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唐太宗文可安邦武能定国,十六为将帅!你十六岁时在干啥?
创始人
2025-08-26 19:34:42
0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封建帝王中比较开明,能够发奋图强的一个。他的政治,军事才能,在青少年时期就有了极显著的表现。

人常说:“从小看大”,李世民青少年时期的两个故事,已表现了他的政治远见和军事才能以及他果敢、坚定的性格特征。

大业末年(隋炀帝的年号)隋炀帝杨广巡视北方边境,被突厥(匈奴族的一部分)部探知,始毕可汗(突厥族首领)率军队前来袭击。由于事先探得消息,隋朝君臣及时避入雁门关坚守,等候援兵。

李世民不满十八岁,就已看到了残暴腐败的隋朝,在农民起义的冲击下,面临崩溃的形势,因此主张利用时机,夺取政权,救民水火,为建立唐帝国打下了战略思想基础。在反隋斗争正式爆发后,李世民又主张直扑长安,占领当时的政治、经济中心,并取得政治上的有利地位,坚决反对割据一方,缺之雄心大志的做法。充分显示了李世民高瞻远嘱的雄才大略。

李世民十八岁时,就积极准备起兵推翻隋朝的统治。他经常虚心地与贤士结交,拿出钱来,收养门客。这些豪侠都愿为起义誓死效力。时机成熟之后李世民详细地分析了隋朝末年的形势,说服了父亲(高祖李渊),起兵反对隋朝。当时,李世民带领一支队伍,攻占了西河一带地方(今山西汾阳一带),被任命为右领大都督,统领右军三军,随即又统兵西上贾胡堡(今山西霍县境内)。隋朝勇将宋老生统率二万精兵,驻守抗拒。当时阴雨连绵,军粮将尽,李渊和裴寂商议,决定暂时先守太原,等待以后再慢慢进取。李世民得知后便向高祖提议:“这次起兵,是为了老百姓,应当直接攻取隋朝的京城一长安,而取天下。今天遇小敌就撤兵,那么相从的起义之兵就会失望而溃散,到那时,孤守太原,即使守住一城一地,岂不成割据一地的小毛贼了?怎么能保住举兵起义的前途呢?李渊没有采纳他的意见,仍然下令撒兵。

李世民统率三军,身经百战,终于攻占了长安灭了隋朝,建立唐朝。他的父亲李渊登基做了皇帝(唐高祖)封李世民为尚书令(最高行政长官)、左武侯大将军(高级军职)并晋封秦王。后来李世民继承了皇位(唐太宗),成为盛唐君主,开创了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的局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1年坚守!“较真”的詹敬江,... 近年来 茶山镇深入践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聚力生态文明建设 纵深...
原创 你... 一说起岳飞,大家都会想到岳母刺字,想起他精忠报国的故事。岳飞是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南宋时期的抗金名将。...
原创 那...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后,出现了众多的政权。这些政权有众多的不同,有的实力弱小,有的实力强大那些实力强大...
山西平定瓦岭村的红色记忆与绿色... 太行山革命老区腹地的阳泉市平定县东回镇瓦岭村,是一个被红色记忆浸润、绿色产业滋养的山村,在村党支部书...
原创 古... #古人晚上的娱乐生活有哪些# 说起夜生活,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在白天一番劳作后,剩余的夜晚活动时间可比...
原创 流... 前言 35岁的蔡文姬,流落匈奴12年,回归中原后竟被曹操强制嫁给小她12岁的年轻人。古代女子30岁...
原创 毛... 毛主席一生宏才大略,古云:三十而立。毛泽东30岁的志向是什么?史无可查。不过,笔者查到他32岁时志向...
原创 “... “围魏救赵”其实并没有救了赵,反而让它损失惨重—— “围魏救赵”经常被人津津乐道,被列为三十六计之一...
原创 3... 命运的钟摆 十月二十一日酉正二刻三分,换算为公元1908年11月14日(周六)18点33分,在清朝历...
原创 假... 明朝胡应麟评价曹氏家族时曾说:阿瞒何徳,挺育多才?生子如此,孙仲谋辈讵足道哉!这阿瞒自然是曹操,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