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三年,朱元璋派遣大军征讨蒙古,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为了讨好朱元璋,李文忠将俘获的元顺帝的孙子买的里八剌献上。与此同时,朝廷的大臣们纷纷上奏,要求将俘虏处死,用以祭奠在抗元战争中牺牲的士兵及百姓。然而,年仅八岁的买的里八剌异常聪慧,他毫不慌张,勇敢地对朱元璋说道:“你不必杀我,我能统一蒙古。”那么,朱元璋最终是否决定杀死这个小男孩呢?
在中国历史的漫长篇章中,元朝和明朝曾并存过一段时间。尽管明朝取代了元朝的地位,但元朝并没有在明朝建立后立刻灭亡。事实上,元朝在明朝建立后的七个月才彻底灭亡。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年号洪武,宣告了明朝的正式建立。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便开始积极筹备北伐,派遣大军进攻元朝的都城。最终,在1368年七月二十八日,徐达与常遇春率领的明军攻入了大都,即今天的北京。
元朝的末代皇帝元顺帝带领家族、朝廷残余官员以及败退的军队,逃往蒙古,标志着元朝的灭亡。从此,元朝与明朝的共存期画上了句号,明朝成为新的霸主,四方都俯首称臣。
然而,尽管元顺帝退守蒙古,他并不甘心放弃对中原的统治。在此后的岁月里,他暗中积蓄力量,利用蒙古“马背民族”的特点,不时对明朝边境发起袭击。明朝的边疆百姓因此常常遭受战乱之苦,“边境之祸,遂与明始终”正是指这种局面。
为了彻底消除蒙古的威胁,朱元璋发动了多次讨伐。1370年春,朱元璋调遣兵力分三路进攻内蒙古,计划一举击败元军。朱元璋任命徐达为大将军,带领部队从西安出发,直指定西;冯胜为右副将军,率军从居庸口进军应昌;李文忠则带领十一万大军,伺机而动,准备在敌人疲惫时发起致命一击。
根据《明史》记载,这次军事行动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三路大军配合默契,迅速击溃了蒙古军队,俘虏超过三万七千人,其中包括了元朝的王室成员、贵族及官员等重要人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元顺帝的亲孙子买的里八剌也被俘,成为战利品之一。
一个月后,李文忠为了讨好朱元璋,将这个8岁的小男孩亲自送到了朱元璋面前,作为一份特殊的礼物。朱元璋心中一直遗憾未能捉住元顺帝,而买的里八剌作为元顺帝的亲孙,便成为了朱元璋心头的一块“心病”,他决定利用这个机会为自己复仇。
在古代中国,献俘礼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仪式。当将军凯旋时,将所俘的敌人送到皇帝面前,作为彰显胜利的标志。这不仅是显示军事胜利,也是对敌方的羞辱手段。历史上,唐朝李世民也曾将敌人王世充献给李渊。
当买的里八剌被送到京师时,朝中的大臣纷纷上书,要求将其处死,作为祭品来祭奠那些在抗元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百姓与士兵。其中有一位姓于的将领,因父亲死于元军之手,几乎是哭着上书,请求朱元璋将买的里八剌杀掉,为父报仇。
然而,朱元璋没有同意大臣们的请求,反而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做法。他并没有羞辱买的里八剌,也没有杀他。朱元璋此举引起了众多大臣的疑惑。那么,朱元璋为什么会这么做呢?
原来,这个8岁的男孩对朱元璋而言,有着不同寻常的价值。朱元璋召见了买的里八剌,看着他低着头却毫不畏惧,心中感到赞许。朱元璋不禁问道:“你知道我朝中有人请求我杀你,你不害怕吗?”
买的里八剌抬头看着朱元璋,平静地回答道:“如果你杀了我,当然能满足某些人的愿望,但你也有另一个选择:放我一命,让我回到蒙古。等我长大后,我可以统一蒙古,和大明建立长久的友好关系,百姓也不会因为战争而流离失所。”虽然他才8岁,但却表现出超乎年龄的沉稳与远见。
朱元璋听了,不由得大笑:“你小小年纪却如此聪慧,真是令人惊叹!你说的很对,我希望能实现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这也是我一直期盼的目标。”朱元璋表示,他并不会听从那些大臣的意见,以侮辱买的里八剌来安抚百姓,因为他认为元朝的子民也是明朝的子民,应该得到同样的待遇。
于是,朱元璋决定给予买的里八剌极高的待遇,将其安置在宫中,提供食宿,并满足他的一切需求。洪武三年,朱元璋还特别赐给买的里八剌马羊猪三样祭品,允许他祭拜祖先。
为什么朱元璋没有立刻将买的里八剌送回蒙古,而是先安置在宫中,并给予如此丰厚的待遇呢?这是因为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祭祖是极为重要的礼仪。朱元璋通过这种方式,对买的里八剌表示了极大的尊重,同时也利用这一手段来温和地笼络买的里八剌的心。
朱元璋希望等时机成熟后,再将买的里八剌送回蒙古草原,保持两国的友好关系。这样做不仅有助于解决蒙古对边境的威胁,而且如果买的里八剌成功统一蒙古,将来还可以为大明所用。如果他未能履行承诺,至少也能获得蒙古贵族的感恩,甚至吸引更多元朝旧臣归顺。
四年后,买的里八剌长大成人,朱元璋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便封他为崇礼侯,将他正式送回蒙古草原。最终,买的里八剌成功统一蒙古,成为蒙古的可汗,并与大明保持友好关系。即使他的身份在历史上有所争议,但他一直保持对朱元璋的忠诚,遵守承诺,不曾反叛。
尽管买的里八剌最终被杀害,但在那时明朝已经稳固,蒙古的威胁相对较小。朱元璋不仅成功稳定了国家边疆,还通过与买的里八剌的合作确保了中原与蒙古的和平。这个故事也展现了朱元璋的智慧和仁爱之心。他不单纯追求权力,而是真正关心百姓的安危。
这个8岁的小男孩,凭借智慧与勇气,在危难时刻化解困境,最终为百姓带来了和平,展现出极大的潜力和智慧。他不仅仅是一个聪明的孩子,更是一个懂得感恩和信守承诺的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