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0000年以来的古非洲的文字书写系统
创始人
2025-08-31 10:03:18
0

盖兹文字的图像。/照片由多伦多濒危语言联盟提供,属于公有领域

引言

古非洲拥有世界上最古老、最庞大的古代文字系统收藏,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可识别的原始文字的发源地。此类证据可追溯至史前时期,可在非洲大陆的各个地区找到。然而,非洲已知最古老的文字系统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相比之下,欧洲大陆最古老的文字——希腊语直到公元前1400年左右(在希腊的伊克拉尼亚发现的一块泥板)才完全投入使用,且其主要源自一种更古老的非洲文字——原始西奈文字。亚洲最古老的文字——原始楔形文字可追溯至公元前3000年左右(在杰姆代特纳塞尔发现的泥书)。

原始文字(公元前60000年):非洲文字的发展

文字的目的始终是传达思想,而人类至少在10万年前就开始以雕刻的形式进行思想交流,例如在南非的布隆博斯洞穴中发现的雕刻。这些雕刻后来演变为所谓的原始文字或可识别的符号,这些符号被用来传递信息,但据知并非语言的一部分。在南非的迪普克洛夫,波尔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带有象征性图案的60000年鸵鸟蛋壳,这些图案被认为传达了当地社区的名称。南非北部的万德维尔克洞穴壁画(约公元前25000年)上有数百个独特的符号和图案,以及人物和野生动物的图像。这揭示了现代人类文字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原始撒哈拉文字(公元前5000 - 3000年)

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文字形式或许是被一些考古学家和语言学家称为“原始撒哈拉文字”的铭文,这些铭文位于所谓“努比亚”西部的哈尔加绿洲附近,可追溯至公元前5000年。在看起来像尼罗神塞特的图像下方的文字与后来的文字系统如提菲纳赫文字和瓦伊文字显示出相似性。

恩西比迪文字(公元前5000年 - 至今)

恩西比迪字符的一个示例。

恩西比迪是一种古老的书写系统,用于在西非中部的各种语言之间进行交流。最著名的是,它被尼日利亚和喀麦隆的乌瓜基马人和埃贾加姆(埃科伊)人使用,附近的埃贝人、埃菲克人、伊比奥人、伊博人和乌扬加人也使用这种文字。据信这种文字可追溯至公元前5000年,但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考古证据将其追溯至公元前2000年(尼日利亚伊科姆的石碑)。与凯麦特的梅杜奈特文字类似,恩西比迪是一种标准化象形文字系统。实际上,恩西比迪和梅杜奈特文字共享了几个完全相同的字符。

梅杜奈特文字或塔梅里安“象形文字”(公元前4000年 - 公元600年)

梅杜奈特文字出现在《阿尼纸草书》(公元前1250年)的一个节选中,这是一部精神和形而上学的文学作品。

梅杜奈特(MDW W NTR)一词的字面意思是“神的语言”或更通俗地说,“神的话语”。英文单词“象形文字”源自希腊单词“hieroglyphikos”,意思是“神圣的雕刻”,与“梅杜奈特”的基本含义相似。这种书写系统是一种复杂的表意音节文字系统,其中符号根据上下文代表单词(概念)和辅音音节,或两者兼有。这种书写系统的最古老已知证据来自杰尔泽(约公元前4000 - 3500年;“杰尔泽文化”)的前王朝陶器,位于哈卡帕塔(吉萨)以南约100英里处,以及在所谓“努比亚”的盖贝尔谢赫苏莱曼(瓦迪哈夫;公元前4000 - 3500年;“努比亚A组文化”)发现的铭文。次古老的梅杜奈特文字形式可追溯至公元前3300年至3200年,发现于阿布杜(阿比多斯的“蝎子”苏滕墓)的泥板上,记录了油和亚麻的运输。

在所谓的“王朝时期”(公元前3100年 - 公元500年),梅杜奈特文字被用于最古老的历史文献《纳尔默调色板》(公元前3100年),然后广泛用于形而上学/精神的“金字塔文字”(公元前2400 - 2200年)、棺材文字(公元前2200 - 2000年)以及科学、精神和行政纸草(公元前1825 - 600年)。

凯麦特“僧侣体”(公元前3200年 - 公元600年)

纽约医学科学院收藏的《埃德温·史密斯外科纸草书》(公元前1500 - 1600年)的一个节选

僧侣体”一词最初由亚历山大港的圣克莱门特(约公元200年)创造,他是一位希腊神学家,使用“grammata hieratika”或神职人员/祭司的书写。尽管许多学者认为“僧侣体”是从梅杜奈特文字完全独立发展而来的书写系统,但显而易见的视觉相似性证明它也是梅杜奈特文字的一种简化形式,主要用于凯麦特和库施(公元前3200年 - 公元600年)的王朝历史中的行政和科学文件。然而,语言学家也发现了它与字母表原始撒哈拉文字或提尼斯文字之间的相似性。

“提尼斯文字”(公元前3200 - 2700年)

在上凯麦特(位于阿布杜和瓦塞特之间)的传奇城市特努或提尼斯附近发现的陶器铭文与上述的原始撒哈拉文字惊人地相似。据曼托,特努被认为是美尼斯的故乡,他统一了下凯麦特和上凯麦特,并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王朝。

提菲纳赫文字或“利比科-柏柏尔文字”或“曼德文字”(约公元前3000年 - 至今)

提菲纳赫文字的一个示例

马里埃索克的岩石上的古代提菲纳赫铭文(约公元前200年;照片由塔格勒穆斯特提供)

阿尔及利亚南部的乌埃德默图特克的岩石绘画显示了所谓的“利比科-柏柏尔文字”或早期提菲纳赫文字系统的最早迹象,可追溯至公元前3000年。提菲纳赫文字至今仍被阿马杰赫人(图阿雷格人)使用,他们主要居住在西非的广大地区,包括现在的马里、尼日尔、乍得、布基纳法索、阿尔及利亚南部和利比亚南部,是唯一已知的塔马齐格特语使用者,他们自古以来一直使用提菲纳赫文字(然而,在近年来,撒哈拉地区的塔马齐格特语使用者社区已开始采用提菲纳赫文字)。

瓦伊文字(公元前3000年 - 至今)

瓦伊字符的一个示例。

瓦伊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仍在连续使用的字母表文字之一,在今天的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有超过150000名使用者。这是一种高度先进的音节书写系统,拥有超过210个独特的字符,代表瓦伊语(古代曼德语的后代)中使用的各种辅音和元音发音。与普遍观点相反,瓦伊文字并非1830年左右由一位西非人发明的独特文字,他的朋友帮助他记住了一个梦。其古老性的证据来自马里贡达卡的铭文,可追溯至公元前3000年,瓦伊文字与撒哈拉地区发现的更古老的原始撒哈拉文字和提菲纳赫文字有着密切的相似性和关联。

瓦伊文字的金属雕刻。

瓦伊文字还与其他西非文字系统有关,这些文字系统据称是在1800年代由做类似梦的人发明的。即使在美洲,瓦伊文字也与一些据称是由非洲人发明的文字相似,这些非洲人再次巧合地受到他们的梦的启发(例如,所谓的阿法卡文字至少有34个字符或61%与瓦伊文字的56个字符相同)。

瓦迪埃尔霍尔或“原始西奈文字”(公元前2000年 - 公元前1400年)

一个所谓的“原始西奈文字”铭文,是“原始撒哈拉文字”的后代(公元前1500年)。

1999年,耶鲁大学的考古学家在瓦迪埃尔霍尔(位于南部凯麦特的瓦塞特(底比斯)和阿布杜(阿比多斯)之间的一个狭窄山谷)发现了一种字母表文字。这种文字可追溯至公元前1900年左右,它与梅杜奈特文字相似,但也与更古老的“原始撒哈拉文字”系统相似。在非洲的西奈半岛的塞拉比特埃尔哈迪姆发现了一个可追溯至公元前1500年的类似铭文,这可能是所谓的“原始迦南文字”和“腓尼基文字”(它们都是“原始撒哈拉文字”的后代)的基础。最重要的是,这一发现证明了腓尼基文字诞生于非洲。

“麦罗埃文字”或纳帕塔文字(公元前800年 - 公元600年)

麦罗埃文字的一个示例

所谓的“麦罗埃文字”是在公元前800年左右在努比亚或库施的新首都纳帕塔发展起来的,并在首都迁至麦罗埃后一直使用到公元7世纪。因此,更合适的名称应该是“纳帕塔文字”,以纪念其首次已知的使用地点。考古学家发现了无数带有这种文字的石碑(如右侧所示),以及寺庙墙壁和雕像上的铭文,但很少有语言学家尝试翻译这些文字。与普遍观点相反,纳帕塔文字已经被破译,发现它是一种完全非洲语言的文字,与现代的塔曼语(在达尔富尔和乍得使用)、尼玛语(苏丹北部)和努比亚语(埃及南部)有关。

盖兹文字或“埃塞俄比亚文字”(公元前800年 - 至今)

盖兹文字中的“埃塞俄比亚”一词

盖兹文字是一种由231个字符组成的先进音节文字,用于交流多种埃塞俄比亚语言。它无疑是世界上仍在连续使用的历史最悠久的文字系统之一。尽管原始的盖兹语只在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的东正教塔瓦赫多教堂和贝塔以色列教堂中使用,但盖兹文字主要被阿姆哈拉语、提格雷语和提格里尼亚语等使用者使用。

用盖兹文字书写的圣经节选

盖兹文字的最古老已知证据可以在霍瓦尔提石碑上找到,该石碑可追溯至前阿克苏姆时代,大约公元前800年。因此,证据表明盖兹文字可能比“古埃塞俄比亚文字”更古老,尽管后者看起来比前者更原始。

“古埃塞俄比亚文字”或“萨巴文字”(公元前700年 - 公元600年)

耶哈神庙的古埃塞俄比亚铭文

萨巴文字是另一种古老的非洲音节文字,与盖兹文字相似,是原始撒哈拉系统的后代。单词“萨巴文字”本身源自西方名称“示巴”(来自盖兹语单词Saba,现代埃塞俄比亚人称其为麦凯达),D’mt的领导者麦凯达被认为是“萨巴文字”或“古埃塞俄比亚文字”的创造者。萨巴文字遍布埃塞俄比亚和也门,也门是古代埃塞俄比亚D’mt帝国的一个前殖民地。重要的是要重申,阿拉伯半岛最初是由埃塞俄比亚人殖民的,而不是相反,正如古代文献所证明的(参见埃塞俄比亚/库施历史页面)。其次,萨巴文字最古老的例子是位于现代埃塞俄比亚的耶哈神庙的铭文,当地历史学家通常将其追溯至公元前700年。在阿克苏姆,女王麦凯达统治的主要城市(或许并非唯一的城市)也有几处铭文。不仅耶哈的古埃塞俄比亚铭文比在阿拉伯半岛上发现的任何其他铭文都要古老,而且还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异,正如19世纪的一些语言学家如詹姆斯·西奥多·本特、大卫·海因里希·穆勒和约翰·乔治·加尔森所清楚指出的。换句话说,“古埃塞俄比亚文字”比所谓的“古阿拉伯/萨巴文字”更古老且略有不同。

凯麦特“通俗体”(公元前650年 - 公元600年)

公元前200年左右的通俗体文字贷款协议(收藏于大英博物馆)

“通俗体”一词由希腊作家/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公元前484 - 425年)使用,以区别于“僧侣体”文字。“僧侣体”意味着“神职人员的”,而“通俗体”一词源自希腊语“demos”,意思是普通人。它可能是世界上第一种草书或连笔文字,用于基本的法律协议、行政文件,如员工考勤表或库存清单,以及友好的信件。

非常重要的是要指出,“通俗体”是在凯麦特的第25王朝引入的,该王朝具有“努比亚”或库施起源。还值得一提的是,“通俗体”是著名的“罗塞塔石碑”上使用的第二种文字,语言学家利用它破译了更古老的梅杜奈特文字,“通俗体”是后来文字如“阿拉伯语”的基础。

科普特语(公元300年 - 至今)

上(南部)凯麦特的宗教科普特铭文

“科普特”一词源自希腊语“Ai-GYPT-os”(这是凯麦特语“Ha KA PTAH”的误读,意思是普塔赫的灵魂之家,即孟菲斯和吉萨以及后来整个尼罗河三角洲的所在地)。科普特语是古埃及凯麦特“通俗体”和希腊文字的后代(尽管需要指出的是,希腊文字也源自“通俗体”和原始撒哈拉文字)。这种文字系统是在早期基督教时代由所谓的科普特人发展起来的,他们是古代凯麦特人和希腊入侵者/占领者的后代。在他们努力保留用“通俗体”书写的大量知识的过程中,这种语言在当时已经不再使用,他们让知识渊博的抄写员用希腊字母书写“通俗体”宗教文本,并添加一些直接源自“通俗体”的字母。文本本身的意义或本质并没有翻译成希腊语——只有字母从“通俗体”转录为希腊文字。因此,科普特语口语与希腊语无关;它完全是非洲的,并且与现代努比亚语最相似。

“古努比亚语”(公元800年 - 1500年)

在库施(“下努比亚”)的卡斯尔伊尔比姆发现的《大天使米迦勒之书》的一个节选。

所谓的“古努比亚文字”是古代纳帕塔文字和科普特语的后代,古努比亚语是现代努比亚语的祖先,如诺比因语。古努比亚语用于基督教努比亚王国的麦罗埃王国的书写,其首都主要位于苏丹中部的栋古拉。

西非阿贾米文字(公元1000年 - 至今)

廷巴克图手稿(16世纪)上的天文表

阿贾米文字已在尼日尔河流域广泛使用近千年,用于书写某些西非语言,包括卡努里语、豪萨语、富拉语、沃洛夫语和约鲁巴语。这种文字源自阿拉伯文字,在某些方面与标准(东部)和马格里布阿拉伯文字有所不同(就像英语和德语都使用外来的拉丁字母,但存在显著差异)。这种文字的最早使用证据可追溯至11世纪的墓葬铭文,但大多数阿贾米文本,包括“廷巴克图手稿”,是在欧洲殖民之前,即1300 - 1600年期间产生的。在这个时期,西非城市如加奥、卡诺和廷巴克图是充满图书馆的文学中心,收藏有数学、天文、宗教、诗歌、法律和行政文本,近年来已发现了超过700000份。

AncientAfricanHistory.com发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太... 清朝,作为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朝代,无论从历史影响力还是当时的发展情况来说,历来都是被许多史学...
你知道40年前的义务植树是什么... 图片档案里的林草故事 为了提升全省林草干部职工文化自信,铭记和展示山西林草改革发展的光辉岁月,依靠历...
原创 被... 1955年大授衔的时候,有人觉得自己的军衔可以再升一级,为此毛主席笑称:“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授...
原创 本... 本能寺之变的发生,为什么被认为改变了整个东亚300格局? 东亚格局 如果本能寺之变没发生,大魔王织田...
不是段子!爸爸带娃玩自己睡着了... 前几天, 曲靖罗平一位爸爸 带孩子去游乐场玩, 玩着玩着睡着了。 孩子一看, 得!那我就自己遛遛自己...
原创 济... 安享今日闲,莫忘先辈恩。 现今强盛且繁荣的中国,也有着动荡不堪的曾经,所幸在那个炮火纷飞版图破裂的年...
四川首次公布建成2367个史志... 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22日电(王爵)为更好地宣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历史自信,积极服务...
原创 盘... 按谥法规则,开国皇帝庙号为“祖”,守成皇帝庙号为“宗”,虽有个别例外,但历代王朝大体上还是遵守这个规...
原创 朱... 朱元璋与雍正都是以皇帝身份反腐,却为何有人说,雍正成功了,而朱元璋却失败了。朱元璋颁布了有史以来最为...
原创 韩... 历史上的韩信,出身平民, 性格放纵而不拘礼节。未被推选为官吏,又无 经商 谋生之道,常常依靠在别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