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有狮子吗?答案自然是有的,我国神话传说中的狻猊,就被证实是狮子。文献中第一次出现狮子是《汉书·西域传上》,里面提到有一个叫乌戈的国家,国内有桃拔、狮子和犀牛。这里为什么是师子呢?因为隋唐以后,才统一改成了“狮子”。
到了东汉以后,狮子已经被西域多国作为贡品,进献给大汉皇家。据《后汉书》所载:“章和元年,月氏遣使献师子;章和二年,安息国遣使献师子;阳嘉二年,疏勒国献师子。”
自此,狮子就从“舶来品”逐渐本土化,成了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员。
今天要说的不是我国什么时候开始有了狮子,而是一个关于狮子和老虎哪个更厉害的话题。
传说,汉朝皇室为了验证到底是外来猛兽狮子更厉害,还是本土猛兽老虎更凶,曾经先后组织了两场对决:将这两种猛兽关在一起,用一场直管的斗争决出胜负。
有比赛就自然得有结果,传说中两次比赛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都是外来的猛兽获得了胜利。
狮子和老虎的对决
既然汉朝已经有了狮子,那么安排一场狮虎斗是不是也算合理呢?其实不然,首先历史上并没有相关的文献记载,其次以能够作为封建社会的贡品来说,被西域各国选中千里迢迢送至大汉国都,至少应该有个好的寓意才对。祥瑞之物,自然不会随意被拿来决斗。
那么就没有哪本历史著作提到狮虎斗吗?南北朝时期杨衒之所著的《洛阳伽蓝记》里,倒是写到了一次狮虎斗:
北魏孝庄帝元子攸得了一头波斯国进贡的狮子,就对侍中李彧说:“朕闻虎见狮子必伏,可觅试之。”
然后就有人送来了一只老虎,附带一只豹子。
结果老虎和豹子都不敢抬头看狮子,正好园中还养有一只盲熊,那就拉过来也一起试试,盲熊则更怂,刚一闻到狮子的气味,就吓得直跳,“曳锁而走。”
等到元恭继位以后,就说兽要有兽性,不能关着,让人送回去。结果送狮子的人觉得路途太远,就在路上把狮子给杀了。
这个故事其实很有讽刺意味,战无不胜的狮子,最终只落得个家都回不得,惨淡被杀的结果。每读到这段文字,实在很难不把故事里的老虎、豹子、盲熊、狮子和人之间的排序,跟当时的动荡局势做联系。杨衒之笔下的狮虎斗,更像藏了言外之意的寓言故事。
而在西晋文学家张华的《博物志》里,狮子和老虎没有决斗,却遇上了比它们更厉害的异兽。
老虎的故事是这样的,汉武帝时胡人送了一只猛兽:“大如狗,然声能惊人”,敢站在老虎头上,搦虎面、搦虎鼻,老虎全程只是匍匐在地,闭着眼睛不敢直视。
狮子就更倒霉了,魏武帝去伐冒顿,路上遇到了狮子,狮子很厉害,伤了很多士兵,围捕起来甚是困难。可突然有只异兽从林中窜出,长相大小只用了两个字形容——“如狸”,甚至都没有打斗,异兽直接跳到狮子头上,狮子“即伏不敢起”,然后狮子就被杀了。
不管是《洛阳伽蓝记》,还是《博物志》,其实都带有志怪小说的色彩,看起来写的有现实中存在的动物,其实笔者已经加了很多想象和艺术加工。它们的故事,也承载了笔者想要表达的或警示、或启示、或嘲讽的文学意义。
分则各霸一方,合作互有损伤?
按照地域来说,老虎在亚洲称雄,狮子在非洲称霸,按理说想要决斗是非常有难度的,但是随着世界交流越来越便利,狮子和老虎很容易就成了近邻。尤其是近些年,野生动物园里同时有狮子和老虎,根本就是很正常的事情,偶尔打一架也就不算太稀奇。
不过可以查到的打架事件,狮子和老虎的战斗力可以说各有优势,通常都是互有损伤。但不管狮子和老虎哪一个赢了,对于动物园来说,都是非常大的损失,因为一旦让他们两王相遇,那最后决出的就不单单是输赢,而是生死。
不过凡事总有例外,因为这个世界上还有两种极其稀有的哺乳动物,叫狮虎兽和虎狮兽。
狮虎兽是雄狮和雌虎所生的后代,虎狮兽则是雄虎和雌狮所生的后代,也就是说,狮子和老虎除了决斗以外,还可以和谐相处,甚至恋爱结婚、孕育后代。
只不过因为是跨物种杂交的产物,狮虎兽和虎狮兽都没有继承到父母的王者气质,狮虎兽虽然可以拥有远超出父母的巨大体型,但行动力、灵活性等却相差甚远;而虎狮兽则要更为稀有,因为存在基因缺陷,大部分虎狮兽都有夭折的风险,存活率极低。
神话祥瑞之狮虎
狮子和老虎除了是各自领域的王者,在我国的神话传说中,它们还是代表祥瑞的神兽。可能因为狮子是从西域传入的,又正好跟佛教传入的时间相差不远,所以狮子的神话色彩,很多也会跟佛教相关。因此,在民间信仰中,狮子也被赋予了智慧、正义、吉祥的意义。
比如,一说到狻猊,还有谁不知道是文殊菩萨的坐骑;石狮子则会矗立在各级衙门、宫殿、庙宇等处,具有驱妖避邪、镇宅守护的神奇威力;在一些喜庆的节日和大型活动上,也常常会用到一种传统艺术——舞狮,来表示庆贺。
老虎作为土生土长的猛兽代表,除了是当之无愧的百兽之王,在民间信仰中,也是可以与龙并称的顶级神话形象,被视为力量和威严的象征。龙和虎并称的成语不要太多,《易经》中也用“云从龙、风从虎”,来解释事物之间的感应和联系。
在我国古代,皇家赋予将领调兵遣将权力的信物叫“虎符”,作战勇猛的将领会被人赞誉是“虎将”,父子二人都英勇无畏人们会说“虎父无犬子”。就连代表文人成就的科举考试,最有名、最能人辈出的那一届,也被称为“千年龙虎榜”。
这是不是也算得上另一种狮子和老虎的决斗——在中国文化中的比拼。不同的是,不管是虎文化还是狮文化,所代表的都是人们对和谐美好事物的颂扬,而恰恰是因为它们在各自领地的绝对权威,才可以作为力量、权威、正义……的化身被颂扬。
所以,狮子和老虎谁更强,重要吗?
参考文献:
《汉书》《后汉书》《洛阳伽蓝记》《博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