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皇帝登基,部下纷纷抢功劳,只有一人沉默不语,后被定为第一功臣
创始人
2025-08-31 03:32:45
0

一个由纯百姓阶级建立起来的王朝,一个在农民起义中诞生,中国历史上最后的汉民族统治的朝代,大明王朝,一个中国历史上故事颇多的传奇朝代。

明朝,自朱元璋建立后,一直遵循着“立长不立贤”的传位方式,在其子朱标离世后,便想将皇位传给其长孙朱允炆。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甚至不惜杀害诸多功臣给其铺路,这也让对皇位觊觎已久的朱棣产生了谋反之心。

一场“靖难之役”的打响,让朱元璋梦碎,朱允炆下落不明,朱棣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作为新帝的朱棣,他的登基也少不了一群功臣的帮助,其靖难四公爵,朱能、张辅、张玉、丘福中,丘福当属第一功臣。

丘福此人究竟有何等能耐,能获得第一功臣之称呢?

燕王旧部,靖难功臣

1343年,丘福出生,1368年,明朝建立,25岁的丘福担任百夫长一职,随军队来到北京,被分配归于燕王(朱棣)麾下,协助其镇守藩地。

彼时的北京还是一片苦寒之地,丘福像是一个执着的追求者,一人跟随着朱棣。

很快,朱棣也发现了丘福的才能,将他从百夫长的位置提拔到千户,从此,丘福顺理成章成为朱棣的嫡系。

原本藩地划在苦寒之地就已经让朱棣极为难受,加之,建文帝(朱允炆)开始执行削藩的计划,激进的态度引起诸多藩王的不满,削藩对处境堪忧的朱棣来说更是火上浇油。

朱棣考虑再三,一场兵变立即展开,“靖难之役”,一场影响明朝数百年的战斗打响了。

丘福作为朱棣最有力的支持者,他立刻执行起来,与朱能、张玉二人一举夺下北京九道城门,清扫了大量建文帝的势力,为朱棣稳住后方大本营。

在整个靖难之役中,丘福不顾个人安危,始终作为先锋官,几度身先士卒为朱棣保驾护航。

他追随朱棣南下,白河沟之战、灵璧大战、夹河大战等一系列的大战中都有他作为先锋官,一马当先的身影。

按此进度,靖难之役离胜利只有一步之遥,然而,建文帝的部下岂是无能之辈。

1402年,建文帝的部下扼制住淮河,朱棣的南下进度被阻,长时间的扼制,让朱棣焦头难额,一旦渡淮河失败,所有的努力都将化为泡影。

面对如此危机,丘福挺身而出,率领敢死队从上游后方攻入建文帝一方,从背后打其一个措手不及,一举将其部下兵力消灭。

这一战,丘福被立为首功,他的出生入死,为朱棣登基立下了汗马功劳。

第一功臣,第一公爵

靖难之役以朱棣一方的胜利结束。

朱棣顺利登上皇位,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犒赏三军,与朱棣一同奋战的将领们,站在朱棣一方的文臣们纷纷邀功,以求争取丰厚的嘉奖。

在明朝公爵的分封时期只有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时期。二人虽有分封,却各有不同。

明太祖(朱元璋)的公爵分封一般以“开国辅运”为开头,其分封的诸王有兵权,坐镇四方,郡王多是一地多封,虽说有“王”的名号,实则更像是驻守的将军,以专制皇权为主。

明成祖(朱棣)与朱元璋的做法却有不同,他的公爵分封一般以“奉天靖难”为开头。

比起朱元璋认为的血缘亲情大于君臣之情,为了给孙子铺路大杀开国重臣的做法,朱棣更为重视臣子,尤其是辅佐自己登上帝位的重臣们。

因此,在靖难结束后,朱棣便封下了四公爵:丘福、张玉、朱能、张辅。

面对其他将领的吹嘘邀功,作为第一功臣的丘福却显得格外冷静,他只是默默地站在人群里,一言不发。

看着一群乌合之众般的群臣,丘福显得格外特别,丘福深知自己的所作却为,朱棣定会给自己一个满意的职位,面对不争不抢的丘福,朱棣也高看了他几分。

功臣就该得到最好的待遇,不久,丘福便被封为淇国公,位列靖难功臣之首,爵位世袭,这无疑是给了丘福最重的赏赐。

戎马一生,凄凉落幕

丘福是一介武将,他虽憨厚勇猛,却智略空空。

其一,他任职为太子太学,一脚参与到朱高煦与朱高炽两位皇子的太子之位中,一个臣子搅和帝王的家务事,屡次触犯朱棣的底线。

其二,1409年,蒙古鞑靼部进犯,欲要入侵中原与明朝开战,已是老将的丘福毅然决然挂帅出征,朱棣深知丘福为人,虽有勇而无谋,一再叮嘱切勿轻敌鲁莽、宁可徐图,不可冒进。

然而,深入战场的丘福早已将朱棣的警告当做耳旁风。

他一意孤行将数十万军队抛之脑后,只顾率领数千精锐对鞑靼大军猛追猛打,一路被敌诱入敌阵,落入敌方的陷阱中,区区几千人被鞑靼大军团团围困,丘福手下大将尽数被俘虏,而后通通被敌所杀。

明明带领了十万大军,丘福却因为鲁莽,不仅打了败仗,还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

得知战况的朱棣愤懑不已,悔恨自己的用人不当,岂能选自顾自己威风的一介武夫当首领,又恨丘福地不听劝告,一味鲁莽,导致了明军屡屡败绩,损兵折将。

他本就因立太子一事对丘福颇有成见,加之战败,朱棣心头更是愤恨难平,虽然,丘福已死于战场,但朱棣还是将愤怒报复在丘福的家人身上。

朱棣削去丘福的爵位,将其家人流放海南,直到明朝末年,丘福及其家人才得以平反。

纵观丘福的一生,成于身先士卒的勇气,败于身先士卒的鲁莽,他只能做先锋军,却做不了统帅,他的悲剧由他的性格缺点和用兵短板造成。

他的悲剧不也在说明一种君臣之间的关系吗?

帝王需要你时,你的鲁莽,你的骁勇善战都会成为最有力的武器。

天下安稳,帝位巩固时,你的鲁莽,你的骁勇善战只会成为有勇无谋,一介武夫的粗鄙。

丘福的结局不只是明成祖时期的一个臣子的结局,他的结局也是历史上千千万万个武将的结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明... 1640年,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攻下了洛阳。大明王朝摇摇欲坠,崇祯皇帝焦急万分,想打仗,但是没有钱,堂...
原创 李... 在隋末唐初那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时代,众多豪杰纷纷投身乱世,试图闯出一片天地,建立不世功勋。其中,...
原创 杨... 予方聊生活 文|一盏笔纪史 编辑|一盏笔纪史 “我走后,希望翁帆再嫁”。 相差54岁的年龄差,被外...
原创 元... 众所周知,元朝虽然是大一统国家,但从建立到灭亡实际存活的时间并不长,甚至不到一百年。但就是在这么短的...
原创 为... 大家都知道,明朝在我国的历史上面是比较繁荣的朝代了。而且,存活了两百多年,比起一些仅仅只有百年的王朝...
原创 南... 壮士挥金槌,报仇六国闻,朝代更替类似的事情时有发生,这里不得不提到大宋王朝。 对于大宋的评价,有人说...
原创 成... 谈及成吉思汗,脑海中便浮现出伟人说过的一句话: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 言外之意很明显...
原创 明... 01 引言 明朝在历史上立足三百多年,关于其评价可以说是褒贬不一。尤其是明朝的皇帝,其评价也是众说纷...
原创 成... 导语:“一代天骄威永在,无穷碧落月长面。”看到这句诗,我们最先想到的应该就是成吉思汗。毛主席也曾在《...
原创 甄... 《甄嬛传》这部戏中有多少可怜的女人,可能多的是,就算是皇后也是一个可怜的女人,对于这部宫廷大戏,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