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问地球上哪种职业最悲催?恐怕就要数大韩民国的总统了,别看竞选总统时多么气宇轩昂,就任总统时多么风光无限,只要一下台,马上就锒铛入狱,一下从天上跌落十八层地狱,堪称世界奇观。
那么,这种奇葩的韩国“总统魔咒”,是从何时何人开始的呢?
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位始作俑者,刚刚去世的韩国前总统——卢泰愚。
1932年12月4日,卢泰愚出生于韩国庆尚北道达城郡一个小吏家庭,祖父有汉文基础,给孙子起了这个充满中庸之道的名字,寓意“大智若愚”。
卢泰愚幼年父亲去世,家道中落,韩国当时是典型的父权社会,没有父亲的家庭的孩子会受人歧视,卢泰愚的母亲便扮演起了严父的角色,时常训诫卢泰愚:“不要让别人说你是个没爹管教的混小子。”
因此,卢泰愚从小就非常懂事,说话办事非常早熟,“没有一点孩子样”。
卢泰愚长大后,像韩国男孩必做的那样,走进军营,成为一名军人。韩国自日据时期就留下了浓烈的日本法西斯军事遗风,又经过朝鲜战争,军人在国家中的地位无比显要,尤其是曾经担任“大日本皇军”军官的朴正熙(朴槿惠的父亲)发动政变,建立了军人政权,韩国便开始进入了“军政府”的阶段。
卢泰愚正是在这个时期,考入了韩国陆军士官学校,结识了未来的韩国军人总统全斗焕,两人成为好友。
(图:卢泰愚(右)与全斗焕)
当时的韩国军队充斥着旧日军的积习,中下级军官野心勃勃,时刻准备“下克上”,发动政变,为此,他们在学校期间就开始网络死党,形成了一个个法西斯特色的小团体。全斗焕就组织了一个“一心会”,卢泰愚也成为重要成员。
毕业后,卢泰愚与全斗焕跟随韩国最凶悍的白虎部队投入越战,越战结束后,卢泰愚一路飞黄腾达,1979年便成为韩国首都卫戍部队“白马部队”师团长,全斗焕也成为韩国国军保安司令官,进入了韩军高层。
就在这一年,朴正熙总统遇刺,军政权出现真空,全斗焕、卢泰愚为首的“一心会”看到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就于当年12月12日发动军事政变,建立了新的政权,全斗焕担任总统。
这个全斗焕军政权是一个赤裸裸的日本法西斯军部式的政权,黩武好战,甚至主动策划派出特种部队进入朝鲜,刺杀朝鲜的领导人,结果特种部队哗变,在韩国首都大闹一场,最后当着世界电视媒体的面,全体拉响手榴弹,自杀身亡!
虽然他们的前辈朴正熙也是军事独裁,但朴正熙只是借用军人政权的有力手段,其治国还是很有一套的,开启了韩国经济的腾飞,而全斗焕就不同了,他对内严酷增压百姓,激发了韩国群众长达十年的“民主运动”,其爆发点便是1980年震惊世界的“光州惨案”。
当时,政府出动了军队和全副日式装备的军警,在街头抓捕开展民主运动的学生和市民,被打死的人装满了好几辆卡车,最后造成了240人死亡、409人失踪、5019人受伤的惨案!
这些惨无人道的行为,引发了全世界的抗议,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始以各种方式制裁韩国,其中就包括国际奥委会。
韩国军政府早就想效仿日本借助奥运会粉饰太平、提高国际地位的做法,于是通过一系列明里暗里搞手脚的活动,获得了1988年第24届奥运会举办权,可是,在整个80年代,世界上报道韩国的新闻,几乎都是韩国街头的镇压场景,向来倡导和平的国际奥委会感觉上当了,就准备取消韩国的奥运会举办权。
这时,时任韩国体育部长的卢泰愚出面了,软硬兼施,首先搬出一套大道理,说韩国举办奥运会会邀请朝鲜参加,是改善世界冷战格局的壮举,还会让世界看到奥运会不是“富人国家”的专利,有利于奥运会被更多国家的人民看重和接受。
随后,卢泰愚话锋一转,又威胁起国际奥委会主席和成员,说如果取消韩国的举办权,那么韩国还是会花费巨资修建一座世界一流的体育场,但是绝不会举行一场体育比赛,干什么用呢?当作“墓场”!体育场上将会树立几百个墓碑,其中最大的一个就是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其他所有奥委会成员都人人有份!
这些偏激的言论,让萨马兰奇和一帮西方绅士国出来的奥委会委员们吓得目瞪口呆,不得不保留了韩国的奥运会主办权。
其实,卢泰愚本性上是一个温和型的人,在此之前他所有从军从政的经历,与其说是自愿,不如说是那个时代韩国人被胁迫下的无奈之举。
卢泰愚内心也对全斗焕的政权充满了矛盾心理,一方面他从中获益,另一方面他也感到内疚,因此,他开始竭力与全斗焕割裂。
1987年,全斗焕在国内民主运动和世界舆论的制裁下宣布下野,按道理,当时担任副总统的卢泰愚可以名正言顺地接任总统,但是,要在公众面前重新树立形象的卢泰愚,拒接当“接班人”,而是发布了《六二九民主化宣言》,宣布实行总统直选制,然后又脱下军装,作为一个文职人员,打出“伟大的普通人”的口号,参加韩国历史上第一次“民主选举”。
由于是他把关押的民主人士如金大中、金泳三等人大赦释放,所以这些人投桃报李,让民意还不错的卢泰愚成功当选为韩国第十三届总统。
卢泰愚上台后,采取了一些明显的温和派改良措施,缓解韩国社会矛盾,改善社会保障,增进经济增长动力,让韩国借助奥运会之机,从发展中国家跃入准发达国家行列。
卢泰愚最为人称道的,还是他积极务实的外交政策,他采取“阳光政策”,与包括中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并开启“破冰行动”,改善朝鲜半岛南北战争状态,与朝鲜签署了《南北和解互不侵略和合作交流协议书》,随后实现南北相互承认,共同进入联合国。
卢泰愚在任期间,中韩两国关系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不仅实现了建交,经贸文化交流也很火热。
而且,卢泰愚心里还有一份“中国情节”,说自己是山东人的后裔,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韩国许多宗族都是历史上从中国迁移到朝鲜半岛的,比如卢泰愚所在的卢氏宗亲,就认定自己是中国山东范阳卢氏的后裔。
1992年,卢泰愚接见山东副省长时,首次向中国人道出自己是“山东人后裔”,立即引发了中国人的好感,后来山东省政府经过专家考证,认定山东济南长清区的卢故城,就是卢泰愚所在的韩国卢氏的发祥地。
2000年,卸任后的卢泰愚还携夫人到山东省亲,受到了当地的热烈欢迎,成为一段佳话。
然而,这个成绩卓著的韩国第一位民选总统,却也打开了韩国政坛的“潘多拉魔盒”。
因为韩国政体充满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政治黑金、财阀政客相互勾结,是历届韩国总统都逃不脱、斩不掉的毒根,在军事独裁时期无人敢追究,但是卢泰愚打开了民主的“魔盒”后,就立即陷入了自己挖掘的陷阱,由于过去军政权时期的罪行以及接受黑金、贪污受贿等问题而被捕,成为第一个被捕入狱的韩国民选总统。
从此之后,韩国几乎所有民选总统都逃不脱这个魔咒,除了自杀的卢武铉之外,其他总统全部都是离任即入狱,成为世界的笑柄。
其实,这不仅是卢泰愚们的悲剧,也是西方所谓“民主”的虚伪矛盾在韩国这个特殊国家的激烈表现。
(参考资料:《卢泰愚回忆录》《普通人的伟大时代》《齐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