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日本一个“愤青”,朝李鸿章开了一枪,替大清省下一亿两白银赔款
创始人
2025-08-31 08:32:15
0

无论是生前还是身后,晚清的李鸿章都是个富有争议的人物,他的老对手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这样评价他,“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有卓越的眼光和敏捷的手腕。”

当时,清朝国内因为他代表清政府签署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对他的称呼则是“卖国贼”与“误国宰相”,这种评价上的分歧是自中日《马关条约》签订之后开始的。

1895年,李鸿章被清政府授以“割地赔款的全权”,而来到日本下关谈判后,李鸿章仍打算“争得一分有一分之益”,与日本方面谈判周旋许久,也没有成功说服日方退让。

一日,正为此事苦恼的李鸿章走在日本街头,却被仇视清朝的日本青年持枪射击,所幸没有命中要害。当随行人员为此感到愤怒时,李鸿章却笑得十分开心,大呼7个字,而后少赔款一亿两白银。

李鸿章究竟为何放声大笑?他又在晚清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李鸿章的故事。

军事上的李鸿章

1847年,时年24岁的李鸿章考中进士,同年拜湖南曾国藩为师,早晚不离,跟随曾国藩学习经世治官之学,这段经历也奠定了李鸿章一生的政治纲领。

1853年,太平军攻占了安庆,李鸿章受命跟随上司前往操办团练,也就是组建军队,镇压起义军。次年,因表现突出,李鸿章被派回家乡,与同样为官的父亲一同组织团练。

于是,书生出身的李鸿章开始指挥战争,这其中既有连胜捷报被时人称赞,也有着指挥失当、扰动百姓的恶名传出,但在战争的历练下,李鸿章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将领。

在此后的五年间,李鸿章带领的清军屡战屡胜,直到父亲去世,他才放下工作,回家守丧。1859年,李鸿章受到曾国藩的邀请,来到他的幕府下帮助他处理军务。

曾国藩个性沉稳,但在做决定上犹豫不决,可李鸿章却能果断地做出选择,这让曾国藩对他更是器重。几年后,李鸿章接受任命,在民间招募士兵和商人资助,组建淮军近万人。

随后在他的经营和规划下,淮军规模逐渐壮大,成为与曾国藩的湘军能够比肩的势力。经过四年的苦战,苏南地区的太平军队被李鸿章指挥的淮军消灭,朝廷转而派李鸿章南下支援淮军,双方合力将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攻破。

1866年,曾国藩镇压捻军起义失败,朝廷改派李鸿章率领淮军征讨。李鸿章吸取了曾国藩失败的经验,将军力集中起来,引诱捻军深入山区,然后从三个方向包围他们。

两年之后,在李鸿章和左宗棠的合力围剿之下,成功镇压了捻军起义。李鸿章也因为两次镇压起义有功,被任命为直隶总督,后来又担任北洋通商大臣。

在这之后,李鸿章便经常与外国列强、商人来往,这使得他开阔了眼界,成为了晚清第一重臣,也让他意识到清朝在军事与商业上是落后于世界的。

自强求富的洋务派

19世纪中叶,清朝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又相继爆发了太平天国起义、捻军起义。国家实力严重衰败,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以及恭亲王奕等人,推行了晚清一次救国图存的振兴计划——洋务运动。

他们秉持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由恭亲王奕上书《通筹夷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洋务运动拉开序幕。

在历史教科书中,对李鸿章的介绍有一半都是关于洋务运动,这也说明了他在这次自救运动中的重要地位。李鸿章开始着眼于“自强”,试图以发展近现代的工业来发展经济,并且为军队制造先进武器。

从1865年开始,李鸿章等人主持建造了,江南机器制造总局、金陵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一批大型近代化军事工业。

这些军工业产业为北洋海军的家里提供了武器和资金的支持,为了解决清朝海军人才的空缺问题,李鸿章又主持创办了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广州鱼雷学堂、威海水师学堂等学校。

不同于历朝历代学校只教四书五经,在洋务派学堂中,李鸿章聘请的外教以及清军将领负责教授学生海战的理论和实操,为北洋海军输送了许多人才。

但李鸿章毕竟仍是封建地主出身,在他眼中,清朝的政治制度无需更改,但“只改表面,不改本质”的做法,无法改变清朝落后挨打的局面。

不可否认的是,这场持续了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确实为腐朽的清朝强行续命了一段时间,而对李鸿章的批评,绝大部分都是因为他在外交上,代表清政府签署的丧权辱国条约。

清朝第一外交官

在被任命为北洋通商大臣之后,此后三十年间,李鸿章几乎全权处理清朝的外交事宜。以至于中日甲午战争过后,日本人点名道姓地要求李鸿章代表清朝谈判。

1895年春,李鸿章带着清朝统治者的任命和清朝有志之士的殷殷期望赶赴日本。日本方面的谈判官伊藤博文咄咄逼人,几次以出兵来恐吓李鸿章,而李鸿章自然是希望为清朝减少赔款。

三次谈判过后,双方的谈判陷入了僵持局面,据悉就在第三次谈判后的3月24日,李鸿章在住处附近的小路上,遭到一名日本青年持枪射击。

子弹射中李鸿章左眼下方,所幸没有造成致命伤害。清朝方面十分气愤,日方也担心因为此事使得清朝有理由拒绝赔款,于是以极快的速度逮捕了枪手。

经过调查,这次枪击不是日本政府授意的行为,是这个青年因仇视清朝才射杀李鸿章,这让伊藤博文松了一口气,但仍然担心李鸿章会拿此事做文章。

另一边,稍微恢复过来的李鸿章正在住处,对同行的大臣交代谈判事宜,谈到枪伤,李鸿章哈哈大笑,“此血可以报国也!”就在大家都困惑不已,李鸿章便开始解释。

他的大意就是:“我们可以利用这次枪击来引起国际舆论的支持,在其他国家的压力之下,日本一定会同意减免我们的赔款,这也算是为国家做贡献了。”

果不其然,在接下来的谈判中,日本方面同意了清朝的减免赔款要求,从原来的三亿两白银减免到二亿两白银,足足减去了一亿两白银。

要知道,当时清政府一年的税收收入才不过八千两白银,李鸿章挨了一枪,为清朝省下了一年多的开支,也缓和了清朝政府的财政紧张。当然,这些故事都源自于民间,真实性也有待考究。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西... 我国的发展是迅速的,而这种发展速度是不依靠掠夺式的经济侵略发展起来的。这在美西方国家眼里是惊讶的,他...
原创 为... 望闻问切诊疾患,救死扶伤治疑难。开刀妙用麻沸散,百姓皆称医中仙。 前几天休假时,品史君在朋友的带领下...
原创 诸... 在诸葛亮北伐的历程中,他共派出了七大先锋,这些先锋各有特点,而其中武艺最为高强的人并非赵云,而是魏延...
原创 五... 这张珍贵的老照片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拍摄的。之所以称其为珍贵,主要是因为照片中出现的五位元帅在革命战争时...
原创 这... 关于毛泽东,邓小平曾深入地表达过自己的看法:“毛泽东思想塑造了我们整整一代人。正是在毛主席的引领下,...
原创 戈... 2022年8月30日,戈尔巴乔夫在经历了充满戏剧性的生活后,离世,享年91岁。 将戈尔巴乔夫的一...
原创 曾... 左宗棠和曾国藩,作为晚清时代的两位著名政治人物,在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他们两人年纪相差不大...
原创 岳... 提到两宋交替时期的历史,岳飞这个名字无疑会让许多人想起。他不仅是南宋初期最为杰出的军事统帅,也是中国...
原创 商... 自古以来,王朝的兴衰更替,不仅仅是军事力量的较量。新兴政权的第一步,往往是通过重建法理来为自己的统治...
原创 太... 东莱太史慈与小霸王孙策的激烈对决,堪称《三国演义》中五大单挑之一,正史《三国志》也有生动的记载:“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