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3月12日上午9时30分,国父孙中山因患肝癌医治无效,在北京东城铁狮子胡同5号行辕逝世,享年59岁。孙中山死后,灵柩移往北京西山碧云寺暂厝。孙中山弥留之际,守护在病床的宋庆龄、孙科、何香凝、汪精卫等人见其昏迷了,悄悄地讨论后事。
汪精卫提出自己的意见,“是否就葬于北京景山为妥?”这时孙中山突然苏醒过来,“不,不,我要紫金山。”孙中山之所以希望归葬南京,是因为他对南京充满着深爱之情,“南京为中国古都,在北京之前,其位置乃一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中之大都市诚难觅如此佳境也。”
1926年6月1日,国民政府在南京钟山修建中山陵,1929年春修建完毕。当年5月26日,孙中山的移灵仪式在北京举行。凌晨一点启灵,天安门广场鸣炮108响,孙中山灵榇被抬出灵堂。刚开始是24名杠夫抬着,后改为32名杠夫,在去车站的路上,沿途超过30万群众默哀送行。
当他下午两点半,孙中山的灵柩到达北京前门车站,孙中山的灵车为国外进口蓝钢车。此列车共为十节,第五节为灵车。5月28日,孙中山灵柩抵达南京,停灵举行公祭至31日,当时南京城万人空巷。6月1日,国民党为孙中山举办隆重的奉安大典。下面笔者给大家展示一些当年孙中山灵柩从运到南京安葬的全过程。
照片一、设立的“天下为公”彩坊
照片二、围观送葬的人群
照片三、士兵和人群
照片四、运送孙中山灵柩的火车
照片五、孙中山的灵柩运抵中山陵
照片六、孙中山的灵柩
照片七、孙中山灵柩被抬入墓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