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杜创世纪》:世界古籍中最古老的苏美尔洪水故事
创始人
2025-08-26 05:34:06
0

维基共享资源

它出现在后来的作品中,如《阿特拉哈西斯》、《吉尔伽美什史诗》,以及最著名的诺亚和他的方舟的故事。

作者:约书亚-J-马克博士

哲学教授

马里斯特学院

简介

《苏美尔洪水故事》(又称《埃里杜创世纪》、《苏美尔创世神话》、《苏美尔大洪水神话》)是美索不达米亚最古老的关于大洪水故事的文本,后来出现在《阿特拉哈西斯》(公元前 17 世纪)、《吉尔伽美什史诗》(约公元前 2150-1400 年)等作品中,最著名的是《圣经-创世纪》(约公元前 1450 年)中诺亚和他的方舟的故事。这个故事的成文年代约为公元前 2300 年,但人们认为它的历史要更久远,是通过口耳相传保存下来的,直到被写成文字。

之前的学界一直认为《吉尔伽美什史诗》记载了最早的大洪水故事。

现存作品破损严重,一些重要的句子已经缺失,但仍可作为早期的大洪水故事来阅读和理解。研究该文本的学者一般依靠后来的阿卡德语/巴比伦语《阿特拉哈西斯》(讲述了同样的故事)来填补残碑上缺失的文本空白。这个故事很可能影响了被称为《天牛之书》的埃及 “洪水故事”(部分可追溯到公元前 2181-2040 年的埃及第一中间期),但肯定也是后来美索不达米亚作品以及《圣经》中诺亚故事的灵感来源。

托马斯-科尔,《大洪水退去》,公元 1829 年,布面油画,史密森尼美国艺术博物馆,凯蒂-迪恩夫人为纪念明尼贝尔-S.和詹姆斯-华莱士-迪恩赠与,博物馆通过史密森尼学会藏品收购计划购买,1983.40。/托马斯-科尔,史密森尼美国艺术博物馆

这个故事最早发现于公元 1893 年,当时正值西方机构出资在美索不达米亚各地进行广泛探险和发掘的时期。在这个版本的故事中,被选中在洪水中幸存下来并保护地球生命的好人是苏鲁帕克城的祭司王齐乌德苏拉(其名字的意思是 “天长地久的生命”)。在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作品中,他的形象是 Atrahasis(“极其聪明”);在《吉尔伽美什史诗》中,他的形象是 Utnapishtim(“他发现了生命”);在《创世纪》中,他的形象是 Noah(“休息 ”或 “和平”)。

探险与发现

公元 19 世纪,包括博物馆和大学在内的西方机构资助探险队前往美索不达米亚,希望找到实物证据来证实圣经故事的历史性。公元 19 世纪,人们对《圣经》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批判性解读,质疑人们长期以来对《圣经》神圣起源和所谓无误性的信仰。

在这个怀疑主义的时代,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于西元 1859 年出版,该书认为人类不是上帝创造的 “比天使略低一等”(《诗篇》8:5),而是从灵长类动物进化而来。公元 1882 年,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出版了他的著作《同志科学》(The Gay Science),其中有一句名言:“上帝死了,我们把他杀死了”,暗指技术和世俗主义似乎战胜了传统宗教信仰。

在世俗怀疑论兴起之前,甚至在达尔文和尼采写作期间,《圣经》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书籍,是完全原创的,源于神灵。大主教詹姆斯-乌舍尔(James Ussher,公元 1581-1656 年)的著作鼓励了这种观点,他创建了乌舍尔年表,该年表主要依据《创世纪》,并参考了《圣经》中的其他叙述,将世界的创世时间定为公元 4004 年 10 月 22 日下午 6 点。由于《圣经》是由上帝撰写的,因此它是无懈可击的,不仅在确定地球年龄方面,而且在人类生存的任何其他方面都值得信赖。

派往美索不达米亚的探险队本应找到支持这一观点的证据,但结果却恰恰相反。从公元 19 世纪中叶开始破译的楔形文字石板直接挑战了《圣经》的传统观点,因为它们包含了许多出现在《圣经》叙事中的故事、主题和符号,而这些故事、主题和符号都早于《圣经》;其中包括《苏美尔洪水故事》,它是关于当时人们所熟知的诺亚方舟故事的第一个已知记载。

公元 1893 年,由宾夕法尼亚大学资助的一支探险队在尼普尔古城的废墟中发现了这块破损严重的石碑。直到西元 1912 年,德国亚述学家阿诺-波贝尔(Arno Poebel,1881-1958 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工作中破译了这块石碑,石碑才得以重见天日。圣经》之前关于诺亚洪水的记载的存在,让一些人认为需要对《圣经》的传统解释进行反思,而另一些人则认为,美索不达米亚人关于大洪水的记载证实了《圣经》的故事,只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而已。

这是《吉尔伽美什史诗》的第 11 块石碑。这块石碑上的楔形文字与《圣经-创世纪》中诺亚和他的方舟的故事惊人地相似。当大英博物馆的助理乔治-史密斯第一次读到这段铭文时,他激动地跳了起来,在房间里四处奔跑,令在场的人大吃一惊的是,他开始脱自己的衣服。出自亚述国王阿舒尔班尼帕尔二世位于伊拉克美索不达米亚库云吉克(尼尼微)的图书馆。公元前 7 世纪。伦敦大英博物馆。/ 图片由 Osama Shukir Muhammed Amin 提供,AHE,创作共用协议

英国考古学家伦纳德-伍利爵士(Leonard Wooley,1880-1960 年)在公元 20 世纪 20 年代对古乌尔遗址的发掘对后一种说法提出了质疑。在西元 1928-1929 年的发掘季节,Wooley 在土壤中挖出了一系列竖井,并确定该地区曾发生过严重的洪水,但这只是当地而非全球范围内的事件,而且,这也不是单一事件,而是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泛滥时多次发生的事件。

其他考古学家在美索不达米亚其他地方的发掘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圣经》中关于大洪水的叙述的历史性和独创性再也无法维持,乌舍尔的年表也受到了学者们的质疑和否定(尽管这两种年表在当今坚持所谓 “年轻地球观 ”的基督徒中仍被坚持)。学者斯蒂芬妮-道利(Stephanie Dalley)在评论整个公元 20 世纪在美索不达米亚的进一步发掘时写道:"在第三世纪的美索不达米亚,没有发现洪水沉积物:

在第三个千年的地层中没有发现洪水沉积物,而乌舍尔大主教根据《创世纪》中的数字计算出的公元前 2349 年的洪水日期,并没有认识到《圣经》中的年代学对于如此早期的时代是多么的示意性,现在看来是不可能的了。(5)

在尼普尔发现的苏美尔大洪水故事的小石碑缺失了大部分叙事内容,这为 Wooley 提供了学术自由,使他可以在公元前 20 世纪 20 年代就大洪水问题发表断言,而这在一个世纪之前是不可想象的。

内容摘要

苏美尔人的洪水故事始于世界的创造、“黑头人”(苏美尔人)的创造,然后是动物的创造。进行创世活动的苏美尔诸神--安、恩利尔、恩基和宁胡尔萨格--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是苏美尔最强大的神灵之一,直到巴比伦的汉谟拉比(公元前 1792-1750 年)时期的阿摩利神学范式以及后来的亚述神学范式使他们黯然失色。人类和动物被创造出来后,众神下令建立城市,首先是埃里都,它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每座城市都有一位神负责监督--从而确立了每座城市都有其守护神的传统--似乎还提到了灌溉系统的进一步建立。

在这部分叙述之后,有几行缺失,这几行肯定解释了为什么苏美尔万神殿的领袖安神和恩利尔神决定用大洪水毁灭人类。在后来的《阿特拉哈西斯》中,原因是人类太多、太吵闹,打扰了恩利尔的休息。在《阿特拉哈西斯》中,恩利尔先是降下旱灾,接着又降下瘟疫,然后又降下饥荒,以减少人口,平息人类的喧闹,但每次恩基(智慧之神、人类之友)都会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扭转恩利尔的灾祸,于是人们又能像以前一样继续生活。这些细节很可能也出现在更早的苏美尔洪水故事中,恩基在其中扮演着同样的角色。

古老的巴比伦泥板 “阿特拉哈西斯三世”。/ 大英博物馆,知识共享

故事还在继续,提到所有的神都发过誓--大概是说他们不会干涉安-恩利尔毁灭人类的决定--然后故事的中心人物登场了: 然后介绍了故事的中心人物:齐乌德苏拉,苏鲁帕克城的国王和祭司。据推测,恩基已经和其他诸神一起宣誓不干涉洪水,因此他无法直接警告 Ziudsura,只好对着一堵墙说话,因为他知道墙那边的 Ziudsura 会听到。在这一点上,还缺少更多的句子,这些句子详细描述了 Ziudsura 建造了一艘大船,船上装满了动物和 “人类的种子”。

洪水肆虐了七天七夜,直到海面平静,乌图(乌图-沙玛什,太阳神)出现,故事才重新开始。Ziudsura 在船舷上开了一个洞,乌图以太阳光的形式钻了进来。祖德苏拉恪尽职守地向太阳神献祭,但之后发生的事情却因更多缺失的句子而不复存在。最后,安神和恩利尔似乎对自己的决定悔恨不已,因为他们感谢齐祖德拉保存了他们的创造物。他们赐予他在迪尔曼乐土的永生。根据石碑的残片,故事在似乎结束之后似乎还继续了 39 行,但内容已经遗失。

正文

以下文本来自学者杰里米-布莱克(Jeremy Black)、格雷厄姆-坎宁安(Graham Cunningham)、埃莉诺-罗布森(Eleanor Robson)和加博尔-佐利米(Gabor Zolyomi)编辑的《古代苏美尔文学》。开头一行提到停止 “我的生物的毁灭”,这可能暗示着众神最初赐予人类长寿,作为众神的合作者,人类将承担众神的劳动,并使大地变得舒适,正如《阿特拉哈西斯》中的故事一样。在这部后来的作品中,洪水过后,众神采取了限制人类寿命和增加死亡率的措施,这些细节可能构成了早期苏美尔洪水故事中缺失的文本,这些文本如下:

我将阻止我的生物灭绝,我将让人们从他们的居住地返回。让他们建造许多城市,这样我就可以在他们的树荫下养精蓄锐。让他们在纯净的地方铺设许多城市的砖块,让他们在纯净的地方建立占卜的地方,当......熄火安排好了,神圣的仪式和崇高的力量完善了,大地得到了灌溉,我将在那里建立福祉。

在安、恩利尔、恩基和宁胡尔萨格塑造了黑头人之后,他们还让动物四处繁衍,让四脚动物成群地出现在平原上,这才是最合适的。[此处缺失约32行]

我将监督他们的劳动。让......土地的建造者,挖出坚实的地基。

王权的......从天而降,尊贵的王冠和王座从天而降,神圣的仪式和尊贵的权力完善之后,城市的砖块被砌在圣地,它们的名字被宣布,......被分发。第一座城 Eridu 被分配给了首领 Nudimmud。第二座城,巴德提比拉,给了女主人。第三座城 Larag 给了 Pabilsag。第四个 “Zimbir ”给了英雄乌图。第五个是苏鲁巴格,送给了苏德。在宣布了这些城市的名字并分配了......之后,河流......被浇灌。[此处缺失约 34 行]

......天上的座位......洪水......人类 于是他......然后宁图德......神圣伊南娜为它的子民发出哀鸣。恩基自言自语 安、恩利尔、恩基和宁胡尔萨格让所有的天神和地神向安和恩利尔宣誓。在那些日子里,齐乌苏拉王、古杜格祭司......他塑造了......谦逊、执着、敬畏的......日复一日,他一直站在......一些不是梦的东西出现了,对话......通过祈求天地来宣誓。在基乌尔,众神......一堵墙。

站在墙边的紫津浦听到了: “侧墙站在我的左侧,......侧墙,我要对你说话,注意我的话,听从我的指示。洪水将席卷......在所有......人类的种子将被毁灭的决定已经做出。神圣大会的裁决,神圣大会的话语,不可撤销。安和恩利尔宣布的命令无法推翻。他们的王权,他们的任期已被斩断;他们的心应该为此而安宁......[此处缺失约 38 行]

所有的风暴和狂风一起袭来,洪水席卷了[大地]。洪水席卷了大地,巨浪和狂风把巨舟摇晃了七天七夜之后,太阳神乌图出来了,照亮了天地。祖德苏拉能在巨舟上钻出一个口子,英雄乌图带着他的光芒进入了巨舟。国王 Ziudsura 向乌图跪拜。国王献上了牛和无数的羊。[此处缺失约 33 行]

“他们让你以天地起誓......安和恩利尔让你以天地起誓......”

越来越多的动物来到大地上。国王齐乌苏拉在安和恩利尔面前跪下。安和恩利善待了齐乌祖拉......他们赐予了他神一样的生命,给他带来了永恒的生命。当时,为了保护动物和人类的种子,他们把齐乌祖拉国王安置在一个海外国家,即太阳升起的地尔蒙......[此处缺失约 39 行] 。

结论

苏美尔人的洪水故事被认为是关于神降洪水这一流行神话的最早书面记载,它几乎出现在古代世界的每一种文化中。对同一个故事看似普遍的处理方式让一些人认为,肯定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独立地对这一事件做出了反应,创造出了这个故事。

现代学者倾向于拒绝这种解释,而是认为早期关于大洪水和人类毁灭的故事引起了古代受众的共鸣,并通过贸易从一个地区流传到另一个地区,被广泛重复。每种文化都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愿景对故事进行改编,因此,在不同的地方,故事的原版或多或少都会被改动,然后被写下来。原版故事可能是也可能不是苏美尔洪水故事,但包括斯蒂芬妮-达利在内的许多当代学者都认为它是。达尔利写道:

所有这些洪水故事都可以解释为源于美索不达米亚的一个原始故事,两千多年来,在西亚大篷车路线上的旅行者故事中一直在使用这个原始故事:根据当地人的口味进行翻译、刺绣和改编,形成了无数不同的版本。(7)

一个神的愤怒--或许多神的集体不满--导致灾难性事件的概念被世界各地的古代文明简单地理解为世界是如何运转的。大洪水的故事有多种用途,但主要是解释人们所熟知的世界的形成,同时强烈建议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关注神的旨意。

在上述每个版本的大洪水故事中,众神(或上帝)都对自己的决定表示忏悔--在《创世纪》的故事中,上帝甚至在天空中出现了彩虹,以承诺他永远不会再用洪水淹没世界;但是,对于古代的听众来说,这并不意味着上帝不能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只要它愿意,就会对人类违背其意愿的行为轻易地施加同样可怕的惩罚。因此,这个故事会鼓励人们在遵守宗教文化戒律时谨慎行事,以保持神灵的善意,因为神灵既可以轻易地摧毁这些戒律,也可以轻易地支持这些戒律。

参考书目

洪水: 美索不达米亚考古证据》,戴维-麦克唐纳著

·

Bertman,S.《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生活手册》。牛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

·

·

布莱克,J.和格林,A.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神、魔鬼和象征。得克萨斯大学出版社,1992年。

·

·

布莱克等,《古代苏美尔文学》。牛津大学出版社,美国,2006年。

·

·

Dalley,S.美索不达米亚神话。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

·

·

《黑暗的宝藏》。耶鲁大学出版社,1978年。

·

·

历史始于苏默。宾夕法尼亚大学出版社,1988年。

·

·

《苏美尔人:他们的历史、文化和性格》。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71年。

·

·

平奇G.埃及神话。牛津大学出版社,2004年。

·

·

各种古代作家。圣经,詹姆斯国王版本。托马斯·纳尔逊,2017。

·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项... 项羽每次杀人后,必喊“三个大字”,如今是酒桌上的口头禅! 项羽自小便是天生神力的孩子,加上出生在武将...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走进... 中新网沈阳3月4日电 (王艺霖)3月3日,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红色印记宣讲团以抗战历史为主线、...
原创 溥... 俗话说得好“一朝天子一朝臣”,王朝的交替必有流血,又有哪一个皇子在成为皇帝之前没有经历过腥风血雨呢?...
原创 清... 清朝和蒙古的关系十分良好,那是基于一个最根本的事实:清朝的蒙古贵族地位比汉人还要高,仅次于满人,同样...
原创 洛... 我国古代是以小农经济为主导,春秋战国时更是出现了这种情况。明朝中叶以后,小农经济就呈现出封闭性、自足...
原创 刘... 刘裕在平定孙恩卢循之乱和桓玄篡位两大事件后,顺利掌握了晋朝的军政大权,他对内以严法约束百官,削弱世族...
原创 如... 穿越成三国时期的关羽,如果被困麦城,最好的办法就是立即突围出城,不要困守孤城。逃出麦城之后,立即遁入...
原创 汉... 汉初劳动力短缺,刘邦只用了一招,人口一下子涨了四倍 人口对于任何一个国家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有人口才...
与复旦同龄的“亚洲球王”李惠堂 今年是复旦大学120周年校庆,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不少与复旦同龄的知名师生、校友。去年底,复旦官微发...
原创 大... 引言:一场改写历史的“战略游戏” 公元前221年,当秦军铁骑踏破齐国都城临淄时,中国历史上第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