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汉文帝目送周勃离殿尽显恭敬,退朝后突然有人说:丞相大祸临头了
创始人
2025-09-09 09:03:38
0

汉文帝的登基绝非偶然,而是得到了众多支持和扶持。就他母家的背景而言,仅凭他自己显然无法登上帝位。刘恒最初担任代王,后来在吕后事件之后,凭借运气,他从刘邦剩下的两个儿子中脱颖而出,成功成为了帝王。

其中,陈平和周勃的拥立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也为汉文帝后来的尊敬打下了基础。然而,随着汉文帝的权力逐渐稳固,这些曾经的支持者真的能够永远得到他的尊重吗?显然不太可能,毕竟汉文帝并非易于对付的角色。

正如周勃,作为丞相,他可能已经面临着即将降临的灾难。那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刘恒一开始能有登基的机会看似极为渺茫。他的母亲曾是他人的妾室,并且还是被刘邦俘虏的人,这样的出身早已注定他与帝位无缘。实际上,吕后儿子刘盈继位的事情也一度成为现实,但权力却始终掌握在吕后手中。这一背景因素,反而给了刘恒一线机会。

事实上,刘邦共有八个儿子,只有刘盈是吕后的亲生子,而其余的儿子,对于吕后来说,都是威胁。在这些兄弟中,刘恒的威胁相对较小。因此,吕后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只能对刘邦其他儿子进行打压。最后,刘恒成为了那个幸存下来的人。

刘恒的出身与其他皇子相比相当低微。在地位上,能够担任代王,实则是众多大臣推荐的结果。在后宫的日子里,刘恒常常感到孤独和小心谨慎,生怕惹上麻烦,甚至觉得母亲也无法保护他。因此,刘恒在吕后的眼里,可能仅仅是个不引人注目的小角色。谁能料到,在吕后失势后,刘恒会在历史上打下如此深远的烙印。

更令人惊讶的是,刘恒不仅在治理国家上大有作为,甚至连周勃都未曾料到,他会被刘恒“治”掉。

当汉文帝登基时,朝廷出现了稳定繁荣的局面,这无疑展现了刘恒的治国才能。在迎接刘恒进京的过程中,周勃也对他的表现感到震惊。虽然吕后的势力已消散,周勃和其他支持者的意图刘恒并不完全能猜透,毕竟许多皇子已经丧命,突如其来的进京无疑让刘恒更加警觉。

刘恒处处小心,甚至为自己的安全忧虑不已,他不断派手下打探消息,甚至动用了他的舅舅薄昭。他的每一步行动,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并确认安全的。如果有什么异常,他随时做好应对的准备。

好在周勃等人是真心支持刘恒的,且他们看到刘恒宽厚待人,也因此给予了他真正的支持。即便在刘恒登基后,他的警惕心并未减弱,但对于朝中的大臣,刘恒擅长通过加官进爵、赏赐等手段,拉拢他们的心。

然而,周勃的经历却充满了不测。他在刘邦时代是个资深人物,凭借着骁勇的战斗力和为汉朝立下的赫赫战功,一步步晋升。在楚汉战争中,周勃多次立下赫赫战功,不仅攻破敌军,还亲自追击项羽,屡次为汉朝统一大业立下不朽功勋。

但在吕后执政的时期,周勃的作为似乎出现了懈怠,直到政权危机四伏时,他才与陈平一起策划推翻吕后的大计。汉文帝即位后,周勃被重用,成为丞相。刘恒对他十分尊敬,甚至有传言称刘恒亲自送别他。然而,这种高位和尊敬背后,周勃逐渐感到不安。

周勃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已经不如从前,身边有人开始提醒他可能会面临“大难”,而他也未曾忽视这一警告。然而,他的功绩依然为他提供了一定的保障。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勃开始想着功成身退,于是他辞去了丞相之职。然而,周勃的功成身退并未如他所愿,尤其是在陈平去世后,汉文帝对他仍然有所需求,周勃最终再次被召回丞相之职。

然而,周勃的处境却并未因此得到好转。刘恒将周勃安排到封地上,这一决定引起了周勃的强烈警惕。他常常披上铠甲,保持高度戒备,时刻担心自己的安危。这一反常行为引发了人们的怀疑,甚至传出了他谋反的消息。汉文帝得知后,自然不能容忍周勃的异动,最终周勃被软禁,并在动用了不少人脉后,勉强保住了性命。

周勃的从高位跌入低谷,正是汉文帝手中权力逐渐稳固的体现。虽然周勃曾是刘恒的支持者,但随着汉文帝逐渐掌握大权,任何有异心的大臣都可能成为被打压的对象。

在西汉时期,周勃的遭遇似乎是无法避免的。作为丞相,周勃的权力一度显赫,但随着汉文帝开始削弱丞相的权力,他的地位也逐渐下滑。毕竟,汉文帝必须巩固自己的权力,因此必然会采取措施压制周勃。再加上周勃曾帮助刘恒登上帝位,这也注定了他难以免于汉文帝的打压。

不仅是周勃,连他的儿子周亚夫也同样引起了汉文帝的关注。周亚夫在军营中的能力无人能及,立下赫赫战功,虽在汉景帝时依然受到重用,但随着他的势力增长,与汉景帝发生了分歧,最终被疏远。

当君臣关系出现裂痕时,周亚夫的命运便也变得不确定。尽管汉文帝和汉景帝看似心思透彻,他们父子二人依然成为了皇帝权威的威胁,这也让人对古代君臣关系的复杂性有了更深的理解。

总的来说,周勃的一生充满了辉煌与跌宕起伏,然而他依然未能逃脱皇帝对权力的忌惮。从周勃的命运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朝堂上权力越大,未必就越安全。在这个权谋纵横的世界里,即使功勋赫赫,依然难以避免被权力所制约的命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秦... 众所周知,秦始皇嬴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活跃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间。他先后征服了韩国、赵...
原创 历... 在我国的古代文献与经典典籍中,我们几乎无法找到“通古斯”这一词的相关记载。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历史...
原创 刘... 为了实现伟大的事业,往往需要他人的支持与合作。在古代,许多王侯和将领的成功往往依赖于皇帝的赏识和帮助...
原创 北... 北汉(951年~979年)是五代十国之一,也是十国中最短命的政权。其都城设在晋阳(即今山西省太原市)...
原创 被... 1958年 “大跃进” 运动中,全国掀起 “以钢为纲” 的全民炼钢热潮。老照片作为时代的视觉切片,记...
原创 1... 作为晚清时期的政治家与外交家,李鸿章的名字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极高的辨识度,他的贡献与争议并存,留下了诸...
原创 秦...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嬴政不仅开创了封建王朝的序幕,还因过度耗费国力,最终导致了帝国的衰亡。其...
寻觅时空间的观念!一场从画作到... 思想史,研究范围广泛,对人类历史上丰富的思想、文化、艺术等进行了整合和分析,为认识人类思想文明提供了...
大宋汉王赵元佐三十个孙子生平事... 编辑 | 趙英雄 赵元佐,字惟吉,原名德崇,生于966年,卒于1027年。作为宋太宗的长子和元德皇后...
原创 李... 前言 在即将面临死刑的秋天,一个死囚得到了一个令人意外的机会——皇帝允许他回家,要求他秋后按时前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