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与李建成兄弟之间矛盾激化到极点的产物,李世民以雷霆手段除掉了自己的竞争对手,坐上了皇位。很多人以为,这次手足相残,是李世民被李建成逼到绝境,为了自保而发起的,但实际上,其背后的主要推手是看似人畜无害、实则腹黑心机的李渊。
李渊占据长安之后,便命令李建成与李世民带兵分别向东、西两个方向进攻,并赋予双方同等的权力,避免任何一家独大。可万万没想到,李世民在对战陇右薛举的时候,被打败了。李渊只得将东线李建成的部队调往西线救援,原本平衡的格局一下子被打破。陇右平定之后,李世民的势力开始膨胀。
李渊本想亡羊补牢,便将李建成调往前线,希望他能立下军功,在军中树立威望,与李世民相抗衡。可李建成能力有限,迟迟无法消灭对面之敌。无奈之下,李渊又只好换上李世民,将李建成调回长安协助自己处理朝政。
其实,李渊心中的继承人一直都是李建成,但李建成在军事上的能力实在太平庸,完全不能与李世民相提并论,所以只能让他在政务上多出力,以获得朝臣们的认可。应该说这个方法是有一定作用的,李建成确实培养起了自己的班底,但与李世民比起来,仍旧相形见绌。
李世民在接连平定王世充、窦建德等割据政权后,名声传遍国内,可能有人不知道李建成,但一定知道李世民。另外,李世民还笼络了一大批能人贤才,文有长孙无忌、房玄龄,武有尉迟敬德、苏定方等。这让李建成很忌惮,李渊同样也心惊胆战,害怕李世民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于是便开始打压他。
李世民请求带兵去平定江南,李渊坚决不同意,并解除他的兵权,给了他一个闲职,明显是想架空他。没过多久,窦建德的老部下刘黑闼反叛,迅速攻占了河北大部分地区。李世民请战,李渊不允,改派另外一位大将出战,结果被打得大败,刘黑闼军心大振,准备南下河南。李渊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只好将兵权重新交还给李世民,让他去对战刘黑闼。
后来,突厥犯边,李世民想去前线抗敌,李渊没有同意,而是改派李元吉去北边作战,并将李世民的旧部交给他统辖。这李元吉是个庸才,占尽了优势,却打了败仗,致使李家的龙兴之地晋阳,也就是现在的山西太原陷落。李渊勃然大怒,狠狠责罚了李元吉,同时又让李世民去收拾烂摊子。
此战让李世民的地位进一步提升,李渊为了限制他,居然将他身边的武将调到边关,将文臣遣往地方。李世民一下子成了孤家寡人,无人可依仗,如同砧板上的一块肥肉。为了防止李建成对自己不利,他决定先下手为强,玄武门之变由此爆发。此次兄弟阋墙,表面上是李建成能力不足,导致了强弱不均的局面,实际上是李渊对李世民的打压,让后者感觉到了危机,所以不得不选择了铤而走险。
都说帝王家是最无情的,那些看起来表面亲密的兄弟姐妹,其实暗地里都在勾心斗角,亲情在他们眼里一文不值,只有利益才是最重要的。李世民在沾染了兄弟的鲜血之后,应该也后悔过,所以他为了避免类似的情况再出现,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就将仁爱作为重点考察项目,最终选择了九儿子李治接替皇位。李治也确实没有伤害自己的兄弟姐妹,对待他们非常宽容,这算是中国古代历史中帝王家为数不多的温情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