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诸葛亮内政强却不善奇谋?他曾在近乎绝境的情况下击溃司马懿!
创始人
2025-08-26 04:03:36
0

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陈寿称诸葛亮“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意思很明确,就是诸葛亮在军事上不善应变,奇谋迭出这些带兵征战的能力并非诸葛亮擅长。而在历史上,诸葛亮无论是征战南中还是五次北伐,打得似乎都十分谨慎,似乎并没有用过什么奇兵,作战讲究“以正和”,而非“以奇胜”。正因如此,诸葛亮曾拒绝了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即便是他唯一一次的意气用事,让马谡镇守街亭,换来的也不过是街亭失守。因此在世人心中,诸葛亮内政能力很强却不善奇谋,带兵能力并不高,那事实真是这样吗?

陈寿认为诸葛亮带兵征战那么多年却一直没有什么建树,一旦对手是人杰或者兵力远多于他,诸葛亮就没有什么办法了,而在历史上,诸葛亮数次北伐几乎都没有成功,以至于至死都没有完成蜀汉的光复大业,但这并不是诸葛亮的能力不济,而是蜀汉的国力与地理位置决定了诸葛亮的北伐本就是一件逆天而行的事情罢了。更何况在用兵上,诸葛亮不仅不呆板,反而还是一个奇谋层出不穷的军事人才。

在第一次北伐时,诸葛亮就运用了奇谋,当时他以赵云和邓芝为疑兵,用以迷惑曹真的大军。当时曹真不知是计,以为诸葛亮要出斜谷攻打郿城,因此他赶紧率领凉州大军与赵云对峙。然而诸葛亮在这个时候,却已经率领大军出祁山,攻克曹魏三郡。而在第二次北伐时,诸葛亮其实是打算暗度陈仓,只可惜郝昭坚守陈仓,导致诸葛亮粮草用尽而退。但当时陈式作为诱饵吸引郭淮大军出战,诸葛亮借机包抄郭淮后路,导致武都与阴平尽归蜀汉,这都是通过诸葛亮的奇谋实打实争取而来的地盘。

最让人敬佩的是,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过程中,诸葛亮的奇谋更是被凸显的淋漓尽致。当时诸葛亮先故意陷入魏军的包围中,不惜让粮道被魏军截断,并陷入南北包夹的绝境之中,最终成功诱使司马懿与张郃出战。而诸葛亮则在此战中割了魏军的麦子,又击溃了司马懿,更是斩杀了魏将张郃,若非李严断了诸葛亮的粮草,只怕诸葛亮能因此战顺势占据关陇。

笔者认为,从征战结果来分析诸葛亮的军事能力,并不能证明太多问题,但就从征战经过来看,诸葛亮其实是善于奇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三... 三国时期正是混乱时代,但是在这混乱的时代,涌现出了一大批英雄好汉,在当时的男权社会,女性是没有什么地...
原创 三... 中国封建社会前后长达两千多年,其中的经历自然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是,显然是和平时期占了相当长的一...
原创 航... “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这是唐太宗时期的重臣魏徵的一句述怀诗,意思我之所以能够不畏艰险,为朝廷劳...
寻根溯源,海大 90 载风华之... 在时光的浩渺长河中,学府宛如熠熠生辉的星辰,照亮着知识的苍穹。广东海洋大学 90 载风华的原点 ——...
原创 最...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跟人对自己的评价容易陷入自我循环一样,国家其实也是如此。也就是说一个国家评价...
曾国藩的10副对联,读懂圣贤大... 在历史的长河中,曾国藩以其深厚的学识、卓越的政绩与高尚的人格魅力,成为了后世敬仰的圣贤之一。其一生不...
原创 隋... 在隋唐演义的浩瀚世界中,罗士信与李元霸无疑是两位璀璨夺目的英雄。他们各自以其超凡的武力和独特的魅力,...
原创 欧... 说起中国,鸦片战争前,西方人对契丹、中国是同一个地方,知道的人并不多。即使是鸦片战争后,很多英国人仍...
原创 彭... 1959年庐山会议后,彭老总逐渐离开了政坛。60年代,他虽然复出一次,去了三线工作,但是,1967年...
原创 这...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些事情,我们听起来会感到非常震惊,难以理解,但当事人却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妥。比...