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周恩来签署命令,任命7人为国防部副部长,这七人分别是黄克诚、谭政、萧劲光、王树声、萧克、李达、廖汉生。
这七人中,前四位后来成为大将,中间两位成为上将,唯独最后一位廖汉生,是中将。
廖汉生是湖南桑植县人,1911年出生,他有一个舅舅是贺龙,这是怎么回事呢?
贺龙也是桑植县人,不过贺龙家里是洪家关,廖汉生家里是长瑞乡,两人不在一个地方,但是距离不远,贺龙去县城,就要经过长瑞乡。
廖汉生的父亲廖兰湘,是一位思想开明的革命人士,他曾参加了林伯渠在长沙组建的反袁组织,1916年,贺龙在湘西打起了“讨袁护国”的旗帜,廖兰湘得知后,就参加了贺龙的部队。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贺龙认识了廖汉生,廖汉生这时还小,才几岁。
有一次,廖兰湘向贺龙请假,要回家给廖汉生的弟弟定亲,贺龙一听允许,他得知不是给廖汉生定亲,就说要给廖汉生撮合一门婚事,廖兰湘一听,非常高兴,当即同意。
贺龙就把自己二姐的女儿介绍给了廖汉生,就这样,贺龙成为了廖汉生的舅舅。
1927年,廖汉生参加了革命运动,直到1930年,他才正式的加入游击队,此后他历任湖北鹤峰县第四游击大队副大队长等职,1933年,廖汉生参加了红军。
土地革命时期,廖汉生历任红二军团第六师政委,红二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等职。
晚年时,廖汉生回忆自己和贺龙的关系,他说
:“我和贺龙之间的关系非常深远,我和贺龙是家乡人,我父亲就跟着贺龙,死在贺龙军中,我的前妻是贺龙跟我父亲做的媒,是他二姐的女儿,八九岁就定了亲.....从红军时期一直到解放战争初期都在贺龙领导下战斗工作..”
抗战时期,廖汉生先后任八路军716团副团长,716团政委,八路军南下支队第五干部大队政委等职。
解放战争初期,廖汉生担任晋北野战军副政委,1946年10月,解放战争正式爆发后,胡宗南部准备攻打延安,当时贺龙在晋绥前线,彭德怀主动请缨,要指挥部队守卫延安。
由此,晋绥军区统一编成野战军,贺龙不在指挥前线,而是在后方负责后勤保障工作,彭德怀成为野战军司令员,下辖一、二、三纵队。一纵司令员张宗逊,廖汉生担任政委。
廖汉生参与了彭德怀指挥的多次战斗,为革命做出了贡献,部队被整编为西北野战军后,贺炳炎担任1纵司令员,廖汉生担任政委。
1947年8月,第一纵队在打榆林时出现了失误,未能攻下榆林,同时敌人派部支援,第一纵队腹背受敌,只好回撤,彭德怀大怒:“纵是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贺龙的脸都让你们丢光啦!”
廖汉生本来也是脾气暴躁,他说:“让你看看贺龙的部队到底是什么样子!”
随后,廖汉生带着警卫连到榆林城附近选了一个有利地形,阻击敌人,贺炳炎得知后,前来支援,他们打退了敌人的进攻。
10月,1纵奉命攻打耗子山,由于敌人防守的比较严谨,一时间部队攻不下来,彭德怀打来电话,呵斥:“为什么还没有打下来?我命令你赶快给我拿下耙子山!”
贺炳炎心里也窝火,憋了一肚子气,居然摔了电话。
后来在一次会议上,彭德怀再次批评一纵,廖汉生就站起来反驳,和彭德怀顶牛,贺龙在旁边看的心里不是滋味,会议结束,贺龙叫来廖汉生,训斥他:
“跟彭总顶牛,要检讨。彭总说了就是命令,必须坚决执行,不管有什么理由,有多大困难,都必须坚决执行,没有价钱可讲!”
在贺龙的调解下,廖汉生后来向彭德怀道歉,彭德怀大手一挥,他并不是一个喜欢斤斤计较的人,廖汉生也被彭总的大将风度感动,从此一心在彭德怀麾下南征北战。
除了调解廖汉生和贺炳炎外,贺龙也协调其他将领,经过他的协调,部队将领都和彭德怀相处的很融洽,一野后来顺利解放大西北,贺龙也是有很大功劳的。
1949年,西北野战军整编为第一野战军,一纵也整编为第一军,贺炳炎担任军长,廖汉生任政委。
6月,一野要组建兵团,当时彭德怀本来想让廖汉生担任兵团政委,但是廖汉生拒绝了,他甘心在第一军继续当政委。
1952年,廖汉生在北京,彭德怀见了他:“准备调你到西北军区当政治部主任。”
廖汉生再次婉拒:“这个我可干不了。我从来没有当过政治部主任。”
彭德怀说:“你有什么想法可以提嘛。”
廖汉生:“如果一定要我干,就把七军政治委员冼恒汉调来当政治部副主任”,彭德怀答应了他。
1954年,彭德怀担任副总理兼国防部长,他对廖汉生说:“你是国防部副部长之一”
就这样,在彭德怀的特别点名后,廖汉生被任命为国防部副部长。
1955年,军队开始授衔,廖汉生被授予中将军衔,在当时的国防部副部长中,唯独他一个人是中将,由此从另一个方面我们也能看出,彭德怀对廖汉生的器重和信任。
此后,廖汉生历任北京军区政委,南京军区政委,沈阳军区政委等职。
1974年彭德怀去世,廖汉生说:
“彭总对革命忠心耿耿,对人民敬若父母,对同志们坦诚相见....他襟怀坦荡、光明磊落、从不存个人私心。....他嫉恶如仇,从不姑息。...”
2006年,廖汉生因病去世,享年9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