倡导古文运动,推崇“文以载道”,一扫宋初浮华文风。他的文章从容含蓄,诗歌雄健洒脱,词作清丽婉约,史学成就斐然,主持编修《新唐书》《新五代史》。在金石学领域,他更是开创先河,编纂千卷《集古录》,考订碑刻、追溯历史,被后世奉为金石学奠基人。

欧阳修《集古录跋尾》手稿之二 现藏台北故宫

《集古录跋尾》与护碑往事

《集古录跋尾》是欧阳修研究金石碑刻的手稿笔记,完成于嘉祐八年(1063年),现存四页真迹收藏于台北故宫。手稿纵长27.2厘米,横宽171.2厘米,行书笔锋凌厉,神采飞扬。

庆历年间,欧阳修任河北转运使时,在真定府(今河北正定)偶然发现《陶云德政碑》倒伏于府衙门外,半截埋入土中。他当即命人掘土起碑,重新竖立于廊檐之下。碑文虽未记载书写者姓名,但其行书刚健俊逸,令欧阳修深感惋惜,遂将此事写入《集古录》跋文。此举不仅是保护文物,更体现了他“收集遗存、考证真伪”的治学精神,让这些金石铭文免遭历史尘埃掩埋。

欧阳修《集古录跋尾》手稿之三 现藏台北故宫

陶云德政碑考析

此碑立于唐永淳三年(公元684年),碑主陶云,字大举,河南伊阙人(一说江南当涂县横山人),唐高宗时期任恒州刺史,因政绩卓著而立此碑。碑文由申州录事张义感撰写,但书法作者失传。欧阳修称赞其“笔力雄健秀美”,行书如江河蜿蜒,起笔收锋间尽显唐代书法气度。字体结构疏朗大气,运笔轻重分明,虽非名家手笔,却贯通一气,堪称初唐行书典范。

欧阳修《集古录跋尾》手稿之四 现藏台北故宫

何为德政碑

德政碑是古代为表彰官员功绩、铭记其德行的制度。唐代须经朝廷批准方可立碑,内容多记述官员鼓励农耕、推行教化、廉洁奉公等事迹,旨在树立典范。但中晚唐时期,此类碑逐渐沦为藩镇收买民心的工具,虚美之辞泛滥。白居易曾讽刺:“碑文不记实事,只堆空话”,不过像陶云碑这般如实记录政绩、不事夸饰者,仍保留了古时立碑的初衷,绝非应景之作。

结语

欧阳修保护此碑,不仅是珍视其书法艺术,更欲借石刻印证历史。陶云碑虽残损,但每一字都折射出唐代吏治得失与书法演变。德政碑制度,起初是为劝勉良政,后世却渐失本真。然而其千年延续,恰恰印证民心所向,终究在于“道义”而非“形式”。正如欧阳修所言:“金石虽坚,终有损毁之日”,唯有立德者方能不朽——这既是金石研究的真谛,也是陶云德政碑的价值所在。

往期

精彩

  • 宝典在手 创作无忧
  • 启功先生的金石生活之碑拓题封
  • 历史上首次!一百多人共同研究题跋一块古砖
  • 施蛰存|金石、文物、考古的各自含义
  • 匠心妙运 千秋典型——近佛阁藏古印精赏
  • 王双强 | 文化自信之金石传拓摭谈
  • 吴昌硕的古砖收藏
  • 数量之多,造诣之高,被埋地下近两千年,它们的出土震惊了整个艺术
  • 认竹材、识扇面——怀袖雅物
  • 汉人审美 好到难以想象
  • 一座消失的王城竟藏着神秘图案!
  • 他家的窗花贴了五十年,揭下来后居然能在上海换一套三居室
  • 神秘殷墟!沉睡了三千年的文明密码

金石契主编张振国(棠村)简介:

张振国:原籍河北正定,字定庵、亦庵、冀山,,斋号二渠堂、寂照轩。雅好金石书画,近年来主要从事金石学的传播与研究。师从海上童衍方先生。原为人民日报社《人民文摘》杂志艺术部主任,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高研班导师,现为《非常艺术》杂志主编,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香港国际青年艺术家协会艺术顾问,金石契微信公众平台联合创始人。2016年元月举办《净土石华——秋碧堂藏古代佛教石刻拓片展》;2017年3月举办《净心守志——张振国丁酉青州书法展》。2017年8月于潍坊举办《净心守志——张振国书法金石题跋展》。2021年5月于北京宋庄北艺塘美术馆举办《一见永见——吴立忠、杨皓、张新、张振国书法展》,2021年6月于沈阳举办《颂党弘艺 翰墨缘深——王荐、张振国书法艺术展》,2021年10月于北京砚山画馆举办《楮墨风华——张振国拓片题跋展》,2023年10月于北京华亚艺术基金会举办《注心一境——张葆冬、张振国、马龙拓片题跋展》,2023年11月于台湾高雄明宗书法艺术馆举办《怀抱观古今——洪传骅、张振国双个展》。2025年4月于北京宋庄北艺塘美术馆举办《羽仪稽古——张振国凤凰画像拓本题跋展》,现居北京。

金石契执行主编马龙简介:

马龙:河南洛阳人,2004年结业于长春师范大学书法系,当代书画篆刻家,评论家、撰稿人。马龙现为《非常艺术》杂志、《金石契》杂志执行主编,金石契微信公众平台联合创始人。马龙有20万字美术理论及美术评论散见于各专业类刊物。现攻读长春师范大学书法硕士研究生。

金石契执行副主编张子越简介:

90年代生人,喜金石书画,本科结业于河北美术学院书法专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三... 三国时期,涌现了大量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对于这些人物,大多数有着清晰的结局,比如明确的去世年份等。然...
原创 北... 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是中国历史上大三国分裂时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那段时间,除了宋朝,还有辽朝和金朝作...
外国史-美国 1、独立战争以前 (1)1607年5月24日,到达詹姆士河岸的105名英国人,在北美洲搭建起第1个殖...
第九届墨韵少年国际水墨艺术大赛... 中新网伦敦9月9日电 (记者 欧阳开宇)2025朱家角国际艺术季暨第九届墨韵少年国际水墨艺术大赛获奖...
原创 “... “清汉女”是否可以算作汉服? 近年来,汉服的蓬勃发展引发了广泛关注,标志着一种对传统文化和审美自信...
原创 文... 前言 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一位心系家国命运的汉子,究竟为何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会选择向敌人妥协? ...
街亭那么重要,为什么诸葛亮不用... 街亭之战发生在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期间,诸葛亮任用马谡担任前锋驻守街亭,而姜维当时还是曹魏天...
原创 1... 16世纪是欧洲历史上极为关键的一个时代,常被视为欧洲的“新纪元”。这个时期,不仅政治和经济发生了巨大...
舞剧《龟兹》参演第二十四届中国... 中新网上海9月9日电 (记者 王笈)承载丝路记忆的“龟兹”将与当代舞剧如何“相遇”?记者9日从发布会...
原创 曹... 在《三国演义》第60回中,有一位蜀国人物名叫章丘玉,他展示了川中地图,但曹操对此表现出了傲慢与不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