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唐太宗文可安邦武能定国,十六为将帅!你十六岁时在干啥?
创始人
2025-08-26 19:34:42
0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封建帝王中比较开明,能够发奋图强的一个。他的政治,军事才能,在青少年时期就有了极显著的表现。

人常说:“从小看大”,李世民青少年时期的两个故事,已表现了他的政治远见和军事才能以及他果敢、坚定的性格特征。

大业末年(隋炀帝的年号)隋炀帝杨广巡视北方边境,被突厥(匈奴族的一部分)部探知,始毕可汗(突厥族首领)率军队前来袭击。由于事先探得消息,隋朝君臣及时避入雁门关坚守,等候援兵。

李世民不满十八岁,就已看到了残暴腐败的隋朝,在农民起义的冲击下,面临崩溃的形势,因此主张利用时机,夺取政权,救民水火,为建立唐帝国打下了战略思想基础。在反隋斗争正式爆发后,李世民又主张直扑长安,占领当时的政治、经济中心,并取得政治上的有利地位,坚决反对割据一方,缺之雄心大志的做法。充分显示了李世民高瞻远嘱的雄才大略。

李世民十八岁时,就积极准备起兵推翻隋朝的统治。他经常虚心地与贤士结交,拿出钱来,收养门客。这些豪侠都愿为起义誓死效力。时机成熟之后李世民详细地分析了隋朝末年的形势,说服了父亲(高祖李渊),起兵反对隋朝。当时,李世民带领一支队伍,攻占了西河一带地方(今山西汾阳一带),被任命为右领大都督,统领右军三军,随即又统兵西上贾胡堡(今山西霍县境内)。隋朝勇将宋老生统率二万精兵,驻守抗拒。当时阴雨连绵,军粮将尽,李渊和裴寂商议,决定暂时先守太原,等待以后再慢慢进取。李世民得知后便向高祖提议:“这次起兵,是为了老百姓,应当直接攻取隋朝的京城一长安,而取天下。今天遇小敌就撤兵,那么相从的起义之兵就会失望而溃散,到那时,孤守太原,即使守住一城一地,岂不成割据一地的小毛贼了?怎么能保住举兵起义的前途呢?李渊没有采纳他的意见,仍然下令撒兵。

李世民统率三军,身经百战,终于攻占了长安灭了隋朝,建立唐朝。他的父亲李渊登基做了皇帝(唐高祖)封李世民为尚书令(最高行政长官)、左武侯大将军(高级军职)并晋封秦王。后来李世民继承了皇位(唐太宗),成为盛唐君主,开创了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的局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归潮“家己人”:请来古城外江... 一曲潮音一盏茶,在百年古建里做一回“潮式闲人”。 即将迎来第二十三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的潮州,满城皆是...
中日交锋正酣,马来西亚突然动手... 当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于中日之间那场没有硝烟的外交交锋时,东南亚槟城州的一场迅捷执法行动,如同一道惊雷...
原创 历... 历史的长河中,时常发生一些令人惊讶的巧合,让人不禁对世界的神秘性和不确定性感到惊叹。比如,火烧圆明园...
原创 刘... 刘旦是汉武帝的第三个儿子,虽然他的弟弟刘弗陵继位后,刘旦心中一直感到不满,甚至两次发动叛乱。尽管刘弗...
双馆联动——串起八百年海丝梦,... 11月23日,阳江海陵岛上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下称“广东海丝馆”)历经16年来重要升级后正式开...
五本值得一看的经典企业管理书籍... 真正有价值的企业管理类书籍,从来不止于教你几个管理小技巧,而是帮你建立系统的思考框架。 这样的书,往...
赏溥儒、王铸九等名家绘画 王铸九(1900-1966) 老来红 纸本镜心 款识:老来红。王铸九晨兴。 钤印:铸九 溥僴(19...
北京延秋韵 美景引客来 北京延... 文人墨客笔下的秋日北京,令人无限向往。为了让这份秋日限定美好停留更久,北京从文旅体验创新、生态养护优...
原创 美... 日本侵华到底是为了什么? 提起日本侵华,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掠夺资源”和“军事扩张”。但你知道吗?...
原创 海... 喜欢神话传说的人对于亚特兰蒂斯的故事应该都不陌生。然而,关于亚特兰蒂斯的起源,很多人可能并不十分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