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中,王朝更替频繁,每当新的皇帝继位的时候,立太子便成为其重中之重的大事,然而有个奇怪的现场出现了,在中国历史上,有些人尽管被立为了太子,但是却最终没有登上皇位,有的是窥视皇权,引起皇帝的猜忌,最终被罢免,有的是欲图谋反,最后把流放,有的是英年早逝,与皇位无缘。今天笔者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国历史上三位太子的悲惨命运,他们一生都没能登上皇位,让人觉得十分可惜与同情。
第一位便是李承乾。说起李承乾,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他可是唐太宗和长孙皇后的第一个儿子,也就是名副其实的嫡长子,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代王朝继承人的选择是按照嫡长子继承制来实行的,换句话来说,只要李承乾安分老实,做好自己分内之事,李世民死后,皇位一定是他的。如果历史真的是这样,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唐高宗和武则天了,然而历史没有如果,李承乾的叛逆心比较重,受不得一点委屈,当年李世民只是责斥了他一下,他便勾结大将侯君集谋反,最后谋反被泄露,他的太子之位被罢黜,自己也被贬为平民,流放千里。
第二位是朱标。朱标是建文帝朱允炆的父亲,也是朱元璋的长子,朱元璋在刚建立大明王朝之后,便将朱标立为太子,解决了一件大事。而且据史料记载,朱元璋对朱标是相当满意的,朱标在治国理政方面颇有才华,不仅能够独立处理相当多的政务,而且在军事方面也有一些谋略,在朝中威信极高,可以说,满朝文武都是比较支持朱标继位做皇帝的。然而就是这么造化弄人,1392年,朱标因病英年早逝,朱元璋十分痛苦,为了补偿对朱标的疼爱,便立了皇太孙朱标之子朱允炆为太子,但是这也导致了后来的靖难之役,我想,朱元璋也是没有想到的。
最后一位是胤礽。胤礽是康熙皇帝和皇后赫舍里的儿子,是标准的嫡长子,拥有天然的继承优势。在他才1岁的时候,就被康熙帝立为太子,但是胤礽算是“倒霉”了,他遇到的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胤礽足足当了30多年的太子,可以说当的已经没意思了。于是便开始觊觎皇权,但是康熙帝是一个十分贪权之人,在知道胤礽正在窥视皇权之后,非常不满,再加上外人的挑拨离间,康熙帝最终罢黜了胤礽的太子之位,也就是说胤礽当了30多年的太子,最后居然没有登上皇位。
笔者认为,当雄才大略的皇帝的太子是相当痛苦的。如果太子明哲保身,那么会让皇帝觉得你是无用之人,时间长了,太子之位也会出现威胁,但是如果你表现出来能力突出,也会让皇帝担心你会夺权篡位,毕竟秦王李世民可就是这样上位的。除此之外,假如当年朱标真的继承皇位了,朱棣是不会造反的,因为他出师无名,朱标是名正言顺的嫡长子,并且在朝中威望极高,不会再有人支持朱棣,而且朱标的才华不会比朱棣差,但是奈何天意弄人,朱标早早地去世了,其儿子建文帝的去向至今还没有一个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