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临终遗言:勿杀和珅,嘉庆不听,15 年后追悔莫及
创始人
2024-12-08 14:32:25
0

原标题:乾隆临终遗言:勿杀和珅,嘉庆不听,15 年后追悔莫及

乾隆临终前,多次告诫儿子嘉庆千万不要杀和珅。然而,嘉庆并没有听从父亲的遗言,在乾隆去世后不久,便将和珅赐死。15 年后,嘉庆却开始后悔,这究竟是为何?

和珅,清朝乾隆年间的权臣,他精明强干,却也因贪污腐败而臭名昭著。他利用职务之便,大肆敛财,成为了当时富可敌国的富豪。据记载,和珅被查抄的家产中,仅白银就有八亿两,这几乎是当时清政府 15 年的国库收入。

和珅贪污如此巨款,却仍能得到乾隆的宠幸,乾隆晚年时,对和珅更是宠爱有加,甚至将自己的儿子嘉庆皇帝都不放在眼里。和珅成为了乾隆的分身,帮助乾隆传达各种事务,朝中的势力也逐渐向和珅倾斜,嘉庆被压得死死的。

乾隆并非不知道和珅的贪污行为,但他对和珅有着特殊的情感和依赖。首先,和珅极具才华,办事能力出色,这让乾隆对他颇为欣赏。其次,和珅在朝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他能够帮助乾隆制衡其他大臣的势力,维护皇权的稳定。因此,乾隆对和珅的贪污行为采取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

乾隆一朝,大臣藩王之间拉帮结派,形成了各种势力集团,彼此牵制抗衡,甚至对皇权构成了威胁。乾隆深知,不能让某个大臣的势力过于强大,否则将难以驾驭。于是,他采取了培养亲信势力来抗衡其他各派大臣的策略。

和珅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得到了乾隆的重用。他长相俊美,为人处世圆滑,颇有心计。乾隆利用和珅来对付那些威胁皇权的大臣,君臣合力,使得朝中势力得以平衡,避免了一家独大的局面。

嘉庆即位后,和珅依然不知收敛,仗着太上皇乾隆的余威,对嘉庆处处压制。这让嘉庆对和珅恨之入骨,必欲除之而后快。乾隆一去世,嘉庆便迫不及待地罗列了和珅的 20 条罪状,将他下狱,并派人抄了和珅的家。最终,和珅在狱中自尽。

嘉庆处死和珅,不仅是为了出一口恶气,更是为了树立自己的权威。然而,他没有意识到,和珅的存在对于朝廷的平衡和稳定有着重要的作用。没有了和珅,嘉庆在朝中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制衡力量,大臣们开始变得肆无忌惮,对嘉庆的命令阳奉阴违。

嘉庆想要做出点业绩,但大臣们却找各种理由推脱,毫无作为。嘉庆在朝堂上对大臣们破口大骂,但他们却只是痛哭流涕,喊着罪该万死,心里却并不当回事。嘉庆也曾试图培养自己的亲信大臣,但大臣们吃过和珅的亏,又怎会再让嘉庆得逞?嘉庆培养的亲信大臣们往往会遭到其他大臣的打压排挤,难以有所作为。

15 年后,史官要为和珅写一处分,为了讨好嘉庆,史官将和珅贬得一无是处。然而,嘉庆看到后却怒不可遏,他厉声道:“和珅并非一无是处!”或许直到此刻,嘉庆才真正理解了和珅的作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是... 贝加尔湖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其储水量是我国淡水储水量的十倍左右,历史上,贝加尔湖先后多次被中...
原创 1... 1992年4月6日,正值中日两国建交20周年之际,江泽民主席怀揣着对两国关系和平友好的展望登上飞往东...
原创 窦... 窦娥,南北朝时期的一个美艳聪颖的女子,自幼生活在宫廷之中,被选为楚王宫中的侍女。但是,她却面临着被高...
《孤舟》顾易中的最大情敌出现,... “世事无常,命运多舛” 这六位人物的下线,让整个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本的平衡被打破,新的局面逐渐...
原创 我... 在整个世界的历史长河中,我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中唯一历史和文化没有中断的国家,这点毋庸置疑。要知...
原创 为... 1959年11月12日,在一辆由上海开往天津的列车上。 乘客们百无聊赖的聊着天或者打着盹,唯独一个年...
原创 1...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原创 为... 曾经的蒙古骑兵在铁木真的带领下,几十万兵力就可以碾压群雄,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更是有史以来疆土最为辽阔的...
原创 杨... 杨贵妃号称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她的出生注定是一个悲剧。从她进入皇宫起,就是一个悲剧的开始,自古嫁入...
原创 建... 时间回到公元219年,在这一年里,东汉王朝的气数即将走到尽头。同时,它也似乎是终末的前奏,在这一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