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听忽悠把苏联整垮,退休当演员的戈尔巴乔夫,为何被普京怒斥?
创始人
2025-08-30 18:33:10
0

2017年,一个俄罗斯老头的言论引得普京罕见暴怒,总统表示:

明明是俄罗斯历史上最大的懦夫,却还想插手国际上的事情!

按理说,普京作为一国领导人,完全不该说出如此激进的言论,可事实上,在他盛怒之后,

无论外国舆论还是俄罗斯民间,都齐刷刷的站在了他这一头。

原来,让普京震怒的老人是苏联的最后一位总统戈尔巴乔夫。当天,他当着一众媒体的面,不仅

子虚乌有的指责普京,还表示自己愿意顶着一把老骨头督促美俄两国遵守秩序。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戈尔巴乔夫究竟做了什么,才会让普京如此憎恨他?而他口中所说的秩序,又是指什么呢?

提起戈尔巴乔夫,大家第一个想到的肯定就是苏联的掘墓人,然而,作为苏联的“亡国之君”,戈尔巴乔夫在刚上任时,干的还是不错的。

1985年,刚上任的戈尔巴乔夫可谓是拥有一身虎胆,相较于过世的前几位领导人,他可以称得上是一名彻头彻尾的改革派。

在社会建设方面,戈尔巴乔夫凭借他独特的嗅觉,开始

接受一些西方市场的经济思想。

在此之前,苏联体制僵化,经济也是一潭死水,这就使得曾经的庞然大物已经在冷战中力不从心了,而

戈尔巴乔夫治下的苏联稳定了经济结构,人民生活也来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状况。

不过,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或许是戈尔巴乔夫太想做出成绩了,苏联

还没稳定几天,他就急着继续改革。

其实从这点上来看,与其说他看重的是改革的结果,倒不如说他是喜爱改革本身。

1987年,戈尔巴乔夫

将自己的改革精髓,“新思维”理念整理成图书,并且迅速出版。

“新思维”大体上来说,在经济方面就是

鼓励自由市场中的企业捉对厮杀,

在政治方面,大幅

加强民间自由言论的比重。

其实从现在来看,戈尔巴乔夫的思维模式完全是套用了西方国家“民主”化的外衣,可实际上,苏联人民早已习惯了此前的意识形态,而

对于新的改革,他们从骨子里就不适应,

与此同时,

对于那些提出十分过激言论的团体,戈尔巴乔夫也采取了默许、纵容的态度。

也正因如此,

短短两年间,曾经万众一心的苏联竟出现了4万多个提倡西方“入侵”的组织。

一方面,苏联人民过惯了集体生活,突然间提倡尊重个体,就形成了年轻人与老年人的激烈交锋,

社会迅速动荡;

而另一方面,戈尔巴乔夫的思想只包含了要学习西方国家,但却没有具体落实,这就使得他的

追随者们十分迷茫,根本不知道方向在哪里。

实际上,戈尔巴乔夫本人都不知道方向在哪里,咱刚聊过,他算得上是一名彻头彻尾的改革派。然而,本就头脑空空的他其实根本没什么本事,哪怕是引以为傲的“新思维”著作,也

不过是他从前人们的思想中提炼出来的空话,

而他之所以着急将言论编辑成书,也不过是

为了获得名利罢了。

与此同时,相比于苏联人民追随新思维带来的弊端,西方势力的潜入则对苏联的危害更大。因为

戈尔巴乔夫削弱执政党的话语权,

放任各类民间团体的操作,使得不少别有用心的

西方间谍开始肆意妄为。

他们表面上打着追随戈尔巴乔夫的旗号,实际上无恶不作,

一边将苏联的各类资源偷运回国内,一边给迷茫的民众进行“洗脑”教育。

根据苏联官方资料的记载,彼时的莫斯科,

有一个叫做“俱乐部联合会”的组织,

他们的“首脑”来历不明,是不是斯拉夫人都难说。可也就是这样一个野鸡组织,却敢于在光天化日之下跑到广场上示威,称他们有权利控告苏联官员,并且还

要求苏联当局放弃诸如石油、天然气这类国有企业的控股。

用我们现在的眼光看,彼时的苏联内部若是有“俱乐部联合会”这样的组织,全员没被抓进监狱都不错了,然而

在戈尔巴乔夫看来,他们提出的不仅不是过激言论,反而还是响应了自己号召的先锋。

或许是受到了民间组织的影响,一些大学中的教授竟然也开始在浑水中摸鱼。比起民间组织,他们的野心更大,甚至

要求苏联修改宪法,使得完全没有从政经验的人,可以凭借资产和学术水平“当官”。

如果说这些还只是小儿科,那么在远离莫斯科的地方,一些民间组织就更猖獗了。

他们开始崇拜曾经侵略苏联的德国,

并且还将地方资源卖给西方国家,以换来步枪、步战车等武器装备。与此同时,他们的

势力甚至一度扩大到了远东地区,

彼时苏联内部的

违禁品、情色交易等,也是这种团伙一手操控的。

不夸张地说,

这种组织完全就是“黑社会”与“恐怖主义”的结合体。

其实从这点也能看出,戈尔巴乔夫治下的苏联已经完全乱成了一锅粥,而他本人似乎很乐意看到这种状况,

除了对乱象视而不见之外,还开始加强了对西方国家的学习。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

戈尔巴乔夫或许认为自己是将苏联从泥潭中拉出来的“伟人”,可在外界看来,他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懦夫。

其实除了对一众非法组织妥协外,戈尔巴乔夫的懦弱还在其他方面有所体现。在新思维的“荼毒”之下,

莫斯科一度出现过叶利钦与戈尔巴乔夫两位总统共同执政的“奇观”,

在这其中,叶利钦是俄罗斯总统,而戈尔巴乔夫是苏联总统。

与此同时,作为官职更大的一方,戈尔巴乔夫无论是在政府内还是民间,都几乎没有一点威信可言,乃至于在

发表演讲时,都会被叶利钦强硬的要求念自己为其准备的稿件。

无论是打输第一次车臣战争,还是对美国俯首称臣,叶利钦的无能形象可谓是十分出名的,而戈尔巴乔夫

能被叶利钦这样一个软柿子欺负,

也从侧面说明了他到底有多么的懦弱。

如果戈尔巴乔夫此前对苏联国内的一系列改革都只能算是解体的开胃菜的话,那么

真正将苏联推下悬崖的,莫过于他与美国签订的一纸条约。

1987年,戈尔巴乔夫与时任美国总统里根在勾肩搭背的寒暄后,一拍脑门想到了一个计策,

若是两国都将国库中的核武器销毁,那么世界不就和平了吗?

戈尔巴乔夫的想法可以说正中了美国的下怀。要知道,在冷战时期,美国最忌惮的就是苏联的核武器了,而如今,他自己想往火坑里跳,哪有不推一把的道理?就这样,

“中导条约”诞生了。

该条约规定,

美苏两国必须销毁500至5500公里射程的核导弹。

当时,戈尔巴乔夫为了履行承诺,亲自下令将国库内的1700多枚导弹送入了销毁厂,而

美国却只销毁了800枚,连苏联的一半都不到。

苏联已经失去了对北约国家的主动权,而美国本土的导弹却能轻松的飞到俄罗斯本土。

从结果上来看,

中导条约显然是一则十分不平等的条约,

也正因如此,在苏联解体,普京后来成为俄罗斯总统后,十分想要改变这种不利的态势。当然,随着近年来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不断施压,

强硬的普京也开始在其他的领域寻找突破口。

接下来发生的就是咱一开始聊到的,2017年,已经86岁高龄的戈尔巴乔夫接受了一次电视采访。在此之前,他虽然“恶贯满盈”,但在生活上却十分逍遥,

除了在各类西方影视作品中“本色出演”外,他甚至还因为解体了苏联,被颁布了好几次诺贝尔和平奖。

采访当天,他隔空抨击普京,

称对方根本没有权利破坏“中导条约”,

与此同时,戈尔巴乔夫还大方地承认,若是条件允许,

他愿意以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的身份,敦促两国都遵守当初约定的秩序。

也正因如此,在得知了戈尔巴乔夫的隔空喊话后,一向彬彬有礼的普京都压不住火了,他怒斥对方:

俄罗斯历史上没有人比戈尔巴乔夫更懦弱了,因为他的懦弱,使得权力落到了一帮疯子手上,然而,已经迷失在那个年代的懦夫却还想用热脸贴美国的冷屁股!

不得不说,此时的戈尔巴乔夫不过是一个“落魄”的演员,而他作为斯拉夫人的罪人,一个早已失去权力的“亡国之君”,却对挽狂澜于既倒的现任总统说三道四,

也难怪普京会被气的“丢掉风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家... 在浙江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上,张女士悉心守护着一枚世代相传的中华民国河南省造双旗币十文。这枚双旗币,自...
原创 嘉... 封建时期曾经出现了很多位皇帝,明朝诸位皇帝中有很多有个性的人,其中有一位皇帝后人评价大不相同,有人称...
原创 王... 春秋战国 群雄割据,在这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出现了很多的猛将,《大秦帝国》系列,也为观众们呈现了名将的...
原创 南... 秦桧,南宋大奸臣,可谓是臭名昭著。此人极力主张与金人议和,陷害抗金英雄岳飞,一直想要割地称臣,向金纳...
原创 最... 我国被称为"礼乐之邦",孔子也曾经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如果说文字是人类信息沟通的桥梁,...
原创 为... 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史学家,两司马是绕不开的,北宋年间的司马光历时近20年写出的鸿篇巨制资治通鉴,可谓是...
淝水之战:英雄力挽狂澜,护佑汉... 晋室南渡后的江南,起初不过是一片流亡者的栖身之地。西晋覆灭后,中原大地瞬间沦为五胡的战场,匈奴、鲜卑...
原创 李... 历史的风铃不停摇摆,令人心旷神怡的不是这风铃的律动,而是那轻轻摇摆下的李氏大唐。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
原创 李... 贞观八年九月初四,在长安城一百五十米宽的朱雀大街上,只见人头攒动,堵的水泄不通。为何会如此的热闹?原...
原创 司... 三国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诸葛亮无疑是三国群英中最为璀璨的那颗星。但要问谁能与诸葛亮并驾齐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