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日军在独山被打的多憋屈?大佐被野猴打瞎眼睛,火柴盒装士兵骨灰
创始人
2025-09-08 23:03:27
0

1944年,衡阳沦陷的第二天,岛贯武治,时任日军第十一军的高级参谋,迫不及待地带病赶往衡阳。岛贯之所以如此焦急,是因为他对目前局势非常愤怒,且不容忽视的紧迫感促使他立即行动。当时,他强烈主张第十一军应趁胜追击,继续扩大战果,迫使驻守在衡阳和永州之间的王耀武部撤离,然后继续向永州进军。然而,中国派遣军的高层参谋天野正一却持不同看法。他认为,第十一军在衡阳之战中损失惨重,战斗力受到了极大削弱,因此现在并不适合再继续展开作战,反而应当立刻开始休整,等待来自本土的10万新兵补充完毕,再重新出击。同时,天野正一还认为,第十一军留在衡阳有助于防止盟军随时可能从中国东南沿海发起登陆,毕竟日军在马里亚纳群岛战役中遭遇了严重失败。

天野正一的观点,实际上也符合当时中国派遣军司令官畑俊六的策略。畑俊六不仅计划给第十一军和第23军提供更多的指挥协调,甚至打算新建一个方面军,以便更好地指挥这两支部队的行动。岛贯武治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刻心急如焚,他随即乘飞机飞往衡阳,与天野正一当面发生了激烈的争论,但这一争执并未带来实质性的结果。

第十一军参谋长中山贞武虽然公开支持岛贯武治的提议,但他并未直接表态,而是提议由横山勇担任新建第六方面军司令官。为何中山贞武这样提议?因为横山勇人如其名,性格冲动且极为激进,是日军中出了名的刺头。如果让他担任司令官,必然会立即带领部队向前推进,这实际上等同于间接支持岛贯武治的战略。然而,畑俊六对此早有预见,因此,当中山贞武提出这个建议后,他立刻否决了,改为任命冈村宁次为第六方面军司令官。畑俊六这样做的理由很明确:一方面,冈村宁次曾经担任过第十一军的司令官,对这支部队非常熟悉,指挥起来不需要太多磨合;另一方面,冈村宁次当时正担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接任第六方面军司令官更为得心应手,显然比横山勇要更为适合。

冈村宁次对畑俊六的决定完全赞同,因为他深知第十一军的内部状况。虽然这支部队的战斗力非常强,但部队中刺头众多,横山勇便是其中之一。冈村宁次回忆起自己担任第十一军司令官时的经历,有一次他没有及时发放嘉奖令,结果下属直接打电话到司令部质疑,这件事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冈村宁次早已打算,待他上任后,必须尽快将横山勇和岛贯武治调离。

然而,由于当时没有合适的人选可以替代横山勇,只得暂时将岛贯武治从第十一军高参的职务中调离。正是这一耽搁,横山勇却急于行动,在冈村宁次还未到达衡阳之前,便自作主张带着部队出发了。冈村宁次在得知此事后,愤怒不已,只能顺应局势,布置了攻打桂林和柳州的任务,其中,第十一军负责攻打桂林,第23军负责柳州。

在柳州的战斗中,第23军遭遇了张发奎部的顽强抵抗,激烈的战斗迅速陷入了胶着状态,日军难以取得进展。由于第23军的牵制,张发奎部的主力几乎全数投入了战斗,使得柳州城内的兵力变得空虚。横山勇发现这一情况后,擅自改变了作战计划,决定直接攻占柳州城。当冈村宁次得知此事后愤怒至极,因为按照他的原定计划,应该先攻占交通要塞宜山,然后再进攻柳州。然而,横山勇的任性让冈村宁次无可奈何,只能接受现实,让横山勇先攻占柳州,随后再攻宜山。

冈村宁次虽然心有不满,但他没想到横山勇居然胆敢违令,甚至当他命令第十一军不再深入宜山山区时,竟然发现横山勇已经命令第十一军的第3师团和第13师团冒险深入山区。此时,日军的补给线已经拉得很长,部队在山中缺乏足够的物资支持。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日军竟然在铁路上发现了一列装满中国棉军服的列车,便紧急换上了冬装,暂时解决了寒冷问题。

紧接着,日军开始寻找食物,并意外发现了山中的果园未被摘取的果实,以及山上丰盈的果树。士兵们纷纷摘取果实充饥,解决了眼前的食物问题。然而,最让日军头疼的是山路狭窄泥泞,秋雨过后更为难行。

不料,日军的食物来源竟然引来了山中野猴的愤怒。当日军行进到北牙时,遭遇了中国炮兵的猛烈轰炸,而野猴也趁机对日军发起攻击,从树上向他们扔石块。石块砸下如雨点般猛烈,一名大佐竟然被石块砸瞎了眼睛,狼狈不堪。

在金城江车站,日军再次获得了补给,随后开始向独山进军,准备攻占都匀。蒋介石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刻紧急调兵部署,准备迎敌。与此同时,第3师团看到第13师团率先接近都匀,担心功劳被抢,急忙进入大山,企图缩短与第13师团的距离,抢先占领都匀。

然而,日军的战略意图已经暴露,而中国军队早已严阵以待。尽管日军最终还是占领了独山,但他们在攻占过程中付出了沉重代价,战斗损失惨重。即便占领了独山,日军却没有立足之地,反而陷入了严重的补给困境。很快,日军不得不下令撤军,而第13师团在独山的损失让他们不得不紧急撤退。

与此同时,第3师团在大山中遭遇了更大的困难,他们几支部队因迷失方向与中国军队的接触断绝,误以为自己被歼灭,导致撤退进程更加混乱。正如人们所说的“上山容易下山难”,日军的撤退充满了狼狈。尽管他们来时气势汹汹,但撤退时却暴露了行踪,频频遭遇中国飞机的轰炸。此外,他们来时通过抢夺和掠夺补给,撤退时却因为补给线断裂,导致大量士兵在撤退途中丧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会泽邮政:十年坚守护航“红玛瑙... 金秋时节,走进会泽县娜姑镇的干海子,沉甸甸的“盐水”石榴挂满枝头,果皮泛着诱人的红晕,宛如一颗颗“红...
“草法双圣”真迹联展携“束筠市... 中秋国庆双节将至,求雨山文化名人纪念馆将打造一场“笔墨江湖”文化盛宴——9月19日至21日,“草法双...
教师节AI扎堆发“福利”,扫描... 教师节前后,各种服务老师的AI福利陆续上线。教学材料电子化是教师备案工作的重要组成。然而,面对堆积成...
袁野书法作品精选 袁 野 袁野,1971年生于江苏省沛县。画家、诗人、陶艺家、中国紫砂史研究学者,字大峰,号道一。现为...
欧洲区积分榜:英法西葡全胜形势... 北京时间9月10日,2026美加墨世界杯预选赛欧洲区的赛事暂告一段落,积分榜情况如下: 接下来各队...
原创 5... “长得好能当饭吃吗?” “在古代,长得好真的能当饭吃,气不气?” 现今,我们常听到“寒门再难出贵...
原创 朱... 前言 朱元璋的二十六个儿子中,英才辈出,然而在继承大明王朝的争夺战中,为什么朱标会如此突出,令众...
原创 两... 在影视作品中,我们时常能听到“九门提督”和“两江总督”这两个称谓。一直以来,许多人对这两个职位的权力...
原创 朱... 自古以来,帝王常常有一种不为人知的特质,那便是他们的厚颜无耻——不惜说谎并且能够让这些谎言被自己深信...
原创 大... 在古代,中国农民起义的原因多是因为生活所迫。以陈胜吴广为例,他们的反抗主要源于沉重的徭役负担。而在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