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79年,南宋王朝危如累卵,宋军面临蒙古军队的来势汹汹,因张世杰的判断失误,错失了占据地形反击的机会,双方于崖山展开激战,史称“崖山海战”。
这一战最终以宋军惨败告终,兵败之际,陆秀夫身负年仅八岁的宋少帝赵昺投海殉国,皇帝和丞相共同殉国之后,十万军民相继以同样的方式,用自己的生命送大宋王朝最后一程。
崖山海战不仅使得宋朝灭亡,也使得中国在历史上第一次完全被外族所统治,此前虽然也有外族建立政权,但终究并未统一天下,只是属于地方割据,然而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却是完全统一了天下。
惊天地泣鬼神的崖山海战
崖山海战是蒙宋战争的收官战,在此前双方的多次战事中,宋朝败多胜少,元军兵临临安城下,五岁的宋恭帝被吓得哭泣不安,满朝文武也皆数面如死灰。
为了保护城内百姓不受屠戮,宋恭帝在群臣的带领下出城投降,从此刻开始,南宋朝廷就已经名存实亡。
另一边,抗元名将张世杰与陆秀夫等人为了延续赵宋国祚,拥立宋恭宗庶子赵罡为帝,这便是宋端宗,张世杰被委任为宋军大将,带领残余的宋军势力继续和元军对抗。
话虽如此,但此时的大宋王朝在不断的失利中,已经全然没有了心性,再加之国都沦陷,使得宋朝几乎丧失了所有主动权,这种大势已去的局面,别说张世杰一人,就算是岳飞再世,恐怕也只是回天乏术。
而且元军在听闻张世杰等人拥立新帝后,便发动大军追击,在元军的不断追击下,张世杰等人带着小皇帝一路南逃,期间遭遇风暴导致宋端宗落水患病,不久后便去世,张世杰等人又拥立赵昺为帝,是为宋少帝。
宋军一路南下,直到南陲的崖山方才停下,原本张世杰计划在此处建立营地,以此为根据地和远在江西一带的文天祥合力抗元,但不久后文天祥因孤立无援被元军俘获,宋军只有张世杰所带领的这一支继续抗起抗元的大旗。
文天祥被俘后,面对元军酷刑加身,毫无任何惧色,他以一腔报国热血,在汗青之上留下了自己的一片丹心,最后以顶天立地的汉人英雄姿态英勇就义。
另一边,张世杰的处境同样惊险万分,元军已经将崖山重重包围,企图将残余的宋军一网打尽。
该如何破局?有将领提出建议,认为应该占据海口的地形,确保西面不被元军掌控,就算不能取胜也可以保留生存的希望。
然而张世杰并未采纳这个建议,相反他认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唯有背水一战,输则身死国破,赢则希望留存。
故此,张世杰下令将士烧毁岸上的营地和建筑,将全部军民和宋少帝转移到船上,让宋少帝所在的“龙船”位居中央,随后将所有的船只连接在一起,组成了一座水上城寨。
张世杰此举是破釜沉舟,亲手断掉了十万军民的后路,如此一来,宋军要么杀出一条血路,要么尽数以身殉国,无论如何,十万军民的壮举都将镌刻于史册之上。
蒙古人的大军开到后,占据了所有的海口,宋军彻底孤立无援,被围困于海上,进退维谷。
因宋军战船连在一起,故此元军效仿赤壁之战使用火攻,眼看火势即将蔓延到所有船只,张世杰下令让将士把所有船只全部涂上淤泥,而后高立“龙船”之上,手挥大旗,用尽所有的力气高呼:杀敌寇,斩敌首,众将岂忘岳武穆之言乎?!
火势的蔓延被淤泥所挡,方才使得军民免遭葬身火海,但不少士兵在给船只涂上淤泥时,不幸被烧伤,即便全身衣物尽数被烧毁,他们也从未退缩。这一刻,他们早已将自身的生死置之度外,在他们的背后,不仅仅是十万军民,更有普天之下的黎民百姓。
虽然堪堪抵御住了火攻,但因补给被切断,士兵们体能严重不足,纷纷患病倒下,再加上长久的围困,已经让部分将士出现了心理障碍,如此下去,宋军注定会不攻自溃。
所以对于此时的宋军来说,他们需要的是一个能够与元军决一死战的机会,无论生死,总归是对当下局面的一个破局。
他们没有等待多久,十余日后,元军见宋军将士已经身心俱疲,趁机发动了最后的总攻。
伴随着号角和战鼓的雷响,数百艘战船疾驰而出,朝着宋军开去,张世杰站在船舷之上,望着敌寇战船,布满血丝的眼中尽是悲伤之色,他已经知道此战的结果,却依旧高声大喊:众将士!今日就算是死,也要死的有尊严!
或许是受到鼓舞,宋军战船高歌猛进,竟接连攻破数艘战船,然终究因力竭和疲惫而败退,元军借机一连攻破十余艘宋军战船,本就身心俱疲的宋军顿时溃不成军,眼看元军就要朝着宋少帝所在的舰船进攻,张世杰决定带着宋少帝突围。
在几艘精兵船只的掩护下,张世杰带着幼帝试图突围,但是面对元军的重重包围圈,张世杰的突围注定无果。
这艘龙船之上,除了张世杰和宋少帝外,还有丞相陆秀夫和其他大臣,回想起当年金人南下,掳走徽钦二帝的屈辱,以及不久前宋恭帝耻辱出降的画面,为了不受元军侮辱,陆秀夫毅然决定,带着幼帝以身殉国。
想到这里,陆秀夫恭恭敬敬地向宋少帝行了大礼,随后声泪俱下而又坚定的说:臣不忍陛下被敌寇所辱,今唯有一死!
言毕不等宋少帝答复,便背起幼帝高呼:今日吾与帝虽死,但汉人之魂不灭!在朝着都城的方向看了最后一眼后,陆秀夫身负幼帝决然一跃而下,不多时便消失于看不到边际的深海中。
君王殉国,十余万宋军将士壮怀激烈,抱着以身殉国的决心,纷纷跳入海中,用万千性命相送赵氏王朝最后一程。
翌日,海面浮尸十万,密密麻麻的尸体将海面完全封堵,连阳光都无法透过,陆秀夫的尸体被一些当地百姓找到,予以厚葬,而宋少帝赵昺的尸体初被元军寻得,后不知所踪,相传是被当地百姓埋葬,然事实究竟如何无人知晓。
崖山一战,宋军覆灭,赵氏王朝就此宣告灭亡,此后天下尽数被蒙人所占,然十万汉军将士壮烈殉国的玉石俱焚,是南宋汉人王朝最后的尊严,也是一个民族抵御外族侵略的悲歌绝唱。
崖山海战产生的影响
崖山海战中宋军的落败,使得中国数千年的汉人统治中断,此战带来的影响太过深远,首先在军事上,使得好不容易发展成熟的水军体系,一朝被打回起点。
其次在经济上,因为蒙古人当朝统治,汉人失去了大部分的土地,被蒙古人用来放牧,使得农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而文化上的损失则更为惨重。
蒙古人从攻宋开始,就不断屠杀和抢掠,众多的文化经典和艺术品也被尽数破坏,例如蒙古人在攻占长沙后,岳麓书院的数百名书生全部战死,书院中的文化经典皆被毁坏,对汉人文明造成了重创。
总体来说,崖山海战是一场关乎汉人文明延续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重要战役,它所带来的影响,即使是时隔百年也无法消除,最重要的是,这对汉人的文明以及传承造成了前所未有的重创,甚至几百年都未能重新振作。
结语
崖山海战距今已有七百余年,虽然汉军将士在战中落败,但是他们在绝境中壮烈殉国,展现出的民族气节却从未消散,华夏数千年的文明,正是因为有这些忠贞志士的一代代传承,方才绵延至今,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