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如果传位给朱标次子,朱棣还敢造反吗,看看他舅舅是谁?
创始人
2025-08-31 09:02:28
0

说到明朝就会让人想起“天子守国门”这句经典名言,意思很简单,就是皇帝替老百姓看守国门,作为皇帝能够做出如此壮举的那就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朱棣也确实有这本事,当初陪父亲朱元璋打天下时就表现出了勇猛的作战能力,之后被封为燕王驻守北平,曾大败元军残余部队,让朱元璋夸赞“肃清沙漠者,燕王也!”

朱元璋死后,朱允炆继位,他是朱元璋的孙子、太子朱标的儿子,这种隔辈继承大统的现象在历史上少见,怪只怪太子朱标短命,朱元璋经过一番衡量之后决定传位给孙子朱允炆,只是他没想到,自己死后不久,儿子朱棣就发动了“靖难之役”,孙子朱允炆下落不明,朱棣成为了第三任皇帝。其实朱元璋若传位给朱标次子的话,那么朱棣还敢造反吗,看看他舅舅是谁?

朱元璋死后,皇太孙朱允炆继位,为了保证这个皇孙能够顺利执掌大统,朱元璋特意为他铺平了道路,只是朱允炆气量过于狭小,又有些急功近利,他认为这些在世的皇叔们对他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就连朱元璋驾崩都没让这些皇叔们到京城奔丧,接下来又做出了一系列的废王举动,诸多皇叔先后被废,最后剑指燕王朱棣。

朱棣可不是惯孩子的家长,长年的战场浸淫让他根本不在乎打仗,当大侄子咄咄逼人之时,朱棣不得不起兵造反,以尊祖训、诛奸臣为名发动了“靖难之役”,经过四年的内战,乳臭未干的侄子肯定不是叔叔朱棣的对手,惨败逃亡,最后下落不明、生死未卜,而朱棣则顺理成章地继承了皇位。

朱棣敢造反最大的原因就是他能征善战,打天下靠的是军队与军事人才,这两点朱棣完全具备。当初在打天下时他就立下了赫赫战功,以至于朱元璋都有传位于他的想法,只不过怕其他皇子不满意,这才传位给了皇孙,足见朱棣实力之强、人脉之广,相比之下侄子朱文炆就显得极为逊色。其实朱元璋若传位给朱标次子的话,朱棣也就不会造反了。

朱标是个好太子,只可惜命短,这才有了朱允炆继位的机会。按照朱标儿子的排序来算,朱允炆是他的次子,但朱允炆起初并不是嫡出,真正的嫡出次子是朱允熥,朱允炆则是庶出,朱允熥比朱允炆小一岁,按照古代立嫡立长的规则,朱允熥才应该是皇位的继承者,那么为何偏偏是朱允炆当了皇帝呢?这要从朱标的“后院”说起。

朱标为太子时,太子妃乃常氏,常氏先后为朱标生下了两个儿子,分别是朱雄英、朱允熥,嫡长子朱雄英八岁夭折,显然朱允熥就成为了唯一的嫡子,稳稳地坐上皇太孙的位置,根本没有朱允炆什么事,只是这一切随着常氏的去世而发生了转变。

常氏去世后,朱标又把小妾吕氏扶正,而吕氏就是朱允炆的生母,吕氏变正室,朱允炆的身份地位也随着水涨船高,他成为了嫡子,他又比朱允熥年长一岁,就这样成为了皇太孙。而朱允熥的身份却由嫡变庶,从此与皇位无缘。

朱允熥在历史上是一个不起眼的皇子,但是,朱元璋若传位给他,那么朱棣也就不敢造反了,让我们看看朱允熥的母家背景是有多么的强大。前面说过,朱允熥的母亲是太子妃常氏,常氏则是开国功臣常玉春的女儿,常玉春是再熟悉不过的一位名将,且不说常玉春立下了多少战功,单是他死后能够配享太庙这一点就已经是莫大的殊荣。

最为关键的一点,常玉春死后,朱元璋竟然还让人为常玉春绘制了一张龙袍画像,要知道朱元璋在位时弄死了多少开国功臣,其原因就是疑心他们造反,可朱元璋对待常玉春却如此信任,从这一点就能看到常玉春的余威与圣宠并存,而他的儿子就是朱允熥的舅舅,这是朱棣惹不起的存在。

按照辈分来讲常玉春是朱允熥的亲外祖父,已经是不凡的身份与地位,而他的外祖母、也就是常玉春的老婆也不是寻常人家,他的外祖母就是开国名将蓝玉的姐姐蓝氏,要知道,蓝玉是朱元璋都感到忌惮的人物,足见朱允熥家族背景之强大,是个无人敢惹的家族,这样的背景即使是能征善战的朱棣也不敢惹。但是朱元璋为何偏偏选了羸弱的朱允炆继承大统呢?

与朱允熥相比,朱允炆人母族显得羸弱不堪,母亲吕氏是太常寺卿吕本的女儿,本是元朝的显贵一族,后来投奔朱元璋成为了他手下的文官。打天下靠的是武将,坐天下则靠的是文官,当朱元璋称帝之后天下太平,武将就失去了原先的光芒,吕本这样的文官才是治理江山的“好材料”,这是朱元璋考虑的因素之一。

另外一个原因,武将既然能打天下,也能反天下,朱元璋当初那样处心积虑地除去一个个的开国功臣目的不就是如此吗?“胡蓝之狱”杀的人数有四万之多,开国功臣几乎被他杀了个干净,目的就是为了皇太孙扫清“障碍”,让他以后能够顺利登基为帝。

而蓝玉是“胡蓝之狱”的主角之一,朱允熥作为蓝玉的亲属,难免会牵连到他的身上,这也是朱元璋为何不传位给他的原因。同时朱元璋也考虑到:如果常氏家族或者是蓝氏家族以后势起,必定会出现外戚专权的情况,到时候天下很容易就改了外姓,这是他不想看到的,他做了最坏的打算,假如孙子朱允炆不成气候,由儿子朱棣篡位,那至少也是朱姓。

所以,朱元璋传位给朱允炆而没给朱允熥,表面上看是一个大统的继承权问题,而实际上也是文官、武将之间的一种博弈,这种相互制约的平衡正是朱元璋想看到的结果。朱允炆背后的支持者是文官,而朱允熥的支持者则是武将,相比之下文官更安全、更可靠,毋庸置疑,朱元璋选择了朱允炆,这就是朱元璋经过左右权衡的帝王之术。

朱允熥有着这样强大的家族背景,如果朱元璋传位给他,朱棣必定不敢造反,同样是武将出身,常玉春和蓝玉作为开国功臣,是朱棣没有资格与其相较量,纵使有资格,朱棣要想篡位得花费一番大功夫,不好说他得拼光家底,权衡之后他自然不会反,不如消停地做自己的燕王。

只是历史上没有如果,只有结果,朱允熥由嫡变庶失去了继承权不说,当朱棣拿了天下他也被贬为了庶人,足见朱棣之忌惮,后来朱允熥39岁时暴卒于凤阳,何种原因未明,只能让世人暗自揣测了。总之,朱允熥是一个好事没摊上,坏事没跑了的一个倒霉孩子。

参考资料:《明史》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鬼... 据传,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谋士孙膑是鬼谷子的弟子。鬼谷子在当时被公认为是一个举世闻名的高人,传言他精通...
原创 科... 在清朝题材的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诸如总督、巡抚、道台、臬台、藩台等官职名称,那么这些职务究竟...
对这位欧洲女性,中国很愤怒 实事求是地说,欧盟外长卡娅·卡拉斯,个人形象还是不错的;但只是她最近说出的有些话,感觉真是无脑一样。...
原创 宰... 提到宰相这个角色,大家都知道这是一项极其尊贵的职务,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从权力和地位来看,宰...
原创 文... 在《三国演义》中,袁绍麾下有四大猛将,他们分别是颜良、文丑、高览和张郃。尽管这四位将领的名气相差无几...
原创 长... 河流的形成过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需要时间的积累与地理环境的共同作用。强劲的水流在高山、丘陵、平原...
原创 曹... 人们常常将医生与华佗相提并论,似乎在强调古代的华佗是一位非凡的医术大师。但遗憾的是,他活在战火纷飞的...
史上“最吵”名画《清明上河图》... 史上“最吵”名画《清明上河图》复活,1643个北宋人全在飙戏 在公元12世纪初的北宋都城汴京,繁华热...
若刘备打赢夷陵之战,蜀汉将面临... 若刘备打赢夷陵之战,蜀汉将面临3种不可控局面,魏延马超将战死。 夷陵之战有没有可能打赢?显然是有的!...
被全网劝分的这对终于分手了?她... 前两天,一则关于“马思纯张曼乐已分手”的爆料犹如平地惊雷一般在互联网炸开↓ 据这位网友透露,马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