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在指责严嵩是个大坏蛋时,却没琢磨过为啥严嵩能变成个对国家百姓都有害的坏人。
有了别人没有的一技之长,一个人的用处就显现了。严嵩能在朝廷里掌权二十多年,关键不在于他这个人有多牛,而是他对他的上司,嘉靖皇帝来说,作用很大。
接下来,咱们聊聊严嵩究竟有啥真本事。
【一、严嵩的时代,并不是一个好时代。】
严嵩当官最忙的时候,就是嘉靖皇帝在位的那些年。那时候,对当官的来说,可不是个容易干事的年头。
嘉靖帝原本只是个藩王,后来坐上了皇位。但他从小到大,一直过着养尊处优的日子,压根儿不懂老百姓的苦楚。等他当了皇帝,还是没能看清自己,居然一心想着长生不老,沉迷于那些修仙的歪门邪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欢做的事情,嘉靖皇上呢,他就想成仙。他要真去追求那修仙之道,倒也没啥。但重点是,嘉靖皇上除了对修仙感兴趣,还特别享受当皇帝的感觉,他对权力的把控欲望特别强烈。
对大臣们而言,更糟糕的是,嘉靖皇上没啥治国的大智慧,也不懂得怎么管理国家。他治理国家全靠个人喜好,大臣们要是敢提点不同看法,立马就会受到他的打压。
在嘉靖帝掌权那会儿,当官的想在朝廷里站稳脚跟,就得各显神通,想办法给自己找出路。
严嵩能捞到好处,全靠嘉靖皇帝这个不太明智的君王。他之所以能往上爬,说到底,还是因为有嘉靖这样的糊涂领导给他机会。
【二、严嵩有他人无法取代的价值。】
不管嘉靖皇上多么昏庸无度,在那个时候的封建社会里,他手握绝对大权。所以,想要巴结他的人,那是一个接一个,络绎不绝。
严嵩在二十多年里,深得嘉靖皇帝的信赖和重用,这背后肯定有他的独到之处。
严嵩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他擅长的两个方面:
一是严嵩相当有能耐。
严嵩那会儿特别有才华,基本上没人能赶得上他。特别是他给嘉靖皇上写的那些道教用的青词,简直是绝了,没人写得比他好。
嘉靖帝热衷于修道求仙,这事儿得靠大量青词来助兴。内阁里头的活儿,一大半就是琢磨怎么写好这些青词。严嵩这人特别有才,他写的青词,那叫一个大气,又不失细腻柔情,嘉靖帝看了是满心欢喜,特别赏识。
说到严嵩的才智,就连跟他有深仇大恨、因为他父亲被杀而结怨的明朝大史学家、文人王世贞,都对他赞不绝口。王世贞觉得,严嵩就像那孔雀,虽说身上带着毒,但羽毛的华丽是盖不住的。
那时候,想要得到嘉靖皇帝的欢心,最关键的就是写好青词。不少官员为了争名夺利,都拼命写青词,竞争那叫一个白热化。而严嵩却能脱颖而出,得到嘉靖皇帝的赏识,这说明他确实有两把刷子,别人根本比不上。
二是严嵩很会耍手腕,擅长讨好别人。
光用青词来巴结嘉靖皇帝,那可真是不够看的。你还得嘴巴甜,会来事儿,行动上也得靠谱。
严嵩这人有一套,他把讨好人的本事发挥得淋漓尽致,但嘉靖皇帝却不觉反感。这就是他的能耐。
严嵩的讨好手段,说白了就是一心一意对嘉靖皇帝忠心耿耿。
简单说一个例子:严嵩自从当上礼部侍郎,一直到他掌管内阁的二十年时光,他一直对嘉靖皇帝忠心耿耿,说啥是啥。为了方便随时为嘉靖皇帝办事,他甚至把家搬到了皇帝宫殿旁边。每次轮到他值班,他就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待着,时刻准备着皇帝召唤。
一个好的领导,不光得指望手下人能干好活,还得让他们对自己忠心。严嵩能保持这么多年都让手下忠心,这可不是谁都能轻易做到的。
严嵩有两把刷子,一是文笔出众,二是擅长讨好人,这样的本事,历史上能有几个人比得上?不过,咱们在探究严嵩的做官手段时,可千万别去学他那套坏心眼。做人嘛,平平淡淡也行,但绝不能干那些坑害国家和百姓的勾当,你们说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