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最能力挽狂澜的名将,却遭到崇祯帝的猜忌,死后不久明朝土崩瓦解
创始人
2025-08-30 20:02:36
0

在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明朝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王朝,它曾经十分强大,并且颇具气节,所谓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说的就是这个。然而几百年里,它却饱受后世的争议,每一个人对于明朝的解读都是不一样的,明朝末年,励精图治的崇祯皇帝和一大批杰出的武将,最终却不能力挽狂澜,成为了王朝的陪葬品。然而我们不能否认的是,明朝末年,曾出现过大批杰出的名将,如李定国、袁崇焕、孙传庭、熊廷弼等。这里面的每一个人都有力挽狂澜的能力,其中孙传庭更是最特殊的一个,堪称是最能力挽狂澜的名将。据史料记载,孙传庭从小就爱读书,26岁的时候就考中了进士,并且成为储备官员,然而天意弄人,最终他却成为了一代儒将,他本来学习的是治国理政的能力,却不料成为了前线统帅。大家都知道,万历年间,明朝阁内首辅张居正曾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得大明出现中兴的局面,然而张居正死后,大明王朝又进入到无尽的黑暗中。

崇祯八年,大明王朝内部出现了很大的忧患,各地起义军开始蓬勃发展,崇祯皇帝再也坐不住了,随后孙传庭因表现突出,被提拔为军师统帅,率军前去镇压陕西的农民军。据史料记载,孙传庭来到陕西之后,镇定自若,并且分析了敌我双方的优势后,将叛军杀的是丢盔卸甲,得到崇祯帝的赏识。然而正在此时关中又出现了叛乱,孙传庭不得已又前去镇压关中的起义军,不过崇祯却不放心武将手握实权,一面嘉奖孙传庭,一面又派人前去监督,使得孙传庭始终放不开手脚,极大的影响了战争进展。而关外的努尔哈赤也正在率军猛攻山海关,孙传庭十分清楚努尔哈赤的想法,为了避免京师沦陷,孙传庭联合河南等地的大明军队,打算一举剿灭叛军。在这样的情况下,孙传庭还是打败了各地起义军,并且维护了大明王朝的统治,公元1638年,多尔衮率清军节节南下,打算一举贡献京城,崇祯紧急命令各地勤王之师前来包围京城。

其中卢象升就来到了京城,大家都知道,卢象升其实也是一个儒将,并且非常具有军事才能,而且立下了赫赫战功,但却遭到崇祯的猜忌,导致他施展不开手脚,最终在巨鹿战死。而此时的孙传庭也率军回援北京,在京城城外与清军展开血战,在这样的情况下,有许多大臣都在说议和。崇祯十分担心孙传庭会谋反,因为得不到崇祯的信任,孙传庭也是进退两难,而且遭到崇祯帝的猜忌。结果崇祯居然将孙传庭抓了起来,当时卢象升和袁崇焕都已经死去,能够力挽狂澜的只有孙传庭了,于是崇祯只得放掉了孙传庭,然而此时的李自成大军已经很有实力了。本来孙传庭是希望能够收拢民心,然后死守潼关,使得李自成大军不能进攻北京,然而崇祯却下令他与李自成力战到底,结果孙传庭在万般无奈之下,只得出城作战,最终战死在潼关。在孙传庭死后不久,李自成便兵临北京城下,而崇祯帝也不得在煤山自缢身亡,大明王朝土崩瓦解。

笔者认为,崇祯虽然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一生都怀着力挽狂澜,拯救大明江山的心思,但为人却十分猜忌,特别是对武将,他更是刻薄寡恩,无论是袁崇焕,还是卢象升,抑或是孙传庭,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被他害死的。我们可以设想之下,如果崇祯能够完全信任这些名将,说不定大明王朝真的能够起死回生,但历史没有如果,一切都留待后人评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摄... 民国十年(1921年)的一天,载沣的嫡福晋、溥仪的生母,在醇亲王府中吞食鸦片自尽,时年仅37岁,正值...
原创 魏... 魏延是三国时期蜀汉政权中的一位显赫将领,他在刘备征讨益州之前,便已投奔于刘备。随着刘备开疆拓土,魏延...
内部展陈首次亮相!大辛庄遗址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梦瑶 5月18日,在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2025国际博物馆日暨大辛庄...
原创 赵... 大宋开宝九年十月二十日的清晨,宫人们像往常一样推开了皇帝寝宫的门,准备照常为宋太祖赵匡胤梳洗、准备一...
赵高犯法,蒙毅要法办,嬴政赦免... 一、齐国人才的流失,蒙恬原来是从爷爷蒙骜这一辈上,才从齐国来到秦国的。 蒙恬者,其先齐人也。恬大父蒙...
读《毛星火:反对国家大剧院聘用... 在阅读毛星火先生对莫言的严厉批评后,我深感其中所体现的对于维护国家尊严与民族情感的坚定立场。毛星火先...
原创 杨... 在杨家将的传奇故事的早期,北宋和辽国的对抗是主要的背景。宋辽两国曾长期并立,形成了对峙局面。辽国多次...
原创 彭... 彭德怀与黄克诚不仅是革命战友,而且是性格互补的上下级,两人之间深厚的革命友谊贯穿了他们的一生。彭德怀...
原创 蒙... 在历史文献中,对蒙古人姓名的记录主要是通过音译来完成的,因此这些名字的真实含义往往对人们而言颇为陌生...
原创 探... 在风云激荡的大汉王朝,有四件物品被誉为“镇国神器”。这四件神器分别是斩蛇剑、孔子屐、传国玺和王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