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64年前中国如何划定海界?毛主席:12海里,美国过线也照打不误
创始人
2025-09-03 03:02:26
0

海洋问题成忧思

1954年春天,新中国一扫旧社会千疮百孔的面貌,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气息。在那一片祥和的氛围中,毛主席也开始思考一些新的问题。

那年四月,在几位部长同志的陪同下,毛主席来到秦皇岛视察。

对毛主席来说,秦皇岛是个很特殊地方,他在此留下了不少绝句,那篇《浪淘沙·北戴河》更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名篇。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渔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1950年从苏联回来的时候,毛主席曾在山海关有过短暂的停留,不过那时候的天下第一关满目破败、百废待兴,而今又来到这里,毛主席把视察的第一站就定在了山海关。

重峦叠嶂,绵延不绝,毛主席登高望远,极目远眺。他望着威远城遗址,给大家讲吴三桂投降清朝的故事;他俯视山海关全城,叮嘱一定要发展生产,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离开山海关后,毛主席来到长城的起点“老龙头”。他问身边的工作人员:“老龙头在哪?”

战争毁坏了城楼,炸毁了城墙,如今的“老龙头”只剩下了一个土丘。工作人员指了指前面的土坡,回答毛主席说:“主席,这便是老龙头。”

老龙头上杂草丛生,里面躺着一门旧炮,那是八国联军占领山海关之后留下来的。毛主席有些感慨地说:“现在中国人民再不受外国的欺辱了。”

老龙头的尽头便是大海,望着广袤的大海,毛主席陷入了沉思,他好像突然想到了什么事情。

突然,他扭过头,有些兴奋地问山海关区区长柴洪山:“你是一区区长,都管什么呀?”

“什么都管。”柴洪山回答说。

“那大海管吗?”

“当然管。”

“都管不行啊,还有公海呢。”毛主席风趣地说,

“我们是要把大海管起来,不过现在做不到,这是个长远的目标。”

“不过现在做不到,这是个长远的目标...”虽然毛主席语气轻松,但其中未免有些失落。新中国已经成立,我们刚打赢朝鲜战争,也有了自己的海军,虽说不强,但保家卫国定然不成问题,毛主席为何还是如此担心呢?

因为我们还没有划定自己的领海。

列强设置有讲究

敌从海上来,中国的百年屈辱就是从海洋开始的。

在我国近代史上,先后发生过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海战、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大大小小的战役,每一次,我们现在所歌颂、仰仗的海洋,都成了列强侵略的跳板。

虽说清王朝在洋务运动之后,也仿照西方建立了自己的海军,拥有庞大枪炮的陆军,但无论海陆对战,还是海上交战,清政府无一例外都以惨败告终,中国的半殖民半封建程度也一步步加深,这一切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清政府贪污腐败、碌碌无能必然是其中原因之一,但毛主席在翻阅中国近代史的过程中也发现:

帝国主义列强的军舰总是在中国的海域长驱直入、横冲直撞,把中国沿海当成航道、把中国江河当成内海,而清朝的舰队不是在海边转悠,就是在港湾内停留。

帝国主义侵华,每次都把坚船利炮直接开到我国家门口,然后坐地起价,清军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焉能不败?想到这里,毛主席立马敏锐地意识到:领海有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领海?

早在中世纪,意大利法学家阿佐和巴托拉斯就主张任何国家都对沿海一定范围内的海域拥有权力,16世纪荷兰法学家真提利斯进一步主张沿海海域是毗连海岸所属国家的领土的延续,不过对于领海范围,各国却有不同的观点。

17世纪法学家J·洛森尼乌斯在1其652年出版的《海上法》一书中,主张国家管辖的海域的宽度应为“两日航程”的距离。所以,在16-17世纪的许多条约和法令中规定:国家管辖的海域应达到“视力所及的地平线”。

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1566年,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颁布法令,规定“任何船只都不能进入我们的海岸、海湾或河流,即从我们的土地上看见的界限以内,以伺机破坏我们或我们的盟国的船只。”

这便是著名的“视野说”,一般距离为14海里。

后来随着军事工业的发展,海洋大国对外殖民掠夺的加剧,“射程说”也就是领海在大炮射程范围之内开始兴起。

17世纪荷兰国际法学家H·格劳秀斯主张:“如果在一部分海面航行的人能被在岸上的人所强迫,那么这一部分海面就是属于这一块土地的。”换言之,国家管辖的海域范围取决于它的有效控制。另一荷兰法学家宾克斯胡克也提出:

武器力量终止之处即陆上权力终止之处

不过因为大炮射程不断扩大,各国莫衷一是,在领海问题上争论不休,射程说没有得到广泛支持,不过它却很快登上了历史舞台。

1756年5月15日,英国向法国宣战,长达七年的英法战争正式爆发。

那是法国历史上又一屈辱岁月,七年战争,最后以《巴黎和约》的签订结束,法国被迫将整个加拿大割让给英国,并宣布从整个印度撤出,只保留5个市镇,英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海外殖民地霸主,也就此开始迈向日不落帝国传奇,当然,这场战争还有一个焦点,就是三公里领海共识。

1791年,刚刚独立不久的美国对英法战争发表的声明中指出:美国将在海岸三海里内保持中立,法国在1795年与突尼斯签署的条约中也确认了这一点。1879年英国政府颁布《领海管辖法》,宣布三海里为自己的领海范围,随后强大起来的德国、日本也纷纷加入“三海里领海”这一阵营。

至于为什么选择距离更短的三海里,原因很简单,一切都是为了殖民掠夺的需要,给自己的侵略披上一层合法的外衣。

虽然对殖民者来说,领海范围多大都无所谓,他们怎样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坚船利炮打开别国大门,但那毕竟是侵略行径,为人不齿。现在好了,如果每个国家都遵守“三海里”这一规定,他们的坚船利炮就可以在海洋上恣意横行,光明正大地进入别国领海而不受限制,如果像以前一样,遵照14海里,甚至更长,那他们的活动范围势必更小。

也就是说,看起来“三海里”领海范围的规定让殖民者的领海面积变小了,但却会无限刺激他们的侵略野心,给世界带来更加深重的灾难。

那中国呢?

清朝软弱,也缺乏海权观念,纵有超过32600千米的海岸线,但始终熟视无睹,不敢提出自己的主张。

为迎合历史潮流,国民党政府倒是在在1931年宣布了自己的领海范围:三海里。但对于当时积贫积弱的中国来说,一切都形同虚设。外国军舰不仅能在中国沿海自由游曳,顺着长江水道一路长驱直入,也能尽情地在沿岸通商,以武力镇压当地反抗势力,更不必说国民党政府卖国求荣、依附美国、、对美国人听之任之的可耻行径。

而最叫人气愤的是,即便在新中国成立后,美国还公然派军舰干涉我国内政,滋事挑衅,阻碍人民军队解放台湾,阻挠我中华民族统一大业。这种屈辱,站起来的中国人民怎么受得了?

想到这里,毛主席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要终结中华民族有海无防的历史,就必须从领海范围的界定开始。

“建国后连自己国家的“宅基院墙”都搞不清,外国军舰开到家门口来耀武扬威,我们拿不出明确的法律依据,何谈保卫领海主权!”

他当即拨通了周恩来的电话:“领海问题至关重要,由外交部请国际海洋法的专家一起来研究一下领海的问题。”

主席拍板十二里

1958年6月2日,周恩来偕同外交部部长助理乔冠华和著名法学家、曾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中国检察官首席顾问、参与审判日本甲级战犯的中国法官倪徵来到北戴河毛主席住所。

倪徴先是详细介绍了领海的地位、作用和划分方法以及世界各国采取的领海制度。随后说,在1930年召开的第一次国际法编纂会议上,到会的40个国家中,有33个国家提出了各自不同的主张,其中,美、英、日等12个国家坚持3海里的领海宽度,而主张大于3海里领海宽度的则有21个国家,由于各执一词,所以历史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统一的领海宽度。

“首先要解决领海宽度问题。”周恩来在旁边插了一句。

“是啊”,毛主席点了支烟,然后问倪徵:“为什么各国采取的领海宽度相差甚远呢?”

倪徵答道:

“发达国家之所以主张3海里,意在近距离侵略他国海域,掠夺他国海洋资源,而发展中国家主张大于3海里,是想保护自己的领海主权和国土安全。鉴于我国目前情况,必须限制军事大国在我国领海、领空范围内的活动,设立12海里的领海宽度比较适合。”

毛主席仔细听完,抬起头,有些不解地问道:“领海宽了,对商船航行有影响吗?”

“不会”,倪徴侃侃而谈:“国际海洋法规定,商船正常的商业活动是可以无害通过领海的。”

“哦”,毛主席心领神会,点了点头,他指着地图上的渤海问倪徴:“如果定12海里领海宽度,那渤海里面还有公海吗?”

倪徴思索了一会:“渤海中最宽的老铁山水道也不足24海里,如果要是定12海里领海宽度,那渤海就成了中国的内海,我国享有完全主权。”

毛主席非常满意,站起身来,微笑着说:

“这样看来,为了国家安全和繁荣,我们应该有个较宽的领海。”

8月23日,毛主席下令炮击金门,向全世界宣告中国的领海主权。9月1号,他又就领海问题在北戴河组织了一场专门会议,与会的有周恩来、刘少奇、彭德怀、黄克诚和总参作战部部长雷英夫以及著名法学家刘泽荣、周鲠生等。可以看出,这次会议的级别高出不少,毛主席叫这么多人来,是要来拿主意的。

那段时间,毛主席查询了英美国家关于领海的史料,知道了他们设立三海里领海的问题和由来,对于中国的领海问题,他坚定地认为我国应采取12海里的领海宽度,他问雷英夫说:“我们岸炮的有效射程是多远?”

“12海里以上。”雷英夫回答得很干脆。

毛主席又问刘泽荣和周鲠生:“我想把我国领海宽度定在12海里,如何?”

两位法学家对视了一眼,面露难色。他们先对各种国际法、特别是《海牙协议》作了一番说明,然后引经据典,说还是沿用民国时期颁布过的3海里领海宽度为宜。

他们的理由是:如果我国贸然宣布领海宽度12海里,恐怕会引起国际争端,尤其是美、英两国,肯定会出来反对,弄不好会打仗。

毛主席沉思片刻,高声道:

“《海牙协议》又不是圣旨,美、英也不是霸王,我们的领海线还是扩宽一点为好。从各方面判断,仗一时半会还打不起来。我们不愿打,帝国主义就那么想打?我看未必。真要打,我们也不怕,在朝鲜已经较量过,也不过如此嘛。”

“把领海范围扩大一点,我们打炮也名正言顺嘛。”

看着众人都望着自己,毛主席当即拍板:“就定12海里。”

毛主席这么做,自然有他的考虑。苏联建国后,就直接把自己的领海宽度设为12海里,后来的印尼、印度等国家也都持有这个态度。我们把领海宽度定为12海里,除了当时向苏联靠拢外,也是从自身实力和利益的最好出发。

“好,就定12海里。”

1958年9月4日,人民日报在当日的头版头条上刊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领海的声明》,全文如下:全文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宣布: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海宽度为12海里。这项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领土,包括中国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同大陆及其沿海岛屿有公海的台湾及其周围各岛、澎湖列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其他属于中国的岛屿。

(二)中国大陆及其沿海岛屿的领海以及连接大陆岸上和沿海岸外缘岛屿上各基点之间的各直线为基线,从基线向外延伸12海里的水域是中国的领海。在基线以内的海域,包括渤海湾、琼州海峡在内,都是中国的内海。在基线以内的岛屿,包括东引岛、高登岛、马祖列岛、白犬列岛、大小金门岛、大担岛、二担岛、东碇岛在内,都是中国的内海岛屿。

(三)一切外国飞机和军用船舶,未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许可,不得进入中国的领海及其上空。任何外国船舶在中国领海航行,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有关法令。

(四)以上(一)(二)两项规定的原则同样适用于台湾及其周围各岛、澎湖列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其他属于中国的岛屿。

台湾和澎湖地区现在仍然被美国武力侵占,这是侵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完整和主权的非法行为。台湾和澎湖等地尚待收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有权采取一切适当的办法,在适当的时候,收复这些地区。这是中国的内政,不容外国干涉。

1958年9月4日

声明发布后,举世哗然。我国海岸线长,历史上屡受侵略,为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和充分考虑到所面临的国际危险,设立12海里的领海宽度本就无可非议。

更何况当时我国东南沿海斗争局势极其复杂,除了偏安一隅的蒋介石,美国国务卿杜勒斯不仅提出台湾海峡属于美国保护范围,派美军第七舰队干涉金门、台湾问题,更是扬言对我国进行核威胁。

可是呢,宣言发布后,不出毛主席所料,英美等大国没有一个说不的,一声不吭,连屁都没敢放一个,而其他跟中国有着相似命运的发展中国家更是对中国的这一决定纷纷投来支持、赞赏的眼光。

伟人就是伟人,毛主席定下的12海里,除了把渤海划为了我国内海,更是再次确认了澎湖列岛、台湾群岛、南海中沙、西沙等诸多岛屿的领土主权,不仅直接扩大了中国的国土面积,更是向全世界宣布中国从来都不惧怕美国,我们不吃殖民掠夺、强权政治那一套。

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颁布,法案规定:世界各国有权确定本国不超过12海里的领海宽度。毛主席为中国丈量的领海,也成了世界规范自己的蓝本。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清朝“正一品”官员,享受的待遇有多好?没我们想的那么复杂 古装剧中,我们最常看到的就是清朝的电视剧,...
孟和套格套分享:《生生长流——... 《生生长流——内蒙古黄河文化大展》之五 内蒙古博物院特展 孟和套格套分享 “生生长流——内蒙古黄河文...
原创 二... 导读:斯大林格勒被摧毁后的照片大家肯定很熟悉,但你见过二战德军进入斯大林格勒前,这座名城是什么样子吗...
原创 历... 今天讲的这三个人物,都在历史上赫赫有名,但是出奇的是,到最后他们都不知去向,就像蒸汽一样消失在人世间...
原创 他... 在我军红色特工历史上,最有名的要数“龙潭三杰”,他们分别是钱壮飞,胡底,以及李克农,1931年,正是...
原创 太... 1864年7月,天京城破的烟尘未散,湘军的马蹄声仍在石板路上回响。一位身着粗布衣裳的妇人背着三岁幼童...
原创 隋... 嫉贤妒能是很多人都有的心理毛病,对于普通阶层,比如被上司嫉妒了,可能升职之路就会受到影响。如果被同学...
原创 北... 提起北魏王朝,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孝武帝举行的各种各样的改革,北魏是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在导致北...
原创 在... 大家好,这里是 @火锅情报站 ,一个喜欢讲述老故事的频道。 近日来,乌克兰局势异常紧张,美国和英国...
原创 苏... 上世纪中后期,对于全球格局的变化来说,注定是非常不平凡的一年。无论是苏美冷战还是柏林墙事件,又或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