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周游列国,唯独被秦国拒之门外!可偏偏秦国统一了天下
创始人
2024-11-01 17:02:49
0

原标题:孔子周游列国,唯独被秦国拒之门外!可偏偏秦国统一了天下

治国需得有理论指导,这一点要追溯到春秋时期,当年百家争鸣的盛景恐怕只有在新文化运动之中才得以再现。

但空有学说还无济于事,须得有君主配合才行,而周游六国便成为街头巷尾的独特风景。但其实经过历史考验,道家的无为而治适用于王朝初期,单独的法家思想会葬送国家,以儒家为主、法家为辅方能统治华夏五千年。

不过在当时只要学说得到认可,便可以被一方奉为座上宾,宣扬学说。从后世的眼光来看,儒家学说确实是盛极一时,在多国都备受推崇,但秦国并非如此。

起码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为了杜绝儒家思想的传播,焚书坑儒。可偏偏是秦国将儒家思想隔绝在外,却得以统一六国,这一点不得不说过于巧合。

01

虽说“民能载舟、亦能覆舟”乃是魏征提出,但春秋各国君主也是知晓这个道理,自然该收拢民心,而孔子思想的核心便是“仁”,这于社稷来说是君王和百姓相互的安定。自然,孔子的身份便是打开各国大门的敲门砖,走到哪里都受到一定的优待。

不过,秦国并不这样想。在六国都对孔子礼遇有加的情况下,唯独在秦国孔子吃到了闭门羹,连一座城池都无法踏入,其中思想更是被弃如敝履。只有经过实践检验的知识才是真理,这一点没错,可受到多人推崇的未必不是真理,而孔子当初能够在百家中拔得头筹,自然可以肯定孔子学说在国内的效果,这样一来,秦国将孔子拒之门外便显得有些不合常理。

但若是放在大时代的背景之下,或许有着另外一番的见解。我们已然知晓历史的创造者转变成秦朝,秦朝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自然是有着各方面的原因,但不选择儒家学说也占了很大的一部分。

02

说到底,当时秦国和齐国是旗鼓相当,鹿死谁手也是出自其中一国。在国土面积以及军队实力相似的情况之下,两国在治国理念中选择的却是截然不同,齐国主张儒家学说,而秦国则是推崇法家思想,两者一“仁”一“武”,形成极大的反差。

学说并没有好坏之分,但是放在齐国和秦国中却有着不同的影响。当时战火纷飞,天下没有一刻的安宁,而将士多年征战沙场没有停歇的时间,身心自然俱疲,难免有所懈怠,稍有不慎秦国便会损失城池。在这种情况之下,法律的出现便可以约束众人,对君王的命令进行绝对的服从。

法律是用来律人的,而且其中奖惩分明,将士们自然不敢懈怠,在战场上也是拿出全部的看家本事,整体上秦朝的军队实力自然提升。至于选用儒家思想的齐国,虽然在人心上确实是做到了统一,但是仅仅是儒学思想教出来的士兵如何能与拿着刀棒的士兵相比较,力量自然是不敌。虽然人心齐,但是人心有时候在武力面前不堪一击。

03

而秦国在战乱时期的做法从日后也可以得到应证,中原乱世并不止一处,可有哪个国家在乱世之中推崇仁孝,军事才是硬条件,这自然是选择了法家思想。

至于儒家思想,一般都出现在王朝稳定之际,君王才用仁义治天下,同时辅助法治,两相结合之下是恩威并重,天下自然安定。

所以这百家争鸣,虽然各有所长,但运用到国家之际还是得结合时代背景,理论并无好坏,但是他可以决定一个国家的前途命运。纵使秦朝能够将六国尽收囊中,离不开几代君主的励精图治、离不开一系列政治家的变法,但是军事才是硬道理,这一点无法反驳。

另外一点,儒家思想说到底的出发点是百姓,孔子的多番理论亦是如此,这一点在当时于君主不利,何况就算是君主仁义,肉身也敌不过这长矛大刀。而法家思想的出发点就是帮助君主巩固自身的统治,出发点乃是君王。

一个历史事件其实有多重因素的加持,某些在历史上看似的巧合,其实仔细分析便可发现这其中蕴含着君主的智慧。我们后人也绝对不会相信,秦始皇选择法家思想治国只是一时冲动,必然经过多番的权衡利弊,考虑长远的发展方成就了后世的丰功伟绩。

所以孔子没能在秦国内游说,是因为秦始皇早早看穿了天下的旋律,军事才是硬道理,仁义之治并不适合当时的环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九... 1971年9月13日,震惊中外的九一三事件爆发,林彪元帅驾乘的三叉戟飞机,最终诡异坠毁在了蒙古温都尔...
原创 “... 古代起义的领导者,大都不是农民,为何我们还叫“农民起义” “农民起义”名字由何而来?三个理由为农民正...
原创 诸... 刘备临终前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因为刘备认为刘婵是扶不起的阿斗。然而诸葛亮去世后,刘禅却连杀3位重臣。...
原创 1... 1981年,随蒋介石叛逃台湾的首位女叛徒高调回国,中央安排其故友接待。没想到,故友的一句话让她无地自...
原创 对... 在东汉末年的时候,三国的时期也快要过去,这时候曹操已经死了,代替曹操是文帝曹丕,生前的时候,曹操就时...
李自成临终前痛哭流涕:如果当年... 李自成,曾经威震天下的农民起义领袖,而在他临终前竟痛哭流涕,发出悔恨的哀叹:“如果当年听吴三桂的话,...
嵇康故里:琴音悠扬的历史回响 嵇康,魏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思想家,以其超凡脱俗的人格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成为中国文化...
梁启超与未完成的《中国通史》 在梁启超一生庞大的著述计划中,撰写一部规制宏大的《中国通史》是其最为在意之事。他在致女儿令娴的信中,...
原创 川... 我死了之后,请把我和猴子埋在一起。 川岛芳子被判处死刑之后,曾经被军统关押了3年之久,这句话是她为数...
原创 病... 病关索杨雄只不过是蓟州押狱兼行刑刽子手,官不大,管的人也不多,为什么一个月有二十多天呆在单位不回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